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71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包括:拖链、第一滑道、支架、龙门架、工作台、开关、数据端口、第一移动块;所述龙门架的上梁外侧设置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通过螺栓与龙门架相连接;所述第一滑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块,且第一移动块通过滑动连方式与第一滑道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后方设置有拖链,且拖链通过电机与第一移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且第二移动块通过滑道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打胶点位精确、省事省力、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A linear running multi position rubber bea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glue beater, in particular to a linear running multi-station glue beater, which comprises a towing chain, a first slideway, a bracket, a gantry frame, a worktable, a switch, a data port and a first moving block; a first slideway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beam of the gantry frame, and the first slideway passes through a bolt and a gantry frame. A first mov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liding path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sliding path, and the first mov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ing path by a sliding connection mode; a trailer chain is arranged behind the first moving block, and the trailer cha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ving block by a motor; a second mov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mov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mov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ving block. The mov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ving block through the slideway connection mode. Through structural impr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ccurate gluing point, saving labor,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labor cost, thereby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exi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
本技术涉及打胶机
,尤其涉及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灌胶机等,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当需要对产品进行点胶操作时,将产品固定在底座顶侧工作台上,通过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移动将点胶头移动至产品所在位置,进而对产品进行点胶操作。经检索分析,现有的给产品打胶时多为人工打胶,人工打胶不但浪费人力,打胶不均匀,且效率低下,耗时费力,增加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打胶耗时费力、打胶不均匀、效率低、增加劳动成本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包括:拖链、第一滑道、支架、龙门架、工作台、开关、数据端口、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胶枪、底座和第二滑道;所述龙门架的上梁外侧设置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通过螺栓与龙门架相连接;所述第一滑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块,且第一移动块通过滑动连方式与第一滑道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后方设置有拖链,且拖链通过电机与第一移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且第二移动块通过滑道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下方外侧设置有支架,且支架通过螺栓与第二移动块相连接;所述支架内设置有胶枪,且胶枪通过嵌入方式与支架相连接;所述龙门架底侧设置有底座,且底座通过螺栓与龙门架相连接;所述底座的顶侧设置有工作台,且工作台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右侧设置有开关,且开关通过线性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开关的左侧设置有数据端口,且数据端口通过线性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的两侧外壁设置有第二滑道,且第二滑道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接;所述胶枪的外侧设置有螺栓,且螺栓为胶枪的锁紧装置;所述胶枪的针头贯穿于支架底侧的圆孔内,且支架为胶枪的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块通过拖链为左右移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块通过滑道为上下移动装置。优选的,所述龙门架通过第二滑道为前后移动装置。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在底座的顶侧设置有两处。优选的,所述数据端口为外接手持式控制器的连接端口。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两处工作台的设置,增强了装置打胶的速度,提高了打胶效率,有效的降低劳动成本。2、本技术通过龙门架为前后移动的设置,增强了胶枪通过龙门架的移动,使胶枪对产品进行直线打胶。3、本技术通过胶枪的针头贯穿于支架底侧的圆孔内的设置,有利于胶枪在打完胶后,避免胶枪因胶的粘着性使胶枪摆动,加强了胶枪打胶时的精确性。4、本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打胶点位精确、省事省力、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胶枪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A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拖链1、第一滑道2、支架3、龙门架4、工作台5、开关6、数据端口7、第一移动块8、第二移动块9、胶枪10、底座11、第二滑道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包括:拖链1、第一滑道2、支架3、龙门架4、工作台5、开关6、数据端口7、第一移动块8、第二移动块9、胶枪10、底座11、第二滑道12;龙门架4的上梁外侧设置有第一滑道2,且第一滑道2通过螺栓与龙门架4相连接;第一滑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块8,且第一移动块8通过滑动连方式与第一滑道2相连接;第一移动块8的后方设置有拖链1,且拖链1通过电机与第一移动块8相连接;第一移动块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9,且第二移动块9通过滑道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块9相连接;第二移动块9的下方外侧设置有支架3,且支架3通过螺栓与第二移动块9相连接;支架3内设置有胶枪10,且胶枪10通过嵌入方式与支架3相连接;龙门架4底侧设置有底座11,且底座11通过螺栓与龙门架4相连接;底座11的顶侧设置有工作台5,且工作台5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接;底座11的右侧设置有开关6,且开关6通过线性与底座11相连接;开关6的左侧设置有数据端口7,且数据端口7通过线性与底座11相连接,底座11的两侧外壁设置有第二滑道12,且第二滑道12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接。具体的,第一移动块8通过拖链1为左右移动装置,通过拖链1的移动带动第一移动块8机第二移动块9的移动,使胶枪10在底座11顶侧的两处工作台5之上都可以进行打胶。具体的,第二移动块9通过滑道为上下移动装置。具体的,龙门架4通过第二滑道12为前后移动装置,通过龙门架4前后移动从而带动胶枪10对产品进行直线打胶。具体的,工作台5在底座11的顶侧设置有两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且减少了劳动力,提高打胶速度。具体的,胶枪10的外侧设置有螺栓,且螺栓为胶枪10的锁紧装置,通过螺栓的旋转,使胶枪10固定在支架3内,也可以通过螺栓更换不同的胶枪。具体的,胶枪10的针头贯穿于支架3底侧的圆孔内,且支架3为胶枪10的固定装置。具体的,数据端口7为外接手持式控制器的连接端口,有利于胶枪在打完胶后,避免胶枪因胶的粘着性使胶枪摆动,加强了胶枪打胶时的精确性。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打开开关6,将产品固定在工作台5之上,然后将外接控制器通过数据端口7与底座11相连接,编辑完成后,方可进行打胶,通过第一移动块8的左右移动,带动了第二移动滑块6的左右移动,同时也带动了胶枪10的移动,使胶枪10在底座11的顶侧的两处工作台5上,均可以进行打胶,同时通过第二滑道12使龙门架4前后移动,使胶枪10对产品进行直线打胶。综上所述:该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通过两处工作台的设置,增强了装置打胶的速度,提高了打胶效率,有效的降低劳动成本,通过龙门架为前后移动的设置,增强了胶枪通过龙门架的移动,使胶枪对产品进行直线打胶,通过胶枪的针头贯穿于支架底侧的圆孔内的设置,有利于胶枪在打完胶后,避免胶枪因胶的粘着性使胶枪摆动,加强了胶枪打胶时的精确性。,解决了人工打胶耗时费力、打胶不均匀、效率低、增加劳动成本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包括:拖链(1)、第一滑道(2)、支架(3)、龙门架(4)、工作台(5)、开关(6)、数据端口(7)、第一移动块(8)、第二移动块(9)、胶枪(10)、底座(11)和第二滑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4)的上梁外侧设置有第一滑道(2),且第一滑道(2)通过螺栓与龙门架(4)相连接;所述第一滑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块(8),且第一移动块(8)通过滑动连方式与第一滑道(2)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8)的后方设置有拖链(1),且拖链(1)通过电机与第一移动块(8)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9),且第二移动块(9)通过滑道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块(9)相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9)的下方外侧设置有支架(3),且支架(3)通过螺栓与第二移动块(9)相连接;所述支架(3)内设置有胶枪(10),且胶枪(10)通过嵌入方式与支架(3)相连接;所述龙门架(4)底侧设置有底座(11),且底座(11)通过螺栓与龙门架(4)相连接;所述底座(11)的顶侧设置有工作台(5),且工作台(5)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接;所述底座(11)的右侧设置有开关(6),且开关(6)通过线性与底座(11)相连接;所述开关(6)的左侧设置有数据端口(7),且数据端口(7)通过线性与底座(11)相连接,所述底座(11)的两侧外壁设置有第二滑道(12),且第二滑道(12)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接;所述胶枪(10)的外侧设置有螺栓,且螺栓为胶枪(10)的锁紧装置;所述胶枪(10)的针头贯穿于支架(3)底侧的圆孔内,且支架(3)为胶枪(10)的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运行多工位打胶机,包括:拖链(1)、第一滑道(2)、支架(3)、龙门架(4)、工作台(5)、开关(6)、数据端口(7)、第一移动块(8)、第二移动块(9)、胶枪(10)、底座(11)和第二滑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4)的上梁外侧设置有第一滑道(2),且第一滑道(2)通过螺栓与龙门架(4)相连接;所述第一滑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块(8),且第一移动块(8)通过滑动连方式与第一滑道(2)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8)的后方设置有拖链(1),且拖链(1)通过电机与第一移动块(8)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9),且第二移动块(9)通过滑道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块(9)相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9)的下方外侧设置有支架(3),且支架(3)通过螺栓与第二移动块(9)相连接;所述支架(3)内设置有胶枪(10),且胶枪(10)通过嵌入方式与支架(3)相连接;所述龙门架(4)底侧设置有底座(11),且底座(11)通过螺栓与龙门架(4)相连接;所述底座(11)的顶侧设置有工作台(5),且工作台(5)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孟刘登贵陈建亭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憬泰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