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制作方法及单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478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制作方法及单轨系统,其中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包括:多根波纹管和多根钢绞线;波纹管预埋在轨道梁的顶板内,且波纹管的端部交错布置在轨道梁的顶板处,以使波纹管的端部不处于轨道梁的同一横截面上;钢绞线穿插在邻跨的轨道梁的波纹管内,以连接邻跨的轨道梁与桥墩处的湿接头;且钢绞线的端部分别锚固在邻跨的轨道梁的顶面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可有效抵抗负弯矩在顶板处产生的拉应力,即可有效防止顶板开裂,进而避免雨水侵入破坏梁体,从而提高轨道梁的使用寿命。

A straddle type monorail track beam,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norail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ail transit, and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monorail system of a straddle-type monorail beam and a straddle-type monorail beam, wherein the straddle-type monorail bea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orrugated pipes and a plurality of steel strands; the corrugated pipes are embedded in the roof of the track beam, and the ends of the corrugated pipes are arranged in the track beam interlaced. At the top of the bridge, so that the end of the bellows does not lie on the same cross-section of the track beam; the steel strands are inserted into the bellows of the track beam of the adjacent span to connect the wet joint of the track beam and the pier of the adjacent span; and the end of the steel strands are anchored at the top of the track beam of the adjacent span respectively. The straddle type monorail rail bea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sist the tensile stress produced by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at the roof,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oof cracking, thereby avoiding the rain water invading and destroying the beam body, thereby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rack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制作方法及单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制作方法及单轨系统。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一种新兴的城市交通方式,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它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同时还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节约人们出行时间。线路区间一般采用高架桥梁结构,车辆行走轮支撑于轨道梁上方,稳定轮和导向轮分别作用于轨道梁两侧,其抱梁行驶的方式极大提高了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轨道梁1既是车辆的行驶轨道又是车辆的承重结构,设计时一般采用连续钢构或连续梁桥的结构形式,三跨一联或者四跨一联,桥墩处轨道梁1负弯矩对跨中弯矩具有卸载作用,可有效减小轨道梁1的挠度。为便于施工的标准化、质量化,轨道梁1一般在工厂预制,制作完毕后存放一段时间以消除轨道梁1收缩徐变对后期安装运营的影响。运送到现场后,在桥墩上现浇一定长度的湿接头,完成简支变为连续体系的转换。在跨座式轨道梁结构体系中,湿接头处存在较大的负弯矩,还要保证行车的连续性,一般采用钢混组合的结构形式(如图1-图3所示)抵抗负弯矩,钢板2焊接于轨道梁1内第一钢筋3中,钢板2上焊接一定数量的栓钉4,轨道梁混凝土中预留对应的孔洞,轨道梁1运送至现场后焊接钢板2,并浇注混凝土,完成体系的转换。但是,钢板2与混凝土的结合部位产生错位,雨水渗入侵蚀梁体第一钢筋3,钢板在车辆活载的作用下易翘曲和产生凹凸变形,跳车现象频发,因而对行车舒适度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栓钉4和孔洞的对位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湿接头处的混凝土浇筑、振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专利技术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制作方法,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轨系统,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包括:多根波纹管和多根钢绞线;所述波纹管预埋在轨道梁的顶板内,且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交错布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板处,以使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不处于所述轨道梁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钢绞线穿插在邻跨的所述轨道梁的波纹管内,以连接邻跨的轨道梁与桥墩处的湿接头;且所述钢绞线的端部分别锚固在邻跨的所述轨道梁的顶面处。其中,所述波纹管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等距布置。其中,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还包括:布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板内的多根钢筋。其中,所述钢筋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等距布置。其中,所述钢筋与所述波纹管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波纹管为金属波纹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单轨系统,包括:上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制作方法,包括:S1,在轨道梁的顶板内预埋多根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交错布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板处;S2,在桥墩处浇筑湿接头,并在所述湿接头内预埋多根波纹管;且将所述轨道梁内的波纹管与所述湿接头内的波纹管相连;S3,将钢绞线穿插在邻跨的所述轨道梁的波纹管和湿接头内的波纹管内,以连接邻跨的轨道梁与所述湿接头;S4,张拉所述钢绞线,并将所述钢绞线的端头分别锚固在邻跨的所述轨道梁的顶面处。其中,在步骤S3中还包括:填实所述波纹管与所述钢绞线之间的间隙。(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制作方法及单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跨座式轨道梁湿接头构造,该跨座式邻跨轨道梁通过在轨道梁内预埋波纹管,并在波纹管内穿插预应力钢绞线,以将邻跨的轨道梁和湿接头连接在一起;且钢绞线采用张拉的方式锚固在轨道梁的顶面,预先给轨道梁顶板施加预压应力可有效抵抗负弯矩在顶板处产生的拉应力,在外部荷载作用下,轨道梁顶板不易开裂,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且后期维护较少;(2)在湿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振捣方便,且预应力钢绞线将邻跨的轨道梁、湿接头三部分连为一个整体,有利于提高轨道梁的受力性能,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3)采用预应力钢绞线的连接方式,轨道梁不存在局部翘曲、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车辆行驶平稳,安全性好,舒适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湿接头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湿接头处的侧视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湿接头处的俯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湿接头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纵截面的剖面图;图5为图4所示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湿接头处的轴截面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制作方法的流程框图;图中,1-轨道梁;2-钢板;3-第一钢筋;4-栓钉;5-钢绞线;6-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为瘦高型结构,梁截面窄而高,其受力性能与传统梁桥有很大区别,轨道梁所承受的活载较大,支座处存在较大的负弯矩。实施例1: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湿接头处的俯视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该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包括:多根波纹管和多根钢绞线5;波纹管预埋在轨道梁1的顶板内,且波纹管的端部交错布置在轨道梁1的顶板处,以使波纹管的端部不处于轨道梁1的同一横截面上;邻跨的轨道梁1内的波纹管与桥墩处湿接头内的波纹管相连,钢绞线5穿过邻跨的轨道梁1内的波纹管和湿接头内的波纹管;且钢绞线5的端部分别锚固在邻跨的轨道梁1的顶面处。具体地,在图4和图5中为了便于显示钢绞线5,则在图4和图5中省去了波纹管,但是波纹管与钢绞线5的走向一致,波纹管包裹在钢绞线5外。在轨道梁1顶板内预埋波纹管,即可在轨道梁1预制时,在轨道梁1的顶板内预埋多根波纹管,优选地,该波纹管为金属波纹管;例如,该金属波纹管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钢质衬塑或铝质等等。且该波纹管的端部交错布置,即相邻两根波纹管的端部不处于轨道梁1的同一横截面上,以避免在轨道梁1的同一横截面位置形成薄弱面;即,第一根波纹管的一端与第二根波纹管的一端不处于轨道梁1的同一横截面上,且第一根波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根波纹管的另一端不处于轨道梁1的同一横截面上。在将轨道梁1运送至现场后,在桥墩上现浇一定长度的湿接头,完成简支变为连续体系的转换;且在浇筑湿接头的过程中,也在湿接头内预埋多根波纹管;且湿接头内的波纹管与轨道梁1内的波纹管一一对应,将湿接头内的波纹管与轨道梁1内的波纹管相连,优选地,二者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在湿接头浇筑完毕后,将钢绞线5穿插在邻跨的轨道梁1和湿接头的波纹管内,以将湿接头和邻跨的轨道梁1连成一体。且张拉该钢绞线5(即,预应力钢绞线5),以及在钢绞线5的张拉端头采用同等标号的混凝土封锚,并找平该锚固面,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波纹管和多根钢绞线;所述波纹管预埋在轨道梁的顶板内,且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交错布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板处,以使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不处于所述轨道梁的同一横截面上;邻跨的所述轨道梁内的波纹管与桥墩处湿接头内的波纹管相连,所述钢绞线穿过邻跨的所述轨道梁内的波纹管和所述湿接头内的波纹管;且所述钢绞线的端部分别锚固在邻跨的所述轨道梁的顶面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波纹管和多根钢绞线;所述波纹管预埋在轨道梁的顶板内,且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交错布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板处,以使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不处于所述轨道梁的同一横截面上;邻跨的所述轨道梁内的波纹管与桥墩处湿接头内的波纹管相连,所述钢绞线穿过邻跨的所述轨道梁内的波纹管和所述湿接头内的波纹管;且所述钢绞线的端部分别锚固在邻跨的所述轨道梁的顶面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等距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板内的多根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等距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凡林李水生谭立新方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