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7065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储料仓、出料支架、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摆料组件和第三送料组件;第一送料组件包括第一送料支架、固定梁、可动梁,可动梁下端固接可动梁支架,第二送料组件包括第二送料支架、挡料块、第一送料导板、二电机和连接平台;摆料组件包括摆料支架、输送、摆料连接块、丝杠,丝杠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丝杠支座和第二丝杠支座,丝杠的第一端与第一丝杠支座铰接、第二端穿设过第二丝杠支座第三电机连接;第三送料组件包括第三送料支架、第二送料导板、送料支座,送料支座上设置第五电机和输送辊支座,输送辊支座中设置一组输送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缩短弯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pipe be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 pipe bender, which comprises a storage bin, a discharge bracket, a first feeding component, a second feeding component, a swinging component and a third feeding component; the first feed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feeding bracket, a fixed beam, a movable beam, a movable beam bracket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movable beam, and a second feeding component. The assembly comprises a second feeding bracket, a baffle block, a first feeding guide plate, a second motor and a connecting platform; the feed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feeding bracket, a conveying, a feeding connecting block and a lead screw; the two ends of the lead screw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lead screw support and a second lead screw support,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lead screw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irst lead screw support and the second end is crossed. The third feeding assembly includes the third feeding support, the second feeding guide plate and the feeding support. The fifth motor and the feeding roller support are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support, and a group of conveying rollers are arranged in the feeding roller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hortening the bending pipe cycle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因其可以输送流体、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和作为容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热工设备、石油化工工业、机械制造、地质钻探、高压设备等领域。钢管生产成型后通常为直长管,对钢管进行利用时通常需要进行再次深加工。在很多工业应用中需要对钢管进行折弯应用。在对钢管的应用时弯管机对钢管进行弯曲动作时,通常需要将钢管送至弯管机弯管设备处,现有的弯管机弯管过程中通常采用一对一单机单流送料方式,这种方式因为弯管机弯管使得送料停滞、待弯管完成后才能继续送料,使得送料与弯管利用率低下,弯管周期增长、生产成本增加、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设备结构合理、缩短弯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储料仓、出料支架、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摆料组件和第三送料组件;所述出料支架设置在储料仓下方出料口处;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包括第一送料支架,在第一送料支架上设有一组固定梁,在固定梁之间设有可动梁,在固定梁和可动梁上端开有多个等距的V形槽,在可动梁下端固接可动梁支架,可动梁支架包括横梁支架和竖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前部与后部分别开有通孔,在横梁支架前部通孔处安装第一连接套、后部通孔处安装第二连接套,在第一连接套中部穿设第一连接轴,在第一连接轴第一端安装第一连接板、第二端安装第二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下部穿设第一传动轴,在第二连接板下部穿设第二传动轴,在第二连接套中部穿设第二连接轴,在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安装第三连接板、第二端安装第四连接板,在第三连接板下部穿设第三传动轴,在第四连接板下部穿设第四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通过链条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包括第二送料支架,在第二送料支架上设有多个第一送料辊,在第一送料辊上方、第二送料支架后部设有挡料块,在第二送料支架前部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送料导板、外侧壁上设置第二电机,在第二送料支架前部固接连接平台;所述摆料组件包括摆料支架,摆料支架后部与连接平台铰接,在摆料支架上安有输送带,在摆料支架中部下端固接摆料连接块,在摆料连接块中部穿设丝杠,在丝杠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丝杠支座和第二丝杠支座,丝杠的第一端与第一丝杠支座铰接、第二端穿设过第二丝杠支座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送料组件包括第三送料支架,在第三送料支架上设有多个第二送料辊,在第三送料支架前部内侧壁上设置第二送料导板、外侧壁上设有第四电机,在第三送料支架前部设有送料支座,所述送料支座上设置第五电机和输送辊支座,输送辊支座中设有一组输送辊,输送辊与第五电机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通过储料仓来储存待加工钢管,通过储料仓出口端设置第一送料组件,通过第一送料组件中的固定梁和可动梁的配合实现钢管随着可动梁完成间歇式输送,实现有序代替人工上料,自动化程度高,且通过步进式的送料方式有利于工人查看钢管表面有无缺陷;第二送料组件上设置挡料块来进行缓冲接料,减少碰撞损坏,通过第一送料辊组将代加工钢管送至摆料组件,通过摆料组件中摆料支架后部与连接平台铰接,摆料支架上安装输送带且在摆料支架下端安装摆料连接块,可通过摆料电机带动摆料支架进行多角度变化,可充分利用送料机的利用率,实现送料不间断送料,摆料组件前部设置一组第三送料组件,可分别将钢管送入对应的弯管机中进行弯管,缩短弯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优选地:所述固定梁和可动梁的V形槽中设置有橡胶垫。优选地:所述可动梁后部固接开有弧形凹槽的接料件。优选地:所述固定梁前部固接出料板。优选地:所述挡料块外端设置有橡胶垫。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导板和第二送料导板皆成燕尾状。优选地:所述输送辊支座上设置第三送料导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送料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料仓;2、出料支架;3、第一送料组件;3-1、第一送料支架;3-2、固定梁;3-3、可动梁;3-4、可动梁支架;3-5、第一连接套;3-6、第一连接轴;3-7、第一连接板;3-8、第二连接板;3-9、第一传动轴;3-10、第二传动轴;3-11、第二连接套;3-12、第二连接轴;3-13、第三连接板;3-14、第四连接板;3-15、第三传动轴;3-16、第四传动轴;3-17、第一电机;3-18、出料板;4、第二送料组件;4-1、第二送料支架;4-2、挡料块;4-3、第一送料辊;4-4、第二电机;4-5、第一送料导板;4-6、连接平台;5、摆料组件;5-1、摆料支架;5-2、输送带;5-3、摆料连接块;5-4、丝杠;5-5、第一丝杠支座;5-6、第二丝杠支座;5-7、第三电机;6、第三送料组件;6-1、第三送料支架;6-2、第二送料辊;6-3、第四电机;6-4、第二送料导板;6-5、送料支座;6-6、第五电机;6-7、输送辊支座;6-8、输送辊;6-9、输送导卫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储料仓1、出料支架2、第一送料组件3、第二送料组件4、摆料组件5和第三送料组件6;出料支架2设置在储料仓1下方出料口处。请参见图1和图2,第一送料组件3包括第一送料支架3-1,在第一送料支架3-1上设有一组固定梁3-2,在固定梁3-2之间设有可动梁3-3,固定梁3-2和可动梁3-3上端开有多个等距的V形槽,为了保护钢管4在运送过程中不受到碰撞损坏。本实施例中,固定梁3-2和可动梁3-3的V形槽中设置有橡胶垫。为了方便钢管的运输,本实施例中,固定梁3-2的长度小于可动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料仓(1)、出料支架(2)、第一送料组件(3)、第二送料组件(4)、摆料组件(5)和第三送料组件(6);所述出料支架(2)设置在储料仓(1)下方出料口处;所述第一送料组件(3)包括第一送料支架(3‑1),在第一送料支架(3‑1)上设有一组固定梁(3‑2),在固定梁(3‑2)之间设有可动梁(3‑3),在固定梁(3‑2)和可动梁(3‑3)上端开有多个等距的V形槽,在可动梁(3‑3)下端固接可动梁支架(3‑4),可动梁支架(3‑4)包括横梁支架和竖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前部与后部分别开有通孔,在横梁支架前部通孔处安装第一连接套(3‑5)、后部通孔处安装第二连接套(3‑11),第一连接套(3‑5)中部穿设第一连接轴(3‑6),在第一连接轴(3‑6)第一端安有第一连接板(3‑7)、第二端安有第二连接板(3‑8),在第一连接板(3‑7)下部穿设第一传动轴(3‑9),在第二连接板(3‑8)下部穿设第二传动轴(3‑10),在第二连接套(3‑11)中部穿设第二连接轴(3‑12),在第二连接轴(3‑12)的第一端安有第三连接板(3‑13)、第二端安有第四连接板(3‑14),在第三连接板(3‑13)下部穿设第三传动轴(3‑15),在第四连接板(3‑14)下部穿设第四传动轴(3‑16),第一传动轴(3‑9)和第三传动轴(3‑15)通过链条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3‑17),第一电机(3‑17)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3‑10)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包括第二送料支架(4‑1),第二送料支架(4‑1)上设有多个第一送料辊(4‑2),在第一送料辊(4‑2)上方、第二送料支架(4‑1)后部设置挡料块(4‑3),在第二送料支架(4‑1)前部内侧壁上设置第一送料导板(4‑4)、外侧壁上设置第二电机(4‑5),在第二送料支架(4‑1)前部固接连接平台(4‑6);所述摆料组件(5)包括摆料支架(5‑1),在摆料支架(5‑1)后部与连接平台(4‑6)铰接,在摆料支架(5‑1)上安有输送带(5‑2),在摆料支架(5‑1)中部下端固接摆料连接块(5‑3),在摆料连接块(5‑3)中部穿设丝杠(5‑4),丝杠(5‑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丝杠支座(5‑5)和第二丝杠支座(5‑6),丝杠(5‑4)的第一端与第一丝杠支座(5‑5)铰接、第二端穿设过第二丝杠支座(5‑6)与第三电机(5‑7)连接;所述第三送料组件(6)包括第三送料支架(6‑1),在第三送料支架(6‑1)上设有多个第二送料辊(6‑2),在第三送料支架(6‑1)前部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送料导板(6‑3)、外侧壁上设有第四电机(6‑4),在第三送料支架(6‑1)前部设有送料支座(6‑5),所述送料支座(6‑5)上设有第五电机(6‑6)和输送辊支座(6‑7),在输送辊支座(6‑7)中设有一组输送辊(6‑8),输送辊(6‑8)与第五电机(6‑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弯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料仓(1)、出料支架(2)、第一送料组件(3)、第二送料组件(4)、摆料组件(5)和第三送料组件(6);所述出料支架(2)设置在储料仓(1)下方出料口处;所述第一送料组件(3)包括第一送料支架(3-1),在第一送料支架(3-1)上设有一组固定梁(3-2),在固定梁(3-2)之间设有可动梁(3-3),在固定梁(3-2)和可动梁(3-3)上端开有多个等距的V形槽,在可动梁(3-3)下端固接可动梁支架(3-4),可动梁支架(3-4)包括横梁支架和竖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前部与后部分别开有通孔,在横梁支架前部通孔处安装第一连接套(3-5)、后部通孔处安装第二连接套(3-11),第一连接套(3-5)中部穿设第一连接轴(3-6),在第一连接轴(3-6)第一端安有第一连接板(3-7)、第二端安有第二连接板(3-8),在第一连接板(3-7)下部穿设第一传动轴(3-9),在第二连接板(3-8)下部穿设第二传动轴(3-10),在第二连接套(3-11)中部穿设第二连接轴(3-12),在第二连接轴(3-12)的第一端安有第三连接板(3-13)、第二端安有第四连接板(3-14),在第三连接板(3-13)下部穿设第三传动轴(3-15),在第四连接板(3-14)下部穿设第四传动轴(3-16),第一传动轴(3-9)和第三传动轴(3-15)通过链条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3-17),第一电机(3-17)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3-10)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包括第二送料支架(4-1),第二送料支架(4-1)上设有多个第一送料辊(4-2),在第一送料辊(4-2)上方、第二送料支架(4-1)后部设置挡料块(4-3),在第二送料支架(4-1)前部内侧壁上设置第一送料导板(4-4)、外侧壁上设置第二电机(4-5),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振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巨星祥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