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及其制备和在汽车内饰材料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59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其特征是:当总量为100重量份时,各物料重量组成为: 生态健康纳米材料1~20份;分散剂0.01~2份;载体1~60份;悬浮剂0~10份;余量为溶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和皮革的处理
,涉及一种使汽车内饰材料具有生态健康功能的处理剂及其对汽车内饰材料的处理工艺。尤其适用于在制备汽车车体内部装饰材料的纺织品或皮革的涂料染色、涂料印花、柔软整理、涂层和/或树脂整理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高速行驶的需要和出于舒适性的考虑,汽车驾驶和载客空间的密闭性正在日益加强,由于汽车内部装饰材料大量采用了人造皮革、合成塑料或其他各种人工合成/复合类材料,加上各种粘合剂、上光剂或清洁剂的大量使用,使得汽车内部的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已有车辆驾驶人员因车内空气质量差,有机溶剂含量长期超标,而导致头晕、精力不集中、易疲劳、各项血液/生理指标下降等现象的报道,可见车内空气质量的恶化和下降,严重危害了汽车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公开日为2003年1月22日,公开号为CN139211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健康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健康陶瓷材料,其组成成分是(重量%)SiO240~70%,Al2O310.0~18%,Fe2O30.5~2.5%,Na2O1.5~3.0%,K2O0.1~5.5%,CaO0.1~9.0%,ZnO4.0~8.0%,B2O31.0~2.4%,MgO0~4.0%,余量为稀土氧化物及其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陶瓷具有辐射远红外线、抗菌、释放负离子等多种健康功能,其平均粒径为0.1~10nm。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利用公开号为CN139211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之“多用途健康陶瓷材料”,将其应用扩展至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同时具有辐射远红外线、抗菌、释放负离子等多种健康功能的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及其制备和在汽车内饰材料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其特征是当总量为100重量份时,各物料重量组成为 生态健康纳米材料1~20份;分散剂0.01~2份;载体1~60份;悬浮剂0~10份;余量为溶剂。上述的分散剂包括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环氧乙烷缩合物中的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或脂肪醇环氧乙烷缩合物中的JFC、平平加O,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上述的载体包括粘合剂、柔软剂、有机硅整理剂或树脂整理剂,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上述的悬浮剂包括海藻酸纳、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海泡石或膨润土,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上述的溶剂包括水、C2~C4醇,苯甲醛或乙酸乙酯,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的工艺步骤分为(1)按重量比例称量出所有物料,备用;先将生态健康纳米材料均匀加入载体中混匀,用配量溶剂中的部分量,使生态健康纳米材料和载体在该份溶剂中呈浆状混悬态,(2)搅拌下,逐渐向混悬液中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物料加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得半成品浆液;(3)半成品浆液经过超声波均质处理,制得稳定的均质功能纺织品处理剂成品浆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上述的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的工艺步骤分为(1)按重量比例称量出所有物料,备用;(2)搅拌下,逐渐向溶剂中依次加入载体、生态健康纳米材料、分散剂和悬浮剂,物料加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得半成品浆液;(3)半成品浆液经过超声波均质处理,制得稳定的均质功能纺织品处理剂成品浆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功能纺织品处理剂在制备汽车车体内部装饰材料所用的纺织品或皮革的涂料染色、涂料印花、柔软整理、涂层、喷染和/或树脂整理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作用机理简述远红外辐射具有极强的共振吸收效应,当人体吸收红外辐射后,体内的生物分子被激发而处于较高的振动能级,从而改善了核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有利于损伤细胞的修复,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病理产物的排出,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远红外射线的辐射穿透能力极强,利用其特有的热效应,可破坏菌体新陈代谢和成长繁殖,对乙肝表面抗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100%的杀灭率,且对人体无副作用。另外,其光热效应具有使人体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细胞吞噬机制加强的功效,有利于人体废物的排出和养分的吸收。负离子具有自发的“永久电极”,这种“永久电极”能使水分子(包括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微弱的电解,产生出“羟基(H3O2-)”,被称为“弱碱性负离子”。“羟基”在空气中弥漫,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能连续地给予人体所需的“电荷”补充(“电荷补充”),并能净化皮肤附近的空气,形成一个类似于森林中空气质量的局部区域,起到疗养的效果。经国家建材工业环境监测中心检测,本专利技术试产品具有抗菌灭菌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抑率达99.9%,对大肠杆菌杀抑率达99.7%。经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本专利技术试产品具有溶出有益元素功能,可溶出钙、镁、钾、铁、锌离子,不溶出锶、锂、铜、铅离子。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本专利技术试产品具有辐射远红外功能,其远红外辐射率大于89%。经天津大学分析中心检测,本专利技术试产品具有活化水功能,其O17半峰宽88.63Hz。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汽车车体内部装饰材料所用的纺织品或皮革制品,经过添加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后,其中纳米复合多功能健康陶瓷材料同时含有电气石和纳米复合耐高温抗菌材料,在光触媒分解机理的作用下,可有效分解车内空气中的有机溶剂和其他有害气体,改善和提高汽车内部空气质量,保护汽车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2.汽车车体内部装饰材料所用的纺织品或皮革制品,经过添加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后,其中纳米复合多功能健康陶瓷材料中同时含有电气石和纳米复合耐高温抗菌材料,极性晶体电气石和纳米复合耐高温抗菌材料中稀土元素协同增效,使本专利技术产品同时具有抗菌、辐射超强远红外射线和产生负离子等功能,远红外辐射率达到90~93%,负离子增量为410~1200个/cm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抑率达99.9%,对大肠杆菌杀抑率达99.7%;3.汽车车体内部装饰材料所用的纺织品或皮革制品,经过添加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后,具有了在常温下辐射远红外线生物效应,被人体吸收后,可促进血液微循环,激发空气负离子、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环境下的溶出,并透皮吸收,绿色、环保、健康,改善和提高汽车内部空气质量;4.制备工艺简易,使用成本低廉,价效比值高,易于推广和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制备生态健康功能处理剂,并在制备汽车车体内部装饰材料的纺织品或皮革的有关工序中应用。一、原料生态健康纳米材料20份,分散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环氧乙烷缩合物中的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份;载体粘合剂30份;悬浮剂5份;溶剂43份;均为重量份。原料情况是1.生态健康纳米材料为市售的由淄博博纳科技发展公司生产的博纳牌生态健康纳米材料;其组成(重量%)为SiO240~70%,Al2O310.0~18%,Fe2O30.5~2.5%,Na2O1.5~3.0%,K2O0.1~5.5%,CaO0.1~9.0%,ZnO4.0~8.0%,B2O31.0~2.4%,MgO0~4.0%,余量为稀土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生梁广川陈国英魏成章刘强王家胜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博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