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819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回收系统,属于车载领域,解决了路锥的回收和整理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通过拨动机构将路锥拨倒,将将平卧在路面上,再通过吸盘将路锥吸引至进端,再通过传送带输送至终端,最后掉入收集箱内部,完成了路锥的回收与整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事具有气孔的吸盘将路锥进行吸引,目前使用的路锥都是空心的锥形,在吸引时,空心的一端会通过吸盘被吸引,这样就能是的路锥沿着一个方向被回收到传送带上来。在吸引的同时对路锥也进行了整理,不再需要人工二次整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夹持件在路锥吸引时进行固定,辅助吸盘进行吸引。

Vehicle reco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mounted recovery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vehicle-mounted,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road cone recovery and arrangement. The utility model first pulls the road cone down by a pulling mechanism, then lies flat on the road surface, then draws the road cone to the inlet through a suction cup, then conveys the road cone to the terminal through a conveyor belt, and finally falls into the collection box, thus completing the recovery and finishing of the road con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suction cup with an air hole to attract the road cone. At present, the road cone used is hollow cone. When attracting, the hollow end is attracted through the suction cup, so that the road cone can be recycled to the conveyor belt in one dir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es were also sorted out, and no need to manually collate two times.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device to be fixed when the road cone is attracted, and the auxiliary sucker is used for attrac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车载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以及道路运输量的增加,道路养护的任务日渐繁重,道路养护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全封闭、车辆行驶速度高等特点,对路锥的摆放和回收有着特殊的要求,既要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的安全,也要保证养护施工人员的安全。目前道路路锥的摆放和回收主要采用人工方式和车载路锥自动收放装置进行回收、摆放,采用人工方式摆放和回收的缺陷在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更重要的是将人员暴露在危险的交通运行环境中,安全系数低;采用目前的车载路锥自动收放装置的缺陷在于,自动化设备对路锥的规格质量要求高,市场上路锥规格、质量不一,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卡壳,出现设备故障,影响正常使用;设备设计的回收和摆放方向均向后,工作时车辆需要逆行操作,造成安全隐患;路锥摆放间距不一致和路锥呈翻倒状态时,不能较好的回收路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12月03日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354272.7,名称为一种车载路锥自动回收和摆放装置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路锥自动回收和摆放装置,属于交通机械设备领域,包括气源装置,液压站,手持式控制工作台,路锥摆放装置,路锥回收装置,机体展开回收装置,机架;气源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包括气源元件,电磁换向阀;液压站与机体展开回收装置连接;手持式控制工作台后面有挂钩能够连接在驾驶室或者车架;路锥摆放装置包括连接结构,上滑道,下滑道,定时气缸,挡板;连接结构安装在车体的一侧或者车厢内,上滑道、下滑道均安装在连接结构上,定时气缸安装在下滑道上,挡板安装在定时气缸上;路锥回收装置包括拨正机构,拨正气缸,拨倒装置,翻转机构连杆,路锥导向拾取杆,托盘,垂直升降气缸,导轨,翻转气缸,角度调节机构。本技术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事故发生。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回收时仅仅将路锥回收至托盘上,然后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整理。这样只是实现了将路锥从地面拾到车上的功能,并没有实现对路锥的整理。二是路锥的重量较轻,回收到车上在行驶图中容易因为外力掉下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回收系统,实现了将路面上的路锥拾起并进行整理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回收系统,包括一个设置有车斗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上连接有拨动机构、回收机构、固定机构和气源机构;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车斗底部的拨倒连杆;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平台;所述回收平台上设置有U形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上依次设置有进端、传送带和终端,所述进端倾斜设置,所述进端靠近传送带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终端设置有一收集箱;所述进端设置有一个来回移动的夹持件和一个伸缩的吸盘,所述吸盘连接气源机构;所述吸盘包括气源导管和盘体,所述盘体为圆形板且表面设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回收槽的竖直上方设置有能将回收槽内的路锥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层的伸缩篷布,以及内层的沿回收槽方向设置的弹性网。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拨倒连杆呈扇形排列,每个拨倒连杆包括至少三节扁平状的连杆,且每节之间通过螺旋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车斗的尾部两侧设置有车斗挡板,车斗挡板之间有一8cm-10cm的开口;车斗的侧壁设置有三条与内壁边长相等的缝隙,回收平台上设置有三个与缝隙匹配的嵌入部。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回收槽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弧度≤2π/3。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夹持件设置在距离进端10cm的回收槽侧壁,所述吸盘设置在距离进端150cm的回收槽底部。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盘体的边缘间隔均匀设置有磁铁;且回收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活动的环形分离板。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夹持件包括垂直设置的弧形部和直线部,所述直线部和回收槽连接;所述弧形部的弧线长度为30cm-60cm。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收集箱与终端倾斜连接,收集箱的横截面为边长25cm的正方形。进一步地吗,本技术的气源机构为真空泵。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有:(一)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的回收系统,先通过拨动机构将路锥拨倒,将将平卧在路面上,再通过吸盘将路锥吸引至进端,再通过传送带输送至终端,最后掉入收集箱内部,完成了路锥的回收与整理。本技术采用的事具有气孔的吸盘将路锥进行吸引,目前使用的路锥都是空心的锥形,在吸引时,空心的一端会通过吸盘被吸引,这样就能是的路锥沿着一个方向被回收到传送带上来。在吸引的同时对路锥也进行了整理,不再需要人工二次整理。本技术设置有夹持件在路锥吸引时进行固定,辅助吸盘进行吸引。同时本技术设置有固定装置将回收来的路锥进行固定,一层弹性网将其固定防止掉落,另一层伸缩篷布防止雨水和其他外界损害。(二)本技术的拨倒连杆呈现扇形排列,提高与路锥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的拨倒直立的路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回收。并且每个拨倒连杆包括至少三节扁平状的连杆,相对其他形状接触面积更广。每节之间采用螺旋绞接,使得其有一定的转动性,提高路锥的拨倒几率。(三)本技术的车斗挡板将回收平台进行阻挡,防止其滑落。同时,车斗侧壁设置的缝隙和嵌入部相互配合,镶嵌式地将回收平台牢牢地固定在车斗内部,提高了其平稳性。(四)本技术的回收槽的弧度在一定的范围值内,是为了防止弧度太大卡住路锥,影响路锥的进一步移动。小于等于2π/3的弧度能够保证路锥的顺利移动不被卡住。(五)本技术的夹持件设置在回收槽的侧壁,吸盘设置在回收槽的底部,分别从侧面对需要回收的路锥进行辅助固定和正面吸引,提高了路锥吸引的精准度。(六)本技术的盘体边缘还设置有磁铁,这样可以针对性的吸引配套的底部设置有磁铁的路锥,将路锥吸引后再将环形分离板打开,阻断已经吸引的磁铁之间的吸引,既能进行下一次路锥回收。(七)本技术的夹持件的弧形部与直线部是垂直设置的,路锥一般是采用塑料制成的,表面较为光滑,垂直设置的直线部和弧形部形成的夹角便于将路锥进行辅助定位,便于辅助吸盘进行吸引。(八)本技术的收集箱的横截面略大于常用的路锥横截面,这样只能将收集的路锥排列成一列,防止路锥收集到收集箱后混乱摆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为吸盘的示意图。图4为车斗与车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I部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Ⅱ部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为车斗,2为车,3为拨倒连杆,4为回收平台,5为回收槽,6为进端,7为传送带,8为终端,9为收集箱,10为夹持件,11为吸盘,12为气源导管,13为盘体,14为气孔,16为伸缩篷布,17为弹性网,18为气源机构,19为连杆,20为车斗挡板,21为开口,22为缝隙,23为嵌入部,24为磁铁,25为环形分离板,26为弧形部,27为直线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车载回收系统,包括一个设置有车斗1的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1上连接有拨动机构、回收机构、固定机构和气源机构18;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车斗1底部的拨倒连杆13;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平台4;所述回收平台4上设置有U形的回收槽5,所述回收槽5上依次设置有进端6、传送带7和终端8,所述进端6倾斜设置,所述进端6靠近传送带7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载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回收系统,包括一个设置有车斗(1)的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1)上连接有拨动机构、回收机构、固定机构和气源机构(18);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车斗(1)底部的拨倒连杆(3);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平台(4);所述回收平台(4)上设置有U形的回收槽(5),所述回收槽(5)上依次设置有进端(6)、传送带(7)和终端(8),所述进端(6)倾斜设置,所述进端(6)靠近传送带(7)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终端(8)设置有一收集箱(9);所述进端(6)设置有一个来回移动的夹持件(10)和一个伸缩的吸盘(11),所述吸盘(11)连接气源机构(18);所述吸盘(11)包括气源导管(12)和盘体(13),所述盘体(13)为圆形板且表面设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气孔(14);所述回收槽(5)的竖直上方设置有能将回收槽(5)内的路锥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层的伸缩篷布(16),以及内层的沿回收槽(5)方向设置的弹性网(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回收系统,包括一个设置有车斗(1)的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1)上连接有拨动机构、回收机构、固定机构和气源机构(18);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车斗(1)底部的拨倒连杆(3);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平台(4);所述回收平台(4)上设置有U形的回收槽(5),所述回收槽(5)上依次设置有进端(6)、传送带(7)和终端(8),所述进端(6)倾斜设置,所述进端(6)靠近传送带(7)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终端(8)设置有一收集箱(9);所述进端(6)设置有一个来回移动的夹持件(10)和一个伸缩的吸盘(11),所述吸盘(11)连接气源机构(18);所述吸盘(11)包括气源导管(12)和盘体(13),所述盘体(13)为圆形板且表面设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气孔(14);所述回收槽(5)的竖直上方设置有能将回收槽(5)内的路锥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层的伸缩篷布(16),以及内层的沿回收槽(5)方向设置的弹性网(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倒连杆(3)呈扇形排列,每个拨倒连杆(3)包括至少三节扁平状的连杆(19),且每节之间通过螺旋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玲陈爱国张栗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电科海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