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11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活动门、进棉道、通气孔、光电开光、混棉仓、剥棉打手组、均棉打手、压棉罗拉、控制按钮、传送带一、送棉罗拉、手动活动门、出棉口、操纵杆、清洁风机、废料箱、斗式提升机、防尘壳、存料箱、送料风机一、输料口、送料风机二、输棉观察窗、微压差开关和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多仓混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增加了一层防尘壳,在防尘壳内腔中安装了清洁风机,防止机器运转时棉絮的飘散,减小了对操作员工身体的危害,并且为了针对一些混棉机混棉导致色纺纱混棉不均的现象,加入了循环混棉的部件,保证混棉达到最好的效果。

A cotton blending device for colored spun ya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lored spinning cotton m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ovable door, a cotton inlet channel, an air vent, a photoelectric light opening, a cotton mixing bin, a cotton stripping beater group, a cotton equalizing beater, a cotton pressing roller, a control button, a conveyor belt, a cotton feeding roller, a manual movable door, a cotton outlet, a control rod, a cleaning fan, a waste bin, and a bucket type lifting device. Machine, dust-proof shell, storage box, feeding fan 1, feeding port, feeding fan 2, cotton feeding observation window, micro-differential pressure switch and electric push rod.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multi-bin cotton mixing device by adding a dust-proof shell and installing a cleaning fan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ust-proof shell to prevent the cotton wadding from drifting when the machine is running, thereby reducing the harm to the operators'bodies, and in order to mix the cotton on some cotton blending machines and causing the Color-spun yarn to be mixed. The phenomenon of uneven cotton is added to the components of circulating cotton blending to ensure the best effect of mixing co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棉装置,具体是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属于纺织设备

技术介绍
纺织业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工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的工艺变得越来越精细,并加入了许多代替手工的纺织机器,混棉机在纺纱工艺过程当中是第二道工艺程序,混棉机的作用为,将各种程度的原棉混合均匀,同时要有初步的开松除杂的功能。混棉机与其他纺织机器有着一样的缺点,在工作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棉絮,对生产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且大多混棉机的混棉均匀度达不到色纺纱的用棉要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防尘壳以及置于防尘壳内部的混棉仓,所述混棉仓顶端安装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底部混棉仓侧壁安装电动推杆推杆,所述所述混棉仓侧壁安装微压差开关,所述混棉仓内部侧壁安装光电开关,所述混棉仓侧壁连通有通气孔,所述混棉仓内腔底部安装剥棉打手组,所述剥棉打手组底部混棉仓内腔处安装均棉打手,所述均棉打手底部设有传送带一,所述传送带一表面设有压棉罗拉,所述传送带一端延伸至输棉观察窗顶部,所述输棉观察窗底部设有送棉罗拉,所述送棉罗拉底端设置手动活动门,所述手动活动门固定连接操纵杆,所述手动活动门一侧设有出棉口,所述手动活动门的另一侧安装有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二的另一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的底端输入口,所述斗式提升机的顶端输出口连接存料箱的一侧输入口,所述存料箱的顶端输出口连接送料风机一的输入端,所述送料风机的输出端连接输料口,所述输料口一端连接送料风机二的输入端,所述送料风机二的输出端连接进棉道,所述进棉道延伸至活动门顶端,所述机器壳体内腔混棉仓外壁处安装清洁风机,所述清洁风机输出口连接废料箱,所述防尘壳侧壁设有控制按钮。优选的,所述混棉仓分为六个结构相同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仓体组成。优选的,所述剥棉打手组由俩个结构相同的剥棉罗拉组成。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为由两个个转动轮和一条套接在两个转轮表面的皮带构成。优选的,所述斗式提升机内部的电动机输出端安装动力轮,所述动力轮通过皮带传动连驱动滚轮,两个所述驱动滚轮带动链条,所述链条上安装若干个斗状盒体。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由均匀分布在混棉仓顶端侧壁的六个小孔组成。优选的,所述微压差开关与光电开关电性连接电动推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工作主要部件混棉仓外部增加了一层防尘壳,并且安装了清洁风机和废料箱,有效的控制了机器运转时产生的棉絮问题。2、本技术可以循环混棉,可以保证生产出的混棉的均匀度,可以符合需要,更加适合有色纺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棉仓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门,2、进棉道,3、通气孔,4、光电开关,5、混棉仓,6、剥棉打手组,7、均棉打手,8、压棉罗拉,9、控制按钮,10、传送带一,11、送棉罗拉,12、手动活动门,13、出棉口,14、操纵杆,15、清洁风机,16、废料箱,17、斗式提升机,18、防尘壳,19、存料箱,20、送料风机一,21、输料口,22、送料风机二,23、输棉观察窗,24、微压差开关,25、传送带二,26、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防尘壳18以及置于防尘壳18内部的混棉仓5,所述混棉仓5顶端安装活动门1,所述活动门1底部混棉仓5侧壁安装电动推杆26,所述混棉仓5侧壁安装微压差开关24,所述混棉仓5内部侧壁安装光电开关24,所述混棉仓5顶端侧壁连通有通气孔3,所述混棉仓5内腔底部安装剥棉打手组6,所述剥棉打手组6底部混棉仓5内腔处安装均棉打手7,所述均棉打手7底部设有传送带一10,所述传送带一10表面设有压棉罗拉8,所述传送带一10端延伸至输棉观察窗23顶部,所述输棉观察窗23底部设有送棉罗拉11,所述送棉罗拉11底端设置手动活动门12,所述手动活动门12固定连接操纵杆14,所述手动活动门14一侧设有出棉口13,所述手动活动门12的另一侧安装有传送带二25,所述传送带二25的另一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17的底端输入口,所述斗式提升机17的顶端输出口连接存料箱19的一侧输入口,所述存料箱19的顶端输出口连接送料风机一20的输入端,所述送料风机一20的输出端连接输料口21,所述输料口21一端连接送料风机二22的输入端,所述送料风机二22的输出端连接进棉道2,所述进棉道2延伸至活动门1顶端,所述防尘壳18内腔混棉仓5外壁处安装清洁风机15,所述清洁风机15输出口连接废料箱16,所述防尘壳18侧壁设有控制按钮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混棉仓5由六个结构相同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仓体组成,实现“逐仓喂入、同时输出”的混棉原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剥棉打手组6由俩个结构相同的剥棉打手组成,确保输入棉块被均匀分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传送带一10和传送带二25由两个转动轮和一条套接在两个转动轮表面的皮带构成,保证可以实现所需的传送功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斗式提升机17内部的电动机输出端安装动力轮,所述动力轮通过皮带传动连驱动滚轮,两个所述驱动滚轮带动链条,所述链条上安装若干个斗状盒体,实现机器的循环混棉的重要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气孔3由均匀分布在混棉仓5顶端侧壁的六个小孔组成,保证混棉仓5内的棉量到达一定程度时可以关闭活动吗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微压差开24关与光电开关4电性连接电动推杆26,实现了微压差开关24和光电开关4控制活动门1的功能。本技术在使用时,当输料口21输入原料时,原料通过送料风机二22送入进棉道2首先进入第一仓,随着仓内棉量的增加,仓顶的通气孔3会逐渐被堵塞而导致仓内气压上升,当棉量达到某一高度并且仓内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气压值时,同一仓微压差开关24触发电动推杆26伸长关闭活动门1,第二仓开始喂棉,此程序重复直至每一个仓的喂棉过程完成,当所有仓喂棉完成时底部的剥棉打手组6和均棉打手7开始工作,仓内原棉下降到光电开关4高度以下时,光电开关4触发电动推杆,活动门1打开,重复上一程序,被混合后的原料通过传送带一10,经过压棉罗拉8的按压,送往送棉罗拉11处,此时生产人员通过观察输棉观察窗23,判断混合均匀程度是否达标,如果符合标准,操纵操纵杆14,将手动活门12拨传送带二25方向,关闭传送带25处通道,如果不符合标准将操纵杆14拨向出棉口13方向,手动活门关闭出棉口13,经过初步混合的原料经过传送带二25送往斗式提升机17原料通过斗式提升机17到达存料箱19,存料箱中19的原料经过送料风机一20送往输料口,重复上一程序,当机器开始运转时,打开清洁风机15,将散出的棉絮吸入废料箱16。其中:光电开关4的优选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防尘壳(18)以及置于防尘壳(18)内部的混棉仓(5),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棉仓(5)顶端安装活动门(1),所述活动门(1)底部混棉仓(5)侧壁安装电动推杆(26),所述混棉仓(5)内部侧壁安装微压差开关(24),所述混棉仓(5)内部侧壁安装光电开关(4),所述混棉仓(5)顶端侧壁连通有通气孔(3),所述混棉仓(5)内腔底部安装剥棉打手组(6),所述混棉仓(5)内腔剥棉打手组(6)底部处安装均棉打手(7),所述均棉打手(7)底部设有传送带一(10),所述传送带一(10)表面设有压棉罗拉(8),所述传送带一(10)一端延伸至输棉观察窗(23)顶部,所述输棉观察窗(23)安装在防尘壳(18)表面,所述输棉观察窗(23)底部设有送棉罗拉(11),所述送棉罗拉(11)底端设置手动活动门(12),所述手动活动门(12)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操纵杆(14),所述手动活动门(12)一侧设有出棉口(13),所述手动活动门(12)的另一侧安装有传送带二(25),所述传送带二(25)的另一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17)的底端输入口,所述斗式提升机(17)的顶端输出口连接存料箱(19)的一侧输入口,所述存料箱(19)的顶端输出口连接送料风机一(20)的输入端,所述送料风机一(20)的输出端连接输料口(21),所述输料口(21)一端连接送料风机二(22)的输入端,所述送料风机二(22)的输出端连接进棉道(2),所述进棉道(2)延伸至活动门(1)顶端,所述防尘壳(18)内腔混棉仓(5)外壁处安装清洁风机(15),所述清洁风机(15)输出口连接废料箱(16),所述防尘壳(18)侧壁设有控制按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防尘壳(18)以及置于防尘壳(18)内部的混棉仓(5),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棉仓(5)顶端安装活动门(1),所述活动门(1)底部混棉仓(5)侧壁安装电动推杆(26),所述混棉仓(5)内部侧壁安装微压差开关(24),所述混棉仓(5)内部侧壁安装光电开关(4),所述混棉仓(5)顶端侧壁连通有通气孔(3),所述混棉仓(5)内腔底部安装剥棉打手组(6),所述混棉仓(5)内腔剥棉打手组(6)底部处安装均棉打手(7),所述均棉打手(7)底部设有传送带一(10),所述传送带一(10)表面设有压棉罗拉(8),所述传送带一(10)一端延伸至输棉观察窗(23)顶部,所述输棉观察窗(23)安装在防尘壳(18)表面,所述输棉观察窗(23)底部设有送棉罗拉(11),所述送棉罗拉(11)底端设置手动活动门(12),所述手动活动门(12)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操纵杆(14),所述手动活动门(12)一侧设有出棉口(13),所述手动活动门(12)的另一侧安装有传送带二(25),所述传送带二(25)的另一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17)的底端输入口,所述斗式提升机(17)的顶端输出口连接存料箱(19)的一侧输入口,所述存料箱(19)的顶端输出口连接送料风机一(20)的输入端,所述送料风机一(20)的输出端连接输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霍山经纬纺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