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118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池塘选择:选择水深1~2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透明的在30厘米以上,大小为10~30亩;2)网箱设置:采用规格为45厘米×65厘米×15厘米的网箱;3)水质的培育:将圆背角无齿蚌放入池中前3~5天向池中施肥;4)苗种放养:选择阴天或者明天早晚将筛选后规格一致的幼蚌均匀的放在网箱的中间;5)养殖管理:定期对网箱、水层、水质和病害进行管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该方法科学规范,养殖出来的圆背角无齿蚌产量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Cage culture method for toothless mussel with round hor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t cage culture method for toothless mussel with round dorsal horn. The concrete steps include: 1) pond selection: selecting a net cage with a water depth of 1-2 meters, sufficient water source, fresh water quality, transparent over 30 cm and a size of 10-30 mu; 2) net cage setting: adopting a net cage with a specification of 45 cm *65 cm *15 cm; 3) water quality cultivation; The mussels were fed to the pond 3-5 days before they were put into the pond. 4) Seedling stocking: the young mussels with the same size were evenly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age on a cloudy day or tomorrow morning or evening. 5) Culture management: Regular management of the cage, water layer, water quality and disease. Through the above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t cage culture method for the round-dorsal horned toothless clam, which is scientific and standard, and produces the round-dorsal horned toothless clam with high yield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breed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肉可食,也适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中国习见种圆背角无齿蚌壳长可达200毫米,外形呈角突卵圆形,两壳膨胀,后背缘后部有翼,后背部有3条自壳顶发出的肋脉,最下条肋脉位于贝壳中线上,多栖息于淤泥底、水流缓慢和静水的水域,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内,雌雄异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能够提高圆背角无齿蚌的产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池塘选择:选择水深1~~2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透明的在30厘米以上,大小为10~30亩;2)网箱设置:采用规格为45厘米×65厘米×15厘米的网箱,箱底和箱边用尼龙薄膜铺设,箱边薄膜边高8厘米,箱底放5千克左右的田埂泥土,厚度约1厘米,网目大小为0.5~1厘米的聚乙烯网箱,网箱用毛竹打桩固定,泡沫作浮块,网箱挂养的深度为离水面15厘米;3)水质的培育:将圆背角无齿蚌放入池中前3~5天向池中施肥,使得水体中保持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还带有镁、硅、锰、铁等元素,再在池中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等非肉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为50~100尾/亩;4)苗种放养:选择阴天或者明天早晚将筛选后规格一致的幼蚌均匀的放在网箱的中间;5)养殖管理:定期对网箱、水层、水质和病害进行管理。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池塘内水的pH值在控制在6.5~8,溶氧量控制在4~8mg/l。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定期清除网箱上的附着物,保持网箱的清洁,使得水流畅通。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水层根据水位和温度的变化调节,夏、秋季网箱离水面15厘米,冬季网箱离水面45厘米。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水质的管理主要为选择上尽量以无机肥料为主,8~10月份每10天施无机肥1次,施尿素2~3千克/亩,过磷酸钙1~2千克/亩,化水全池泼洒,10月份以后,定期10天左右泼洒黄豆浆,平均每亩施黄豆0.5~0.75千克。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病害管理的方法为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化水喷洒一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该方法科学规范,养殖出来的圆背角无齿蚌产量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池塘选择:选择水深1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透明的在30厘米以上,大小为10亩,池塘内水的pH值在控制在6.5,溶氧量控制在4mg/l。2)网箱设置:采用规格为45厘米×65厘米×15厘米的网箱,箱底和箱边用尼龙薄膜铺设,箱边薄膜边高8厘米,箱底放5千克左右的田埂泥土,厚度约1厘米,网目大小为0.5厘米的聚乙烯网箱,网箱用毛竹打桩固定,泡沫作浮块,网箱挂养的深度为离水面15厘米;3)水质的培育:将圆背角无齿蚌放入池中前3~5天向池中施肥,使得水体中保持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还带有镁、硅、锰、铁等元素,再在池中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等非肉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为50尾/亩;4)苗种放养:选择阴天或者明天早晚将筛选后规格一致的幼蚌均匀的放在网箱的中间;5)养殖管理:定期清除网箱上的附着物,保持网箱的清洁,使得水流畅通,根据水位和温度的变化调节,夏、秋季网箱离水面15厘米,冬季网箱离水面45厘米,选择上尽量以无机肥料为主,8~10月份每10天施无机肥1次,施尿素2千克/亩,过磷酸钙1千克/亩,化水全池泼洒,10月份以后,定期10天左右泼洒黄豆浆,平均每亩施黄豆0.5千克,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化水喷洒一次,一方面可以调节水质,其次还可以对水体进行消毒。实施例2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池塘选择:选择水深1.5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透明的在30厘米以上,大小为20亩,池塘内水的pH值在控制在7.4,溶氧量控制在6mg/l。2)网箱设置:采用规格为45厘米×65厘米×15厘米的网箱,箱底和箱边用尼龙薄膜铺设,箱边薄膜边高8厘米,箱底放5千克左右的田埂泥土,厚度约1厘米,网目大小为0.75厘米的聚乙烯网箱,网箱用毛竹打桩固定,泡沫作浮块,网箱挂养的深度为离水面15厘米;3)水质的培育:将圆背角无齿蚌放入池中前3~5天向池中施肥,使得水体中保持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还带有镁、硅、锰、铁等元素,再在池中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等非肉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为75尾/亩;4)苗种放养:选择阴天或者明天早晚将筛选后规格一致的幼蚌均匀的放在网箱的中间;5)养殖管理:定期清除网箱上的附着物,保持网箱的清洁,使得水流畅通,根据水位和温度的变化调节,夏、秋季网箱离水面15厘米,冬季网箱离水面45厘米,选择上尽量以无机肥料为主,8~10月份每10天施无机肥1次,施尿素2.5千克/亩,过磷酸钙1.5千克/亩,化水全池泼洒,10月份以后,定期10天左右泼洒黄豆浆,平均每亩施黄豆0.6千克,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化水喷洒一次,一方面可以调节水质,其次还可以对水体进行消毒。实施例3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池塘选择:选择水深2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透明的在30厘米以上,大小为30亩,池塘内水的pH值在控制在8,溶氧量控制在8mg/l。2)网箱设置:采用规格为45厘米×65厘米×15厘米的网箱,箱底和箱边用尼龙薄膜铺设,箱边薄膜边高8厘米,箱底放5千克左右的田埂泥土,厚度约1厘米,网目大小为1厘米的聚乙烯网箱,网箱用毛竹打桩固定,泡沫作浮块,网箱挂养的深度为离水面15厘米;3)水质的培育:将圆背角无齿蚌放入池中前3~5天向池中施肥,使得水体中保持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还带有镁、硅、锰、铁等元素,再在池中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等非肉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为100尾/亩;4)苗种放养:选择阴天或者明天早晚将筛选后规格一致的幼蚌均匀的放在网箱的中间;5)养殖管理:定期清除网箱上的附着物,保持网箱的清洁,使得水流畅通,根据水位和温度的变化调节,夏、秋季网箱离水面15厘米,冬季网箱离水面45厘米,选择上尽量以无机肥料为主,8~10月份每10天施无机肥1次,施尿素3千克/亩,过磷酸钙2千克/亩,化水全池泼洒,10月份以后,定期10天左右泼洒黄豆浆,平均每亩施黄豆0.75千克,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化水喷洒一次,一方面可以调节水质,其次还可以对水体进行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该方法科学规范,养殖出来的圆背角无齿蚌产量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1)池塘选择:选择水深1~~2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透明的在30厘米以上,大小为10~30亩;2)网箱设置:采用规格为45厘米×65厘米×15厘米的网箱,箱底和箱边用尼龙薄膜铺设,箱边薄膜边高8厘米,箱底放5千克左右的田埂泥土,厚度约1厘米,网目大小为0.5~1厘米的聚乙烯网箱,网箱用毛竹打桩固定,泡沫作浮块,网箱挂养的深度为离水面15厘米;3)水质的培育:将圆背角无齿蚌放入池中前3~5天向池中施肥,使得水体中保持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还带有镁、硅、锰、铁等元素,再在池中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等非肉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为50~100尾/亩;4)苗种放养:选择阴天或者明天早晚将筛选后规格一致的幼蚌均匀的放在网箱的中间;5)养殖管理:定期对网箱、水层、水质和病害进行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1)池塘选择:选择水深1~~2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透明的在30厘米以上,大小为10~30亩;2)网箱设置:采用规格为45厘米×65厘米×15厘米的网箱,箱底和箱边用尼龙薄膜铺设,箱边薄膜边高8厘米,箱底放5千克左右的田埂泥土,厚度约1厘米,网目大小为0.5~1厘米的聚乙烯网箱,网箱用毛竹打桩固定,泡沫作浮块,网箱挂养的深度为离水面15厘米;3)水质的培育:将圆背角无齿蚌放入池中前3~5天向池中施肥,使得水体中保持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还带有镁、硅、锰、铁等元素,再在池中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等非肉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为50~100尾/亩;4)苗种放养:选择阴天或者明天早晚将筛选后规格一致的幼蚌均匀的放在网箱的中间;5)养殖管理:定期对网箱、水层、水质和病害进行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背角无齿蚌的网箱养殖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林王刚王伯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湘特种水产养殖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