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营营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00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化铁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它包括腕臂结构、电流调节装置、伸缩杆、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风速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出风速高于预定风值时,伸缩杆将阻尼箱中的磁芯移动至相应的高度值,并控制电流调节装置对通入线圈的电流进行调节,从而使阻尼器产生相应的阻尼力来应对风振影响;根据风速大小改变阻尼器的响应时间,降低由于风速过快而阻尼器反应不及时导致接触线偏移的现象,从而达到使受电弓受流稳定的效果;此外,根据风速改变电流大小,以产生相应的阻尼力来应对风振影响,使接触网的抗风性动态可调,提高接触网的抗风能力、减小电气化铁路风害损失。

A supporting component for railway wire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fied railways, an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supporting component of railway wires, which comprises a wrist arm structure, a current regulating device, a telescopic rod, a first damper, a second damper, a wind speed sensor and a controller. When the wind speed sensor detects that the wind speed is higher than the predetermined wind value, the telescopic rod will be in the damping box. The magnetic core moves to the corresponding height and controls the current regulating device to adjust the current entering the coil so that the damper produces the corresponding damping force to cope with the impact of wind vibration.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wind speed, the current can be changed to produce corresponding damping force to cope with the impact of wind vibration, so that the dynamic wind resistance of catenary can be adjusted, the wind resistance of catenar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wind damage loss of electrified railway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化铁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风区、风口的大风作用及隧道口的涡流风场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复杂的振动及风偏,影响弓网运行动态质量,威胁弓网接触安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采用结构高度为1100mm、跨距不大于50m、承力索张力与接触线张力匹配合适、整体钢腕臂结构、转换柱和道岔柱为双腕臂柱、接触线与承力索分支柱下锚的简单链形悬挂系统。(参考专利文献CN102756671B)。同济大学的专利产品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反定位弹性阻尼器支撑机构,该腕臂结构包括平腕臂、斜腕臂、定位管、定位器以及定位管支撑,支撑机构包括阻尼生成单元及定位销钉单元,阻尼生成单元一端与定位管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定位销钉单元与定位器连接,阻尼生成单元沿斜向布置,并分别与定位器、定位管连接,共同构成支撑结构(参考专利文献CN104890534B)。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其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具有动态可调的抗风性,以提高接触网的抗风能力、减小电气化铁路风害损失。包括:水平腕臂,安装于立柱上,与斜腕臂固定连接;弧形定位臂,与水平腕臂上铰接,用于固定接触线;棒式绝缘子,分别固定在水平腕臂和斜腕臂上,用于增加爬电距离;第一阻尼器,其为弹性式阻尼器,其安装于弧形定位臂与斜腕臂之间,一端与斜腕臂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阻尼杆与弧形定位臂铰接,作为辅助阻尼器吸收接触线因风而产生的振动能量;还包括;阻尼箱,其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弧形定位臂铰接;线圈,设于阻尼箱内,在通电后产生磁场以改变液体粘度;伸缩杆,设于阻尼箱内,杆芯与磁芯固定连接,用于调节磁芯的高度;第二阻尼器,其为磁流变式阻尼器,其设于阻尼箱内,用于吸收接触线因风而产生的振动能量;电流调节装置,设于立柱上,用于调节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风速传感器,安装于立柱上,用于检测风速大小;控制器,其设置在立柱上,其信号连接至第二阻尼器、伸缩杆、电流调节装置、风速传感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出风速大小低于第一风速值时,伸缩杆推动磁芯移至第一高度值,增大线圈与磁芯的有效接触长度,使阻尼器的响应时间为第一响应时间;同时,控制器根据风速大小控制电流调节装置将电流调节至第一电流值,通过对线圈通入电流产生磁场来改变液体黏度,从而改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出风速大小高于第一风速值时,伸缩杆推动磁芯移至第二高度值以减小线圈的电感值,降低电流调节过程中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对输入电流的阻碍影响,从而将阻尼器的响应时间从第一响应时间减小为第二响应时间,使接触网在风振影响较大的情况下,电流调节装置输出的电流仍能够迅速让阻尼器产生相应大小的阻尼力以应对风速的变化,避免由于阻尼力调节不及时而导致受电弓产生取流不稳定的现象;同时,电流调节装置将电流增大至第二电流值,使得阻尼器产生更大的阻尼力;第一响应时间>第二响应时间;第一高度值<第二高度值;第一电流值<第二电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风速大小改变阻尼器的响应时间,降低由于风速过快而阻尼器反应不及时导致接触线偏移的现象,从而达到使受电弓受流稳定的效果;此外,根据风速改变电流大小,以产生相应的阻尼力来应对风振影响,使接触网的抗风性动态可调,提高接触网的抗风能力、减小电气化铁路风害损失。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简图;图2示出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实现的功能。如图1-2所示,水平腕臂1,安装于立柱2上,与斜腕臂4固定连接;弧形定位臂3,与水平腕臂1上铰接,用于固定接触线;棒式绝缘子5,分别固定在水平腕臂1和斜腕臂4上,用于增加爬电距离;阻尼箱7,其一端与立柱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塞杆6与弧形定位臂3铰接;第一阻尼器8,其安装于弧形定位臂3与斜腕臂4之间,一端与斜腕臂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阻尼杆9与弧形定位臂3铰接,作为辅助阻尼器吸收接触线因风而产生的振动能量;线圈10,设于阻尼箱7内,在通电后产生磁场以改变液体粘度;伸缩杆11,设于阻尼箱7内,杆芯与磁芯固定连接,用于调节磁芯的高度;第二阻尼器12,设于阻尼箱7内,用于吸收接触线因风而产生的振动能量;电流调节装置13,设于立柱2上,用于调节通过线圈10的电流大小;风速传感器14,安装于立柱2上,用于检测风速大小;控制器15,其设置在立柱2上,其信号连接至第二阻尼器12、伸缩杆11、电流调节装置13、风速传感器14;控制器15被配置为:当风速传感器14检测出风速大小低于第一风速值时,伸缩杆11推动磁芯移至第一高度值,增大线圈与磁芯的有效接触长度,使阻尼器的响应时间为第一响应时间;同时,控制器15根据风速大小控制电流调节装置13将电流调节至第一电流值,通过对线圈通入电流产生磁场来改变液体黏度,从而改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当风速传感器14检测出风速大小高于第一风速值时,伸缩杆11推动磁芯移至第二高度值以减小线圈的电感值,降低电流调节过程中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对输入电流的阻碍影响,从而将阻尼器的响应时间从第一响应时间减小为第二响应时间,使接触网在风振影响较大的情况下,电流调节装置13输出的电流仍能够迅速让阻尼器产生相应大小的阻尼力以应对风速的变化,避免由于阻尼力调节不及时而导致受电弓产生取流不稳定的现象;同时,电流调节装置13将电流增大至第二电流值,使得阻尼器产生更大的阻尼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不背离正如一般性地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范围,可以对各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示出的专利技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或修改。因此,从所有方面来讲,这里的实施例应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定性的。同样,本专利技术包括任何特征的组合,尤其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特征的组合,即使该特征或者特征的组合并未在专利权利要求或者这里的各个实施例中被明确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阻尼器,其具有动态可调阻尼力,从而使得支撑组件的抗风性能够随风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阻尼器,其具有动态可调阻尼力,从而使得支撑组件的抗风性能够随风调整。2.一种铁路电线的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腕臂,安装于立柱上,与斜腕臂固定连接;弧形定位臂,与水平腕臂上铰接,用于固定接触线;棒式绝缘子,分别固定在水平腕臂和斜腕臂上,用于增加爬电距离;第一阻尼器,其为弹性式阻尼器,其安装于弧形定位臂与斜腕臂之间,一端与斜腕臂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阻尼杆与弧形定位臂铰接,作为辅助阻尼器吸收接触线因风而产生的振动能量;其特征在于,阻尼箱,其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弧形定位臂铰接;线圈,设于阻尼箱内,在通电后产生磁场以改变液体粘度;伸缩杆,设于阻尼箱内,杆芯与磁芯固定连接,用于调节磁芯的高度;第二阻尼器,其为磁流变式阻尼器,其设于阻尼箱内,用于吸收接触线因风而产生的振动能量;电流调节装置,设于立柱上,用于调节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风速传感器,安装于立柱上,用于检测风速大小;控制器,其设置在立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营营
申请(专利权)人:贺营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