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478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矫直装置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转动盘、球缺、矫直杆和矫直模具,底座上设有球窝,底座上还设有第一通线孔,转动盘上设有通孔,转动盘通过调节螺栓连接于底座,调节螺栓穿过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调节螺管的外径,球缺设置在转动盘靠近底座的一端,球缺上设有第二通线孔,转动盘上设有矫直孔,矫直模具设置在矫直孔内,矫直杆连接于矫直孔,且矫直杆抵触矫直模具,矫直杆上设有第三通线孔,这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能够直接安装在拉丝机箱体上,占用较小的空间。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wire dra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traightening devices, aiming at providing a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a wire draw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straightening device includes a base, a rotating disk, a ball gap, a straightening rod and a straightening die. A ball socke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first through-lin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a through-hol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disk, and the rotating disk is connected to the straightening die by adjusting The adjusting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through hole is larger than the outside diameter of the adjusting screw tube. The ball gap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plate near the base. The ball ga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rotating disk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ening hole. The straightening die is arranged in the straightening hole, the straighten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raightening hole, and the straightening rod contradicts the straightening die The straigh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through hole, and the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the wire drawing machine can be directly installed on the wire drawing machine box body, occupying less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丝机的矫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矫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矫直器俗称校直器,用来矫正矫直钢丝等线材平直度,以达到线材特性稳定的工具,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在线材钢丝拉拔成型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物理作用。目前,公告号为CN2056844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拉丝机钢丝矫直装置,它包括一个底座板,底座板上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矫直装置;所述矫直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撑板前段的前处理部和设置于支撑板后段的后处理部,前处理部包括三个垂直于支撑板设置的支撑柱I,支撑柱I呈品字形设置,支撑柱I上套接有矫直圆盘,支撑柱I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后处理部包括若干垂直于支撑板设置的支撑柱II,支撑柱II上套接有矫直柱,支撑柱II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这种拉丝机钢丝矫直装置虽然能够对丝线进行矫直,但是其体积过大,难以安装在拉丝机内使用,若与拉丝机分开使用,则会占用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其能够安装在拉丝机箱体内并对拉丝后的丝线进行矫直,且占用空间较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包括底座、转动盘、球缺、矫直杆和矫直模具,所述底座设置在拉丝机箱体的出线孔处,所述底座上设有球窝,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通线孔,第一通线孔的中心轴线与球窝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转动盘上设有通孔,所述转动盘通过调节螺栓连接于底座,所述调节螺栓穿过通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调节螺管的外径,所述球缺设置在转动盘靠近底座的一端,所述球缺上设有第二通线孔,所述球窝与球缺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矫直孔,所述矫直模具设置在矫直孔内,所述矫直杆连接于矫直孔,且矫直杆抵触矫直模具,矫直杆上设有第三通线孔,所述第一通线孔的中心轴线、第二通线孔的中心轴线、第三通线孔的中心轴线、矫直模具模孔的中心轴线以及出线孔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线在拉丝机内完成拉丝后,丝线通过第三通线孔穿过矫直模具的模孔,然后再依次穿过第二通线孔、第一通线孔和出线孔,最终运动至拉丝机箱体外部,在丝线运动过程中,转动盘随着丝线的运动而不断的晃动,从而带动球缺晃动,运动中的丝线经过球缺内矫直模具上的模孔时被矫直,从而实现丝线被矫直的目的,且矫直装置能够直接安装在拉丝机箱体上,占用较小的空间。进一步设置:所述矫直杆与矫直孔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不同模孔的矫直模具时,将矫直杆从矫直孔内拆卸下来,在矫直孔内换上需要的矫直模具。进一步设置:所述矫直杆与矫直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矫直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矫直孔内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矫直杆拆卸下来时,拧动矫直杆,将矫直杆从矫直孔内旋出,从而实现将矫直杆拆卸下来的目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矫直杆背离转动盘的一端还设有拧动块,所述拧动块上设有拧动孔,所述拧动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三通线孔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块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矫直杆安装在矫直孔内或者将矫直杆从矫直孔上拆卸下来。进一步设置:所述拧动块上设有摩擦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矫直杆拧进矫直孔内。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与拉丝机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矫直装置上的灰尘或者污渍较多时,可将底座从拉丝机箱体上拆卸下来,从而实现将矫直装置从拉丝机箱体上拆卸下来的目的,以便对矫直装置进行清洗。进一步设置:所述拉丝机箱体与底座之间通过滑移机构连接,所述滑移机构包括“T”形槽和“T”形块,所述“T”形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T”形槽设置在拉丝机箱体上,所述“T”形块嵌设在“T”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拆卸底座时,拉动底座,使“T”形块在“T”形槽内滑动,当“T”形块从“T”形槽内脱离时,实现将底座从拉丝机箱体上拆卸下来的目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球缺的高与所在球直径的比为1/2~1/3,所述球窝的深度与所在球直径的比为1/3~1/4,所述球缺所在球的直径与球窝所在球的直径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在晃动时带动球缺在球窝内晃动,球缺带动矫直模具晃动,丝线穿过模具时,模具对丝线进行矫直。进一步设置:所述矫直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第三通线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丝线运动过程中,丝线通过第三通线孔穿过矫直模具的模孔,在穿过第三通线孔时,若丝线与第三通线孔不处于同一水平,丝线可经过通槽呈倾斜状态穿过矫直模具的模孔,避免丝线与第三通线孔的端部紧紧抵触,对丝线造成磨损。进一步设置:底座、转动盘、球缺和矫直杆均由黄铜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黄铜具有耐磨的特性,将底座、转动盘、球缺和矫直杆设置为由黄铜制成,能够延长矫直装置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矫直装置能够直接安装在拉丝机箱体的出线孔处,占用空间较小;2、丝线在拉丝机内被拉丝后,能够经过矫直装置矫直后再通过出线孔拉出,减小了拉丝后的丝线形变产生弯曲的可能性;3、矫直杆与矫直孔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不同模孔的矫直模具,使矫直装置能够对粗细不同的丝线进行矫直。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底座与拉丝机箱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球缺与转动盘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三通线孔与通槽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用于体现滑移机构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座;2、转动盘;3、球缺;4、矫直杆;5、矫直模具;6、出线孔;7、球窝;8、第一通线孔;9、通孔;10、调节螺栓;11、第二通线孔;12、矫直孔;13、第三通线孔;14、拧动块;15、拧动孔;16、摩擦粒;17、滑移机构;171、“T”形槽;172、“T”形块;18、通槽;19、拉丝机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转动盘2、球缺3、矫直模具5和矫直杆4,且底座1、转动盘2、球缺3和矫直杆4均由黄铜制成,根据黄铜的耐磨特性,能够延长矫直装置的使用寿命,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1上设有第一通线孔8,球缺3上设有第二通线孔11,矫直杆4上设有第三通线孔13;如图2和图4所示,底座1连接于拉丝机箱体19的出线孔6处,底座1背离出线孔6的一侧设有球窝7,转动盘2上设有通孔9,转动盘2通过调节螺栓10连接于底座1,调节螺栓10穿过通孔9,且通孔9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栓10的外径,以便转动盘2能够晃动,球缺3设置在转动盘2靠近底座1的一侧,且球窝7与球缺3之间留有空隙,球缺3的高与所在球直径的比为1/2~1/3,球窝7的深度与所在球直径的比为1/3~1/4,球缺3所在球的直径与球窝7所在球的直径相等,转动盘2上设有矫直孔12,矫直模具5设置在矫直孔12内,矫直杆4连接于矫直孔12,且矫直杆4抵触矫直模具5,矫直杆4背离转动盘2的一端连接有便于转动矫直杆4的拧动块14,拧动块14上设有拧动孔15,且拧动孔15的侧壁上设有摩擦粒16,如图2和图3所示,矫直杆4上还设有通槽18,且通槽18与第三通线孔13连通,且通槽18贯穿拧紧块并与拧动孔15连通,第一通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盘(2)、球缺(3)、矫直杆(4)和矫直模具(5),所述底座(1)设置在拉丝机箱体(19)的出线孔(6)处,所述底座(1)上设有球窝(7),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第一通线孔(8),第一通线孔(8)的中心轴线与球窝(7)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转动盘(2)上设有通孔(9),所述转动盘(2)通过调节螺栓(10)连接于底座(1),所述调节螺栓(10)穿过通孔(9),且所述通孔(9)的直径大于调节螺管的外径,所述球缺(3)设置在转动盘(2)靠近底座(1)的一端,所述球缺(3)上设有第二通线孔(11),所述球窝(7)与球缺(3)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转动盘(2)上设有矫直孔(12),所述矫直模具(5)设置在矫直孔(12)内,所述矫直杆(4)连接于矫直孔(12),且矫直杆(4)抵触矫直模具(5),矫直杆(4)上设有第三通线孔(13),所述第一通线孔(8)的中心轴线、第二通线孔(11)的中心轴线、第三通线孔(13)的中心轴线、矫直模具(5)模孔的中心轴线以及出线孔(6)的中心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盘(2)、球缺(3)、矫直杆(4)和矫直模具(5),所述底座(1)设置在拉丝机箱体(19)的出线孔(6)处,所述底座(1)上设有球窝(7),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第一通线孔(8),第一通线孔(8)的中心轴线与球窝(7)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转动盘(2)上设有通孔(9),所述转动盘(2)通过调节螺栓(10)连接于底座(1),所述调节螺栓(10)穿过通孔(9),且所述通孔(9)的直径大于调节螺管的外径,所述球缺(3)设置在转动盘(2)靠近底座(1)的一端,所述球缺(3)上设有第二通线孔(11),所述球窝(7)与球缺(3)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转动盘(2)上设有矫直孔(12),所述矫直模具(5)设置在矫直孔(12)内,所述矫直杆(4)连接于矫直孔(12),且矫直杆(4)抵触矫直模具(5),矫直杆(4)上设有第三通线孔(13),所述第一通线孔(8)的中心轴线、第二通线孔(11)的中心轴线、第三通线孔(13)的中心轴线、矫直模具(5)模孔的中心轴线以及出线孔(6)的中心轴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杆(4)与矫直孔(12)之间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丝机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杆(4)与矫直孔(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矫直杆(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矫直孔(12)内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兴朱宇飞陶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飞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