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德凯专利>正文

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803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包括多个刹车单元,每个刹车单元包括中空壳体,壳体内同轴设有两个定子,每个定子内安装有转子,车轮轴贯穿壳体后安装在两个转子内的轴承上,壳体一侧设有刹车系统,刹车系统推动两个定子向相反方向移动以进行制动;每个定子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液体流通口,两个第一液体流通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壳体一侧的防抱死装置连通,每个定子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液体流通口,壳体与第二液体流通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两个与第二液体流通口一一对应的封堵装置,位于壳体同侧的两个封堵装置之间各自安装有限位装置,每个限位装置与对应定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刹车无磨损,制动效果好,可有效防止车轮抱死,安全可靠。

A vane brake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ne brak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brake units. Each brake unit comprises a hollow housing, two stators are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each stator is equipped with a rotor, the wheel shaft is installed on the bearings in two rotors after penetrating the housing, the one side of the housing is equipped with a brake system, and the brake system is pushed. The two stators are mov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o brake; one side of each stator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liquid flow ports, the two first liquid flow por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nti-lock braking device on one side of the shell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other side of each stator is provided with two second liquid flow ports, and the shell is phase with the second liquid flow port. Two sealing devi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liquid flow port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opposite side. A limited position device is respectively installed between the two sealing device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shell, and each limi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tato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brake has no wear and tear,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the wheel is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locking, and the brake is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具体涉及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出行中较为常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轿车,行车安全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汽车刹车系统是汽车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的作用是对汽车进行减速。目前,车辆常用的刹车方式主要为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它们的制动方式均是通过刹车片与轮毂或刹车盘的滑动摩擦来产生较大的制动力,这种刹车技术存在一定缺陷:1、在车辆长时间持续刹车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不仅使得刹车片磨损过快而且极易导致刹车系数降低甚至发生刹车失灵;2、重车在下山路时需要持续刹车,这就导致刹车片极度发热,为了不使刹车系数极度降低常采用淋水降温的方法,但是淋水会使路面变得湿滑,尤其是在冬季,淋水在路面很快结冰使得路面变得更加湿滑导致车辆不易停下来;3、ABS系统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结构简单,无刹车片,无磨损,刹车力度随车轮上压力变化而变化,保证停下前无抱死,制动效果好;同时,以液体为受力制动介质,可轻松实现制动液冷却,方便车辆长下坡。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包括多个刹车单元,每个所述刹车单元包括中空壳体,所述壳体内同轴设置有两个定子,每个所述定子内安装有转子,车轮轴贯穿所述壳体后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子内的轴承上,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推动两个所述定子向相反方向移动以进行制动;每个所述定子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液体流通口,两个所述第一液体流通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壳体一侧的防抱死装置连通,每个所述定子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液体流通口,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液体流通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液体流通口一一对应的封堵装置,壳体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封堵装置之间各自安装有一个限位装置,每个所述限位装置与对应所述定子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个刹车单元壳体内的两个转子与对应车轮轴同轴连接,通过刹车系统推动两个定子向相反方向移动,定子与转子发生偏心,使得转子的转动受到限制以对车轮轴和车轮进行制动;制动过程中,定子的内腔通过两个管道与防抱死装置之间连通形成循环回路以防止刹车过程中车轮抱死;通过封堵装置封堵定子上的第二液体流通口以防止制动过程中壳体内的刹车油流入定子内腔而影响制动效果,通过限位装置对定子进行限位,确保制动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刹车系统包括刹车缸和刹车踏板,所述刹车踏板通过刹车杆与刹车缸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刹车缸活塞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弹簧与所述刹车缸的内壁连接,所述刹车缸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液压缸连通,每个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与钢柱的一端连接,所述钢柱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定子的对应侧连接;所述刹车缸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刹车液储槽连通形成刹车液回路,每个所述液压缸通过管路与所述刹车液储槽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踩踏刹车踏板使得刹车缸内的刹车液流入两个液压缸内,两个液压缸内压力上升从而推动两个钢柱移动,两个钢柱推动对应定子向相反方向移动进行制动;刹车缸和两个液压缸均通过管道与刹车液储槽连通,刹车缸和两个液压缸利用其内压力的变化以及时补充刹车液,方便快捷。进一步,所述防抱死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防抱死阀,每个所述防抱死阀的一端开设有高压液端口,每个所述防抱死阀靠近所述高压液端口的一侧开设有低压液端口,两个所述高压液端口之间和两个所述低压液端口之间分别通过高压管道和低压管道连通,所述高压管道和所述低压管道之间设有连通管道以形成两个回路,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高压管道的连接处设有两个止逆阀,其中一个所述防抱死阀与所述高压液端口相对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安装在车轮上的压力采样缸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管道使得定子内腔与两个防抱死阀之间形成两个循环回路,同时这两个回路之间连通,其中一个防抱死阀与车轮上的压力采样缸连通,根据车轮的压力及时调整防抱死阀进行泄压;定子高压腔内的高压液通过管道流入其中一个回路,然后通过另一个回路及时回流至定子低压腔内,及时泄压,防止车轮抱死,安全可靠。进一步,每个所述防抱死阀靠近所述高压液端口的一侧设有雨水路刹车阀,所述雨水路刹车阀内的T形柱穿过所述防抱死阀后与其内的柱塞抵接,所述雨水路刹车阀通过管路与对应回路的所述高压管道连通,所述雨水路刹车阀与所述高压管道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雨水选择阀。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雨水天气时,打开对应雨水选择阀,定子高压腔内的部分高压刹车油流入雨水路刹车阀内,雨水路刹车阀内的T形柱在高压刹车油的推动下进行移动,使得对应防抱死阀内的活塞快速向与压力采样缸连通的一侧移动,使得高压刹车油快速从低压液端口流出,及时泄压,防止车轮抱死,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尖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尖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体流通口匹配以进行封堵。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尖锥柱封堵定子上的第一液体流通口,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一弹簧对尖锥柱进行限位,使得尖锥柱更好地对第一液体流通口进行限流,减小制动时壳体内的刹车油进入定子的速度,确保制动效果。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所述定子的侧壁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套筒和第二弹簧对对应定子进行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车轮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车轮前进时刹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车轮倒退时刹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定子,3、转子,4、刹车缸,5、刹车踏板,6、刹车杆,7、第三弹簧,8、液压缸,9、钢柱,10、刹车液储槽,11、防抱死阀,12、高压液端口,13、低压液端口,14、止逆阀,15、压力采样缸,16、雨水路刹车阀,17、雨水选择阀,18、第一套筒,19、第一弹簧,20、尖锥柱,21、第二套筒,22、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包括多个刹车单元,每个刹车单元包括中空壳体1,壳体1内同轴设置有两个定子2,每个定子2内安装有转子3,车轮轴贯穿壳体1后安装在两个转子3内的轴承上,此处无需另外安装轴承,直接利用车轴上的轴承即可,定子2、转子3、车轮轴与车轮同轴安装并与车轮同步转动;壳体1的一侧设有刹车系统,多个刹车单元共用一个刹车系统,刹车系统推动每个刹车单元内的两个定子2向相反方向移动以进行制动。每个定子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液体流通口,两个第一液体流通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壳体1一侧的防抱死装置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定子2高压腔内的高压刹车油从对应第一液体流通口进入防抱死装置,然后低压液从防抱死装置回流至定子2的低压腔内,及时泄压,防止车轮抱死,确保安全;每个定子2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液体流通口,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刹车单元,每个所述刹车单元包括中空壳体(1),所述壳体内同轴设置有两个定子(2),每个所述定子(2)内安装有转子(3),车轮轴贯穿所述壳体(1)后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子(3)内的轴承上,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推动两个所述定子(2)向相反方向移动以进行制动;每个所述定子(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液体流通口,两个所述第一液体流通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壳体(1)一侧的防抱死装置连通,每个所述定子(2)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液体流通口,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二液体流通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液体流通口一一对应的封堵装置,位于所述壳体(1)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封堵装置之间各自安装有一个限位装置,每个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对应所述定子(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刹车单元,每个所述刹车单元包括中空壳体(1),所述壳体内同轴设置有两个定子(2),每个所述定子(2)内安装有转子(3),车轮轴贯穿所述壳体(1)后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子(3)内的轴承上,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推动两个所述定子(2)向相反方向移动以进行制动;每个所述定子(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液体流通口,两个所述第一液体流通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壳体(1)一侧的防抱死装置连通,每个所述定子(2)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液体流通口,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二液体流通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液体流通口一一对应的封堵装置,位于所述壳体(1)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封堵装置之间各自安装有一个限位装置,每个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对应所述定子(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系统包括刹车缸(4)和刹车踏板(5),所述刹车踏板(5)通过刹车杆(6)与刹车缸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刹车缸活塞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弹簧(7)与所述刹车缸(4)的内壁连接,所述刹车缸(4)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液压缸(8)连通,每个所述液压缸(8)的活塞与钢柱(9)的一端连接,所述钢柱(9)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定子(2)的对应侧连接;所述刹车缸(4)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刹车液储槽(10)连通形成刹车液回路,每个所述液压缸(8)通过管路与所述刹车液储槽(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式刹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抱死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防抱死阀(11),每个所述防抱死阀(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凯
申请(专利权)人:罗德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