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297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19
提供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所述套板模具包括定位板、插筋孔和预留洞口,所述定位板和预留洞口为正方形,预留洞口设置在定位板居中位置,预留洞口的四条边与定位板相对应的边分别平行,预留洞口的边与定位板的边距离为265mm~275mm;所述插筋孔有12个、并环向均匀分布在预留洞口与定位板之间,所述插筋孔直径为26mm~3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精确的完成竖向预制构件的吊装,缩短工期的同时,又可以提高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有效解决了预制柱钢筋定位不准确,混凝土浇筑时对预留钢筋造成扰动的问题;保证砼浇筑完成后上层预制柱可准确安装,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完工后的建筑质量有保障。

Assembling concrete structure prefabricated column prefixed inserting rib positioning plate mould and ver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Provides a pre-inserted bar positioning sleeve plate mold and a ver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assembling precast columns of a concrete structure. The sleeve plate mold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plate, a slot hole and a pre-reserved hole.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pre-reserved hole are square, the pre-reserved hole opening is set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four sides of the pre-reserved hole are respectively fla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dges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dge of the reserved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plate is 265mm to 275mm, and the 12 slot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reserved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plate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lots is 26mm to 30mm.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omplete the hoisting of the vertical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of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inaccurate positioning of steel bars in prefabricated columns and disturbance of reserved steel bars in concrete pouring, ensures that the upper prefabricated columns can be accurately installed after concrete pouring, ensures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and guarante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fter comple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地的基础设施
,特别是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预制构件的预留插筋长度仅为8D+20,钢筋套筒内壁边仅比其宽出几毫米。预留钢筋偏差大差出套筒内壁时直接造成竖向构件无法吊装,吊装就位如果出现问题将导致施工现场全面停滞,无法进行下一步工序的开展,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并且会造成构件成本、劳动力成本、机械成本的巨大浪费。常规工程施工,竖向柱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预留钢筋部分采用塑料环圈进行定位,水平间距采用梯子筋固定,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钢筋定位,但很难达到精确定位,导致预制构件吊装时,预留钢筋无法与灌浆套筒一一对应,致使预制构件无法安装,即便勉强安装好后,也无法保证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也无法保证灌浆料的密实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要解决目前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吊装时,预制柱钢筋定位不准确,预留钢筋偏差大差出套筒内壁,进而引起预制构件安装准确度低、精度差甚至是竖向构件无法吊装等施工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所述套板模具包括定位板、插筋孔和预留洞口,所述定位板和预留洞口为正方形,预留洞口设置在定位板的居中位置,预留洞口的四条边与定位板相对应的边分别平行,预留洞口的边与定位板的边距离为265mm~275mm;所述插筋孔有12个、并环向均匀分布在预留洞口与定位板之间,所述插筋孔直径为26mm~30mm。进一步,所述预留洞口尺寸为300mm*300mm。进一步,所述定位板为厚度6mm的钢板,尺寸为840mm*840mm。进一步,所述插筋孔内侧面设置有螺纹。进一步,所述定位套板模具上还设置有吊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定位套板模具的竖向连接结构,包括定位套板模具、混凝土基底以及预埋在混凝土基底内的预留插筋、现浇段、灌浆空腔、预制构件以及预埋在预制构件内的灌浆套筒;所述混凝土基底截面为方形并设置在竖向连接结构底部;预留插筋下端预埋在混凝土基底内,上端由混凝土基底顶部伸出、向上依次穿过现浇段和定位套板模具至预制构件下端的灌浆套筒内;所述灌浆空腔设置在预制构件与定位套板模具之间。进一步,所述定位套板模具两侧还设置有防火层。进一步,所述防火层采用无机、有机或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材料制成;所述防火层内还包括钢筋网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可以将预留钢筋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完全满足预制构件吊装要求,可以快速、精确的完成竖向预制构件的吊装,缩短工期的同时,又可以提高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有效解决了预制柱钢筋定位不准确,混凝土浇筑时对预留钢筋造成扰动的问题;保证砼浇筑完成后上层预制柱可准确安装,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完工后的建筑质量有保障。(2)本技术提供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定位套板模具中间设置有预留洞口用于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气体的有效排出,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3)本技术提供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设计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定位套板模具成本低、操作快且成型效果好,易推广,有很好的实用性。为预制构件套筒灌浆连接、预制构件安装的平整度、垂直度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吊装定位施工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图4是竖向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定位套板模具、11-定位板、12-插筋孔、13-预留洞口、2-混凝土基底、3-预制构件、4-灌浆套筒,5-现浇段、6-预留插筋、7-灌浆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专利技术人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分析,加固体系的分析,设计出一套简单的采用钢板加工的定位套板模具1。模具上每个预留钢筋均有有效约束,并形成一个整体,且模具刚度大,容易固定牢固。既保证了钢筋的有效定位,也可解决砼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扰动。具体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1及竖向连接结构,所述套板模具包括定位板11、插筋孔12和预留洞口13,所述定位板11和预留洞口13为正方形,预留洞口13设置在定位板11的居中位置,预留洞口13的四条边与定位板11相对应的边分别平行,预留洞口13的边与定位板11的边距离为265mm~275mm;所述预留洞口13尺寸为300mm*300mm。所述定位板11为厚度6mm的钢板,尺寸为840mm*840mm。所述插筋孔12有12个、并环向均匀分布在预留洞口13与定位板11之间,所述插筋孔12直径为26mm~30mm,其内侧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螺纹。所述套板模具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吊装设备使用的吊环。以上数据均可以视具体工程灵活而定。如图4所示,应用上述定位套板模具1的竖向连接结构,包括定位套板模具1、混凝土基底2以及预埋在混凝土基底2内的预留插筋6、现浇段5、灌浆空腔7、预制构件3以及预埋在预制构件3内的灌浆套筒4;所述混凝土基底2截面为方形并设置在竖向连接结构底部;预留插筋6下端预埋在混凝土基底2内,上端由混凝土基底2顶部伸出、向上依次穿过现浇段5和定位套板模具1至预制构件3下端的灌浆套筒4内;所述灌浆空腔7设置在预制构件3与定位套板模具1之间。具体施工方法:1)根据预制构件3设计图纸,对每一个预制柱构件预留插筋6进行统计、归类,统计工程涉及到的预留钢筋类型,并对柱构件预留钢筋对应深化定位套板模具1深化图,如图1所示。2)深化图中明确标注预留插筋6定位套板模具1预留孔直径并等比例绘制。定位套板模具1中间留设洞口用于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气体的有效排出,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3)深化图绘制完成后,将定位套板模具1于构件预留插筋6图进行套图核对,即钢套筒进行“零”误差定位。4)根据定位套板模具1深化图安排专业厂家采用钢板利用数控车床进行定位套板模具1精确加工。5)定位套板模具1加工完成之后,根据预制构件3编号对定位套板模具1进行编号标注,将轴线以及指北针箭头标注于定位套板模具1之上。6)施工时,弹出结构控制线、轴线、定位线,结构层现浇部位钢筋按照设计图纸钢筋定位要求进行绑扎施工,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定位套板模具1准确安装于预留插筋6处,并进行模具固定使用。特别注意:严格控制转换层(现浇结构与预制结构交接楼层)的插筋定位,在转换层施工时,结构上弹出结构1m控制线和结构控制线,并核对与上层预制构件3预留套筒连接定位的准确性,特别是预留插筋6施工时,全数核对每根插筋的位置、钢筋规格的准确性,核对完成后,对号对方向放置定位套板模具1,并使定位套板模具1有效固定,防止偏移。定位套板模具1放置后再次核对钢筋定位的准确性。施工时,注意在工作面放出轴线误差不能超过1mm,弹出的墨线要清晰,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及竖向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1.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模具包括定位板(11)、插筋孔(12)和预留洞口(13),所述定位板(11)和预留洞口(13)为正方形,预留洞口(13)设置在定位板(11)的居中位置,预留洞口(13)的四条边与定位板(11)相对应的边分别平行,预留洞口(13)的边与定位板(11)的边距离为265mm~275mm;所述插筋孔(12)有12个、并环向均匀分布在预留洞口(13)与定位板(11)之间,所述插筋孔(12)直径为26mm~30mm。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模具包括定位板(11)、插筋孔(12)和预留洞口(13),所述定位板(11)和预留洞口(13)为正方形,预留洞口(13)设置在定位板(11)的居中位置,预留洞口(13)的四条边与定位板(11)相对应的边分别平行,预留洞口(13)的边与定位板(11)的边距离为265mm~275mm;所述插筋孔(12)有12个、并环向均匀分布在预留洞口(13)与定位板(11)之间,所述插筋孔(12)直径为26mm~3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洞口(13)尺寸为300mm*3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1)为厚度6mm的钢板,尺寸为840mm*84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砼结构预制柱预留插筋定位套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孔(12)内侧面设置有螺纹。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宪新李敏张承志王吉成顾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