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32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包括杆部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为弧形的柱状结构,下部为圆柱体结构,上部的下端与下部的上端连接;杆部为中空结构,尖端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贯通至中空结构内的第一通孔、若干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杆柄安装于下部的下端,软轴安装于杆部和手柄内,软轴靠近尖端的一端装有齿状凸轮,软轴的另一端与旋转装置相连,旋转装置安装于杆柄的下端面;每一第二通孔内装有一顶出物,顶出物与齿状凸轮相匹配;第一通孔安装有摄像头装置,第三通孔安装有照明灯;杆柄安装于下部的下端,杆柄的外侧面上安装第一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若干顶出物增加接触面,避免用力不当时对关节面软骨造成的二次伤害。

A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redu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redu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od part with an upper and a lower part, an arc-shaped columnar structure at the upper part,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at the lower part, a lower end of the upper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part, a hollow structure at the rod part, and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number of hollow structures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tip.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third through hole; the rod handle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od, the soft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rod and the handle, one end of the soft shaft is installed with a tooth-shaped cam near the tip, the other end of the soft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device, the rota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od handle; each second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n ejector, the ejector and the tooth-shaped cam. Matching;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equipped with a camera device, the third through hole is equipped with a lighting lamp; the pole handle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and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pole handle is equipped with the first button. Several ejectors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 the contact surface to avoid the secondary injury to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caused by improper exe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的

技术介绍
胫骨平台骨折多存有关节面的塌陷,手术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将关节面平复,恢复原有高度。在目前临床手术中,大多医师使用狭小的骨刀、骨膜剥离器、解剖剪或相当的工具通过胫骨近端开窗或劈开后对塌陷关节面进行撬拨上抬,达到关节面的平复并实施内固定。但我们发现,在这塌陷平台复位过程中,使用传统的狭小的骨刀、骨膜剥离器或解剖剪等复位工具需要胫骨近端较大的开窗或劈开,增加了副损伤;同时这些复位工具对塌陷的关节面骨块的复位缺乏精准性,很容易使得原本未受累的胫骨近端松质骨受到破坏及松动,此外这些传统工具顶端接触面均较小,用力不当时容易戳破关节面软骨,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中,包括:杆部,所述杆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杆部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弧形的柱状结构,所述下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上部的上端为尖端,所述上部的下端与所述下部的上端连接;杆柄,所述杆柄安装于所述下部的下端,所述杆柄的外侧面上安装第一按钮,所述杆柄内设有中空部分,所述杆柄的下端面开有一开口,所述杆柄的下端面安装有一旋转装置;软轴,所述软轴的一端位于所述杆柄内,并且所述软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杆部内,并且所述软轴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尖端;所述软轴靠近所述尖端的一端安装有齿状凸轮;所述上部靠近所述尖端的外侧面上开有若干圆周阵列于所述尖端的中心线的第二通孔;同时所述上部靠近所述尖端的外侧面上还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若干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贯穿至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摄像头装置,所述第三通孔内安装有照明灯;每一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一顶出物,每一所述顶出物通过一转轴安装于一所述第二通孔的两内壁上;若干所述顶出物与所述齿状凸轮匹配。上述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圆柱体和轴承;所述圆柱体的外侧面上安装有环形凸起,所述杆柄的中空部分的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所述轴承,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轴承相匹配,并且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上述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中,所述第一按钮与所述摄像头装置、所述照明灯电连接。上述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中,所述杆部的长度为20cm。上述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上侧。上述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中,所述杆部的直径从所述上部的上端至所述下部的下端逐渐变大。上述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中,所述杆柄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部的下端的直径。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的若干顶出物增加了接触面,避免了用力不当时对关节面软骨造成的二次伤害。2本技术提高了手术效率及质量,取得较传统手术方式更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D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A-A的截面图;图5为图3的B的放大图;图6为图3的C的放大图。附图中:1、杆部;11、上部;111、顶出物;112、齿状凸轮;113、尖端;12、下部;131、第一通孔;132、第二通孔;133、第三通孔;2、杆柄;21、第一按钮;221、圆柱体;222、环形凸起;23、环形凹槽;3、摄像头装置;4、照明灯;5、软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D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A-A的截面图。图5为图3的B的放大图。图6为图3的C的放大图。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包括:杆部1,杆部1为一体式结构,杆部1分为上部11和下部12,上部11为弧形的柱状结构,下部12为圆柱状结构,上部11和下部12为中空结构;上部11的上端为尖端113,上部11的下端与下部12的上端连接。上部11靠近尖端113的外侧面上开有若干圆周阵列于尖端113的中心线的第二通孔132;同时上部11靠近尖端113的外侧面上还开有第一通孔131和第三通孔133,若干第二通孔132、第一通孔131和第三通孔133贯穿至中空结构内;第一通孔131内安装有摄像头装置3,第三通孔133内安装有照明灯4;每一第二通孔132内安装有一顶出物111,每一顶出物111通过一转轴安装于一第二通孔132的两内壁上;若干顶出物111与齿状凸轮112匹配。杆柄2,杆柄2安装于下部12的下端,杆柄2的外侧面上安装第一按钮21,杆柄2内设有中空部分,杆柄2的下端面开有一开口,杆柄2的下端面安装有一旋转装置。软轴5,软轴5的一端位于杆柄2内,并且软轴5的一端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软轴5的另一端贯穿至杆部1内,并且软轴5的另一端靠近尖端113;软轴5靠近尖端113的一端安装有齿状凸轮11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进一步,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示出了旋转装置包括圆柱体221和轴承;圆柱体221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环形凸起222,杆柄2的中空部分的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23,环形凹槽23内安装有轴承,环形凸起222与轴承相匹配,并且环形凸起222位于环形凹槽23内。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杆部1的长度为20cm。进一步,请参见图2所示,示出了第一通孔131位于第二通孔132的上侧,第二通孔132位于第三通孔133的上侧。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按钮21与摄像头装置3和照明灯4电连接。摄像图与照明灯的电线埋设于中空结构内,通过按压第一按钮21导通电线,可将摄像头装置3和照明灯4打开。再次按压第一按钮21,关闭摄像头装置3和照明灯4。摄像头装置3和照明灯4方便医生进行手术,可以更清晰看见手术部位。进一步,请参见图3所示,示出了每一顶出物111为水滴形薄片,每一顶出物111的小端通过一转轴安装于一第二通孔132的内壁上。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32的宽度限制顶出物111,使得顶出物111不会完全从第二通孔132弹出,避免顶出物111完全顶出,对患者造成伤害。进一步,请参见图1所示,尖端113的直径小于杆部1下端的直径。杆部1的直径从上部11的上端至下部12的下端逐渐变大。进一步,请参见图1所示,杆柄2的直径大于下部12的下端的直径。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工作原理,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当医生使用本技术对塌陷关节面进行撬拨上抬时,只需要转动旋转装置,使得内部的软轴5转动,软轴5的转动带动齿状凸轮112,齿状凸轮112使得若干顶出物111自若干第二通孔132顶出,使得复位器的接触面积面大,避免了用力不当时对关节面软骨造成的二次伤害。同时,复位器的接触面积面增大,有利于对塌陷关节面进行撬拨上抬。当医生看不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部,所述杆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杆部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弧形的柱状结构,所述下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上部的上端为尖端,所述上部的下端与所述下部的上端连接;杆柄,所述杆柄安装于所述下部的下端,所述杆柄的外侧面上安装第一按钮,所述杆柄内设有中空部分,所述杆柄的下端面开有一开口,所述杆柄的下端面安装有一旋转装置;软轴,所述软轴的一端位于所述杆柄内,并且所述软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杆部内,并且所述软轴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尖端;所述软轴靠近所述尖端的一端安装有齿状凸轮;所述上部靠近所述尖端的外侧面上开有若干圆周阵列于所述尖端的中心线的第二通孔;同时所述上部靠近所述尖端的外侧面上还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若干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贯穿至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摄像头装置,所述第三通孔内安装有照明灯;每一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一顶出物,每一所述顶出物通过一转轴安装于一所述第二通孔的两内壁上;若干所述顶出物与所述齿状凸轮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部,所述杆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杆部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弧形的柱状结构,所述下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上部的上端为尖端,所述上部的下端与所述下部的上端连接;杆柄,所述杆柄安装于所述下部的下端,所述杆柄的外侧面上安装第一按钮,所述杆柄内设有中空部分,所述杆柄的下端面开有一开口,所述杆柄的下端面安装有一旋转装置;软轴,所述软轴的一端位于所述杆柄内,并且所述软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杆部内,并且所述软轴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尖端;所述软轴靠近所述尖端的一端安装有齿状凸轮;所述上部靠近所述尖端的外侧面上开有若干圆周阵列于所述尖端的中心线的第二通孔;同时所述上部靠近所述尖端的外侧面上还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若干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贯穿至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摄像头装置,所述第三通孔内安装有照明灯;每一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一顶出物,每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健袁锋李山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