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86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结构,包括膜片、导光板以及框架,所述膜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固定所述膜片后的所述导光板固定装置在所述框架内,在所述膜片VA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侧涂刷胶水,所述膜片通过涂刷的胶水与所述导光板或与相连的所述膜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膜片与导光板之间、膜片与膜片之间的VA区域以外的侧边涂刷胶水达到膜片与导光板、膜片之间的固定连接,取代通过卡位再贴胶带的连接方式,膜片固定面积较卡位大,抗响动能力更强;通过胶水粘合,没有基材胶水与膜片间没有拉扯力,刷胶处无可靠性膜皱问题;胶水厚度薄,刷胶后基本不增加厚度;胶水在膜片冲型前制作,无需增加人工贴附,贴膜可实现机器贴附。

A backligh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cklight structure, comprising a diaphragm,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frame, the diaphragm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light guide plate fixing device after fixing the diaphragm is fixed in the frame, and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diaphragm outside the VA area is coated with glue, and the diaphragm passes through the brushed glue. I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ight guide plate or the diaphragm.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aphragm,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diaphragm by brushing glue on the side outside the VA area between the diaphragm and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diaphragm, replacing the connection mode of pasting the glue belt through the clamp position. The fixed area of the diaphragm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lamp position, and the anti-noise and dynamic capability is stronger. There is no pulling force between the glue and the diaphragm, and there is no reliable film wrinkle problem at the place where the glue is brushed; the glue thickness is thin 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thickness after the glue is brushed; the glue is made before the diaphragm is punched, and the machine attachment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additional manual attach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背光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载背光有防响动要求,通常膜片通过胶带与导光板固定,贴合胶带需要人工贴附,效率低;且一般膜片为局部卡位贴胶,因膜片与胶框或铁框存在间隙,在晃动条件下,会产生局部撞击导致响动,当晃动较大时还可能导致胶带失效,响动不能彻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包括膜片、导光板以及框架,所述膜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固定所述膜片后的所述导光板固定装置在所述框架内,在所述膜片VA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侧涂刷胶水,所述膜片通过涂刷的胶水与所述导光板或与相连的所述膜片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在膜片与导光板之间、膜片与膜片之间的VA区域以外的侧边涂刷胶水达到膜片与导光板、膜片之间的固定连接,取代通过卡位再贴胶带的连接方式,膜片固定面积较卡位大,抗响动能力更强;通过胶水粘合,没有基材胶水与膜片间没有拉扯力,刷胶处无可靠性膜皱问题;通过胶水粘合,胶水厚度薄,刷胶后基本不增加厚度;胶水在膜片冲型前制作,无需增加人工贴附,贴膜可实现机器贴附。作为优选,所述膜片包括反射片、扩散片、上增光膜、下增光膜,在反射片、扩散片、上增光膜、下增光膜之间通过涂刷胶水固定连接。其中胶水不涂布于棱镜面,可涂面为扩散片上下面,增光膜PET面,DBEF上下面。作为优选,所述胶水为丙烯酸胶水。作为优选,所述胶水中混匀有油墨。在胶水区域用胶水混匀油墨替代可解决局部亮线亮斑,四周丝印油墨再增加胶水可替代遮光胶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膜片与导光板之间、膜片与膜片之间的VA区域以外的侧边涂刷胶水达到膜片与导光板、膜片之间的固定连接,取代通过卡位再贴胶带的连接方式,具有以下几点:1)膜片固定面积较卡位大,抗响动能力更强;2)通过胶水粘合,没有基材胶水与膜片间没有拉扯力,刷胶处无可靠性膜皱问题;3)通过胶水粘合,胶水厚度薄,刷胶后基本不增加厚度;4)胶水在膜片冲型前制作,无需增加人工贴附,贴膜可实现机器贴附;5)为满足膜片在不同温度下的伸缩,胶水为可涂刷连续也可为非连续型,分为多段式,根据需要进行涂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背光结构,包括膜片2、导光板1以及框架,所述膜片2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的两侧,固定所述膜片2后的所述导光板1固定装置在所述框架内,在所述膜片2VA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侧涂刷胶水3,所述膜片2通过涂刷的胶水3与所述导光板1或与相连的所述膜片2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在膜片与导光板之间、膜片与膜片之间的VA区域以外的侧边涂刷胶水达到膜片与导光板、膜片之间的固定连接,取代通过卡位再贴胶带的连接方式,膜片固定面积较卡位大,抗响动能力更强;通过胶水粘合,没有基材胶水与膜片间没有拉扯力,刷胶处无可靠性膜皱问题;通过胶水粘合,胶水厚度薄,刷胶后基本不增加厚度;胶水在膜片冲型前制作,无需增加人工贴附,贴膜可实现机器贴附。如图2为单边刷胶,为实施例二。如图3为四边刷胶,为实施例三。作为优选,所述膜片2包括反射片、扩散片21、增光膜22(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以及DBEF膜23,在反射片、扩散片21、上增光膜、下增光膜以及DBEF膜23之间通过涂刷胶水固定连接。其中胶水不涂布于棱镜面,可涂面为扩散片上下面,增光膜PET面,DBEF膜上下面。作为优选,所述胶水3为丙烯酸胶水。作为优选,所述胶水3中混匀有油墨。在胶水区域用胶水混匀油墨替代可解决局部亮线亮斑,四周丝印油墨再增加胶水可替代遮光胶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膜片与导光板之间、膜片与膜片之间的VA区域以外的侧边涂刷胶水达到膜片与导光板、膜片之间的固定连接,取代通过卡位再贴胶带的连接方式,具有以下几点:1)膜片固定面积较卡位大,抗响动能力更强;2)通过胶水粘合,没有基材胶水与膜片间没有拉扯力,刷胶处无可靠性膜皱问题;3)通过胶水粘合,胶水厚度薄,刷胶后基本不增加厚度;4)胶水在膜片冲型前制作,无需增加人工贴附,贴膜可实现机器贴附;5)为满足膜片在不同温度下的伸缩,胶水为可涂刷连续也可为非连续型,分为多段式,根据需要进行涂刷。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结构,包括膜片、导光板以及框架,所述膜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固定所述膜片后的所述导光板固定装置在所述框架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片VA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侧涂刷胶水,所述膜片通过涂刷的胶水与所述导光板或与相连的所述膜片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结构,包括膜片、导光板以及框架,所述膜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固定所述膜片后的所述导光板固定装置在所述框架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片VA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侧涂刷胶水,所述膜片通过涂刷的胶水与所述导光板或与相连的所述膜片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新赖春桃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