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织浆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983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纺织浆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纳米级溶胶,或纳米级溶胶与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物质的组合物,两者的重量百分比为3-5∶1。所述的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的物质是一些树脂单体,即含有-CHO、-C=O、-COOH、-OH、-C=C-、-C≡C-、O=C-NHCH↓[3]OH、-C-NH↓[2]等活性基团的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浆料由于纳米级溶胶的渗透性极强,并且由于其固体颗粒表面上的羟基与纤维中形成氢键的氢作用经烘烤脱水,而增强了纱线的纤维强度。其增强率为10-15%。(*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上浆用的浆料。浆料在纺织工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粘结作用,在纺织过程中能使纱线少断头,少飞毛,提高好轴率和织机效率。现有的纺织浆料多以淀粉为主,其中包括变性淀粉和支链土豆淀粉等,添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PVA)或羧甲基纤维素(CMC)的乳液浆料。这些浆料由于其固体颗粒较大,使用时要通过渗透剂将其渗入纱线内,这就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们均需蒸煮上浆,导致较多的能源消耗,并且织后尚须退浆,致使环保费用增加。此外,使用这些浆料,纱线的强度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纺织浆料,它能弥补现有浆料的上述不足。一种新型纺织浆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纳米级溶胶,或纳米级溶胶与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物质的组合物,两者的重量百分比为3-5∶1。本专利技术的浆料由于纳米级溶胶的渗透性极强,并且由于其固体颗粒表面上的羟基与纤维中形成氢键的氢作用经烘烤脱水,而增强了纱线的纤维强度。其增强率为10-15%。下面通过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取20%的硅溶胶35kg,加965kg去离子水,混合成稀的硅溶胶液,即为本专利技术的纺织浆料,其中硅胶重量百分浓度为0.7,应用原浆纱机在常温下上浆,无需蒸煮。其烘烤时间为2分钟,烘烤温度为145℃。经测试,棉纱用本溶胶上浆后,其牛顿力由原纱的226.3达因增至257.3达因,即增强率为13.7%,相比之下,采用淀粉、PVA浆料在同样条件下上浆,其增强率仅为3-5%。本实施例中的硅溶胶可改用铝溶胶或锌溶胶,这些水溶胶还可以改用脂溶胶或气溶胶。这些溶胶的固体颗粒大小均为纳米级,包括1纳米~999纳米,它们的渗透力极强,凡是水能渗透进去的空隙,这些纳米级的溶胶同样可以全部渗透进去。实施例2取20%的硅溶胶35kg,加入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的物质丙烯酰胺3kg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3kg,959kg去离子水,将它们充分混合,即为本专利技术的纺织浆料。用这种浆料在与实施例1相同条件下上浆,其增强率为24.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加入了丙烯酰胺使纱线上形成一种被膜,因而其增强率又增加了10.3%。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的物质是一些树脂单体,即含有-CHO、-C=O、-COOH、-OH、-C=C-、-C≡C-、 -C-NH2等活性基团的物质。把本实施例中的丙烯酰胺改换成有上述活性基团的树脂单体能使增强率提高8-10%。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纺织浆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纳米级溶胶,或纳米级溶胶与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物质的组合物,两者的重量百分比为3-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的物质是一些树脂单体,即含有-CHO、-C=O、-COOH、-OH、-C=C-、-C≡C-、 -C-NH2等活性基团的物质。全文摘要一种新型纺织浆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纳米级溶胶,或纳米级溶胶与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物质的组合物,两者的重量百分比为3-5∶1。所述的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的物质是一些树脂单体,即含有-CHO、-C=O、-COOH、-OH、-C=C-、-C≡C-、O=C-NHCH文档编号D06M13/00GK1307149SQ0011086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兰生 申请人:李兰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纺织浆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纳米级溶胶,或纳米级溶胶与能使纱线表面被膜物质的组合物,两者的重量百分比为3-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