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81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冲孔模具,涉及冲孔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孔模具包括冲孔模、第一冲压件、第二冲压件;其中,冲孔模用于定位待冲压件,且冲孔模内设有翻边模腔。第一冲压件用于对待冲压件进行冲压,以在待冲压件上形成冲孔,且冲孔具有沿着翻边模腔的内壁延伸的翻边,且翻边的自由端延伸至翻边模腔外;第二冲压件用于对翻边的自由端进行冲压,以使翻边的自由端向冲孔外折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能在待冲压件上冲压出具有翻边的冲孔、并将翻边的自由端向外折弯,以减少翻边的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的同时,并使翻边的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远离穿过冲孔的管路。

Pierc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unching die, which relates to the punching technology field.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that a punching die includes a punching die, a first punching part and a second punching part, wherein the punching die is used to locate the part to be punched, and a flanging die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punching die. The first stamping part is used to stamp the stamping part to form a punch on the stamping part to be stamped, and the punching hole has a flanging extending alo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flanging die cavity, and the free end of flanging extends outside the flanging die cavity; the second stamping part is used to stamp the free end of flanging so that the free end of flanging bends out of the punch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used for punching a flanging punch on a part to be punched, and bending the flanging free end outwards to reduce burrs and zinc wires at the flanging free end, while keeping the burrs at the flanging free end and zinc wires away from the pipeline through the pier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孔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孔
,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孔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换热器边板上具有用于使铜管穿过的翻边孔(即,冲孔),且该翻边孔经模具冲压而成;具体地,如图1所示,冲头11对边板12进行冲压,在边板12上形成翻边孔,但是,翻边121的切口处会出现毛刺、锌丝。若翻边孔上的毛刺、锌丝未处理干净,会引起如下技术问题:一方面,在穿铜管时,会将铜管刮伤,进而出现胀管破裂、冷媒泄露的情形;另一方面,毛刺在胀管后挤压在铜管和边板之间,虽然胀管时并不会直接刺穿铜管,但在在空调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热交换器会不停的震动,毛刺受边板的挤压也会慢慢刮伤铜管,直到刺穿铜管造成冷媒泄漏;再一方面,毛刺也会会掉进铜管,造成堵塞毛细管等质量隐患。上述技术问题在各阶段的质检时均无法发现,产品投入市场后造成不可避免的投诉和负面评价。由于换热器边板属于钣金件,大部分的钣金件不能通过酸洗、油洗、水洗的方法去除毛刺,不能破坏表面镀层。因此,现有技术需人工采用钢丝刷或毛刷对热交换器上的每个翻边孔进行去除毛刺、锌丝的操作。但是,上述人工采用钢丝刷或毛刷对翻边孔去除毛刺、锌丝的方法不光效率低、质量也不可控,而且还需要人工对每个翻边孔今夕检测,从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孔模具,主要目的在于能在待冲压件上冲压出具有翻边的冲孔、并将翻边的自由端向外折弯,以减少翻边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的同时,并使翻边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远离穿过冲孔的管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孔模具,其中,所述冲孔模具包括:冲孔模,用于定位待冲压件,且所述冲孔模内设有翻边模腔;第一冲压件,所述第一冲压件用于对所述待冲压件进行冲压,以在所述待冲压件上形成冲孔,且所述冲孔具有沿着所述翻边模腔的内壁延伸的翻边,且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翻边模腔外;第二冲压件,所述第二冲压件用于对所述翻边的自由端进行冲压,以使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向所述冲孔外折弯。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地,所述第二冲压件用于将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冲压成喇叭口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冲孔模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用于压置在待冲压件上,且所述上模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冲压件穿过的通孔;下模,所述下模用于支撑所述待冲压件,且所述翻边模腔设置在所述下模上。优选地,所述下模设有用于使第一冲压件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下模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段,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段形成所述翻边模腔。优选地,所述下模的通孔还包括第二通孔段;其中,所述第二通孔段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段的下方;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内径;所述翻边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段内。优选地,所述第二冲压件安置在所述翻边模腔的下方,以对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向上冲压。优选地,所述第一冲压件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冲压件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冲压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冲压件的外径;其中,当所述下模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包括第二通孔段时,所述第二冲压件能伸入所述第二通孔段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冲压件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冲压件安置在所述第一冲压件内;所述第一冲压件的管壁上设置有穿过孔,用于使所述第二冲压件的冲压端伸出第一冲压件外,以对所述翻边的自由端进行冲压。优选地,通过使伸出所述第一冲压件外的冲压端旋转,以对所述翻边的自由端进行向外折弯冲压。优选地,所述第二冲压件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安置在所述第一冲压件内;至少一个冲压结构,所述冲压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冲压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杆配合,第二端为所述冲压端;其中,所述穿过孔的数量与所述冲压结构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推杆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冲压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所述推杆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冲压端位于所述第一冲压件内;当所述推杆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冲压端从与其对应的穿过孔伸到所述第一冲压件外。优选地,所述推杆包括配合部;其中,所述配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配合部设置成第一端大、第二端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冲压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配合部滑动配合;并且,当所述推杆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冲压结构的第一端滑动至所述配合部的第二端;当所述推杆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冲压结构的第一端滑动至所述配合部的第一端。优选地,所述冲压结构与所述穿过孔的孔壁滑动配合,以限定所述冲压结构的运动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冲孔模具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在通过第一冲压件在待冲压件上冲压出具有翻边的冲孔的基础上,还通过第二冲压件对翻边的自由端(即,翻边口)进行冲压,以使翻边的自由端向冲孔外折弯。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在第二冲压件对翻边的自由端进行冲压的同时,使毛刺、锌丝受到冲击而掉落,从而能减少翻边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另一方面,通过使翻边的自由端向冲孔外折弯,还能使翻边的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远离用于穿过冲孔的管路,从而在待冲压件装配管路时,毛刺、锌丝不会掉入管路内,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翻边口与管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不会产生挤压力使毛刺刺穿管路。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通过将第二冲压件设置在翻边模腔的下方,以在第一冲压件在待冲压件冲压出具有翻边的冲孔后,然后冲孔模具继续向下冲压,直到翻边的自由端接触到第二冲压件,受到挤压向外折弯;从而实现减少翻边的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的同时,并使翻边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远离穿过冲孔的管路的目的。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通过将第二冲压件安装在第一冲压件内,并使第二冲压件的冲压端能从第一冲压件的管壁上伸出,并通过旋转冲压端,以将翻边的自由端向外折弯;从而实现减少翻边的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的同时,并使翻边自由端处的毛刺、锌丝远离穿过冲孔的管路的目的。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冲孔模具对待冲压件冲孔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孔模具对待冲压件冲孔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孔模具对待冲压件冲孔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孔模具对待冲压件冲孔时的另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孔模具,主要用于在板材上冲压出具有翻边的冲孔(如,在换热器的边板上冲压出冲孔,以使铜管通过冲孔穿过边板)。具体地,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冲孔模具包括定位模、第一冲压件21及第二冲压件24。其中,冲孔模用于定位待冲压件3,且冲孔模内设有翻边模腔。第一冲压件21用于对待冲压件3进行冲压,以在待冲压件3上形成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模具包括:冲孔模,用于定位待冲压件,且所述冲孔模内设有翻边模腔;第一冲压件,所述第一冲压件用于对所述待冲压件进行冲压,以在所述待冲压件上形成冲孔,且所述冲孔具有沿着所述翻边模腔的内壁延伸的翻边,且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翻边模腔外;第二冲压件,所述第二冲压件用于对所述翻边的自由端进行冲压,以使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向所述冲孔外折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模具包括:冲孔模,用于定位待冲压件,且所述冲孔模内设有翻边模腔;第一冲压件,所述第一冲压件用于对所述待冲压件进行冲压,以在所述待冲压件上形成冲孔,且所述冲孔具有沿着所述翻边模腔的内壁延伸的翻边,且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翻边模腔外;第二冲压件,所述第二冲压件用于对所述翻边的自由端进行冲压,以使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向所述冲孔外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压件用于将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冲压成喇叭口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模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用于压置在待冲压件上,且所述上模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冲压件穿过的通孔;下模,所述下模用于支撑所述待冲压件,且所述翻边模腔设置在所述下模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有用于使第一冲压件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下模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段,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段形成所述翻边模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通孔还包括第二通孔段;其中,所述第二通孔段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段的下方;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内径;所述翻边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段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压件安置在所述翻边模腔的下方,以对所述翻边的自由端向上冲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件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冲压件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冲压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冲压件的外径;其中,当下模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包括第二通孔段时,所述第二冲压件能伸入所述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扬苏晓帆王叶李路钟明生孟万云刘飞于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