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及用该内饰复合板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49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及用该内饰复合板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顶板支撑强度低,无法保证抗变形能力的问题。车辆内饰复合板包括GMT板层和与GMT板层固定连接的抗倍特板层。通过在GMT板上增加抗倍特板层,增加了内饰复合板的整体强度,保证了GMT板层的抗变形能力,且GMT板层与抗倍特板层的结合,在满足了客车的强度要求的同时也达到了轻量化的要求。

A vehicle interior composite panel and vehicle with the interior composite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interior decoration composite plate and a vehicle using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composite plat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upport strength of the vehicle roof plate in the prior art is low and the deformation resistance can not be guaranteed.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composite board comprises a GMT plate layer and a resistance plate layer connected with the GMT plate layer. By adding anti-beta layer on GMT board,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interior decorative composite board is increased, and the anti-deformation ability of GMT board is guaranteed. The combination of GMT board and anti-beta layer meets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of passenger cars and lightweight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及用该内饰复合板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及用该内饰复合板的车辆。
技术介绍
抗倍特板是一种兼具实用和装饰的板材,其可满足多种花色选择、单面或双面的装饰需求,因此可作为装饰材料,又因其坚固、耐冲击、防水、防潮等特性,也可作为结构材料;同时抗倍特板又可直接用合金刀具进行钻孔、导型、切割等,便于加工成型,因此具有较广泛的应用领域。GMT板层是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由于其采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为主要原料,所以GMT板层质量很轻;另外GMT板层辅以玻璃纤维对聚丙烯材料进行改性增强,使得聚丙烯的性能得到了改进,使制得的GMT板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GMT板层具有导热系数小、尺寸变化率小、吸音性能好以及可再生利用等优点,故而被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虽然GMT板层具有一定的强度,但也只是作为小型车辆的内饰板来使用;对于中型或大型客车来说,如果只使用GMT板层作为内饰板其支撑强度较低,在受到撞击时抗变形能力差。如果想要得到较大的强度,就必须增加GMT板层的厚度,但GMT板层增加了厚度就会增加客车的整体重量,不利于轻量化,同时厚度较大的GMT把也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GMT板层在中型和大型车辆中支撑强度低、重量大、不易加工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内饰复合板的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包括GMT板层和与GMT板层固定连接的抗倍特板层。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通过粘合剂粘接连接,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之间形成粘合剂层。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小于抗倍特板层的厚度,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小于GMT板层的厚度。这样方便区分板层。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胶黏剂或环氧胶粘剂。其具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低VOC含量、无环境污染、不燃,具备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且成本较低。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表面设有使GMT板层表面平整的覆盖层。覆盖层增加GMT板的平整度,使其外观漂亮。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辆内饰复合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减少车体整体的重量,也减少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六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内饰复合板的第七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为0.7mm。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车辆包括车架和车辆内饰复合板,所述车辆内饰复合板包括GMT板层和与GMT板层固定连接的抗倍特板层。本技术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通过粘合剂粘接连接,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之间形成粘合剂层。本技术车辆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小于抗倍特板层的厚度,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小于GMT板层的厚度。这样方便区分板层。本技术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胶黏剂或环氧胶粘剂。其具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低VOC含量、无环境污染、不燃,具备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且成本较低。本技术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表面设有使GMT板层表面平整的覆盖层。覆盖层增加GMT板的平整度,使其外观漂亮。本技术车辆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辆内饰复合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减少车体整体的重量,也减少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本技术车辆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六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本技术车辆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七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MT板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为0.7mm。本技术车辆的第九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抗倍特板层构成车辆的外露内饰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GMT板上增加不锈钢板,增加了内饰复合板的整体强度,保证了GMT板的抗变形能力,且GMT板层与抗倍特板层的结合,在满足了客车的强度要求的同时也达到了轻量化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辆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内饰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辆的具体实施例二的内饰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车辆包括车架和内饰复合板,内饰复合板包括GMT板层3和粘接于GMT板层3上表面的抗倍特板层1,GMT板层3和抗倍特板层1之间形成了粘合剂层2,粘合剂为聚氨酯胶粘剂,粘合剂层2的厚度小于抗倍特板层1的厚度,所述抗倍特板层1的厚度小于GMT板层3的厚度,这样方便进行区分,其中,抗倍特板层1构成车辆的外露内饰层,即抗倍特板层1直接裸露在车厢内部。本实施例中,GMT板层3为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GMT板层3上设有表面覆盖物,表面覆盖物为胶膜、阻隔膜、装饰物、聚丙烯薄膜、无纺布或者增强材料,覆盖物用于增加GMT板层3的平整度,其他实施例中,GMT板层3的表面也可以不设置覆盖物,GMT板层3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冲击韧性强以及阻燃等性能。抗倍特板层1为含浸三聚氰胺树脂装饰色纸,加上多层黑色或褐色牛皮纸含浸酚醛树脂层叠后,再用钢板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其密度较低,有大量的密封空间、阻燃、隔音、隔热以及耐冲击性能好。聚氨酯胶粘剂为多异氰酸酯胶黏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粘合剂、含羟基聚氨酯胶黏剂和聚氨酯树脂胶黏剂中的任意一种,其具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低VOC含量、无环境污染、不燃,具备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且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GMT板层3和抗倍特板层1在对接面上涂覆粘合剂后通过加压粘合而成,如内饰复合板的一个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一块0.7mm厚的抗倍特板层1和一块2.5mm厚的GMT板层3,在任意一块板材上涂布聚氨酯胶黏剂,将0.7mm厚的抗倍特板层1和2.5mm厚的GMT板层3预粘合,然后加压压制在一起。GMT板层3和抗倍特板层1组合而成的内饰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及用该内饰复合板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GMT板层和与GMT板层固定连接的抗倍特板层,所述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通过粘合剂粘接连接,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胶黏剂或环氧胶粘剂,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之间形成粘合剂层,所述GMT板层表面设有使GMT板层表面平整的覆盖物,所述GMT板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为0.7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内饰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GMT板层和与GMT板层固定连接的抗倍特板层,所述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通过粘合剂粘接连接,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胶黏剂或环氧胶粘剂,GMT板层和抗倍特板层之间形成粘合剂层,所述GMT板层表面设有使GMT板层表面平整的覆盖物,所述GMT板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抗倍特板层的厚度为0.7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GMT板层表面设有使GMT板层表面平整的覆盖物可以是胶膜、阻隔膜、装饰物、聚丙烯薄膜、无纺布或者增强材料。3.车辆,包括车架和车辆内饰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马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邦益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