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莴笋增产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73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莴笋增产肥,涉及肥料技术领域,一种莴笋增产肥,由以下成分制成: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氮磷钾复合肥、改性松针粉、石膏粉、骨粉、EM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肥料的组份进行了特殊的搭配处理,其中添加的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氮磷钾复合肥、改性松针粉、石膏粉、骨粉为莴笋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的品质,改善了其盐碱化、板结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莴笋增产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莴笋增产肥。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长期施用化肥带来了土壤结构破坏、水体污染、肥料利用率下降和农产品品质降低等严重的负面问题。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而农产品源头污染位居榜首。土壤是养分的供应者,土壤又是养分的保蓄剂,是其它物质无法替代的,调节土壤、改良土壤、养育土壤,恢复土壤活力,显示出土壤的天然本色,是食品安全,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的使用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进行肥料的研究改良,期望能得到对土壤和作物危害很小甚至无害,但又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肥料。国内肥料的种类繁多,但其利用率普遍较低,仅为30%-40%,这造成了肥料的巨大损失,因此,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莴笋增产肥。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莴笋增产肥,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50-55、氮磷钾复合肥12-15、改性松针粉18-22、石膏粉6-10、骨粉3-6、EM菌0.12-0.16。进一步的,所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制备方法为:(1)将黄豆干燥至含水率至15%,然后研磨,过200目筛,得到黄豆粉;(2)将棉籽饼调节至含水率至50%,将青霉菌种子液与棉籽饼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30℃下恒温发酵10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发酵棉籽饼;(3)将黄豆粉调节至含水率至50%,然后将黄豆粉与发酵棉籽饼按1:10质量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再将放线菌种子液与混合物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40℃下恒温发酵8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进一步的,所述青霉菌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浓度为1.6×105cfu/mL。进一步的,所述放线菌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浓度为1.8×105cfu/mL。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灭菌为采用121℃水蒸气熏蒸30min。进一步的,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质量比为12:6:5。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松针粉制备方法为:(1)将松针粉采用质量分数为0.35%的柠檬酸钠溶液在水浴85℃下恒温浸泡40min,然后进行过滤,烘干至恒重,再采用500W微波处理45s;(2)按照每克上述处理后的松针粉对应0.5mmol三甲基硅基乙酸钠的量,将上述处理后的松针粉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8%的三甲基硅基乙酸钠溶液中,然后在85℃恒温水浴中以1500r/min转速搅拌2.5小时,然后抽真空,再静置4小时,然后进行过滤,采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松针粉。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为抽至真空度为0.033MPa。进一步的,所述骨粉为牛腿骨研磨制成。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对肥料的组份进行了特殊的搭配处理,其中添加的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氮磷钾复合肥、改性松针粉、石膏粉、骨粉为莴笋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的品质,改善了其盐碱化、板结等问题,添加的氮磷钾复合肥成分配比合理,符合莴笋的生长营养需求规律,提供了丰富高效的营养元素成分,添加的石膏粉有效降低了莴笋植株的发病率,保证了其健康生长,添加的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能够改善莴笋植株的营养吸收特性,提升了营养元素的利用率,改善了土壤的特性,并增强了莴笋植株的生长代谢强度,添加的改性松针粉对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吸附能力,降低了重金属元素对于莴笋植株的毒害作用,保证了土壤环境的安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肥料可将莴笋的产量提高30%以上,含糖量提升10%以上,莴笋植株的发病率降低了20%左右,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本专利技术通过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的添加,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莴笋硝酸盐含量,抑制土壤NO3--N的形成和根系吸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莴笋增产肥,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50、氮磷钾复合肥12、改性松针粉18、石膏粉6、骨粉3、EM菌0.12。进一步的,所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制备方法为:(1)将黄豆干燥至含水率至15%,然后研磨,过200目筛,得到黄豆粉;(2)将棉籽饼调节至含水率至50%,将青霉菌种子液与棉籽饼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30℃下恒温发酵10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发酵棉籽饼;(3)将黄豆粉调节至含水率至50%,然后将黄豆粉与发酵棉籽饼按1:10质量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再将放线菌种子液与混合物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40℃下恒温发酵8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进一步的,所述青霉菌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浓度为1.6×105cfu/mL。进一步的,所述放线菌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浓度为1.8×105cfu/mL。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灭菌为采用121℃水蒸气熏蒸30min。进一步的,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质量比为12:6:5。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松针粉制备方法为:(1)将松针粉采用质量分数为0.35%的柠檬酸钠溶液在水浴85℃下恒温浸泡40min,然后进行过滤,烘干至恒重,再采用500W微波处理45s;(2)按照每克上述处理后的松针粉对应0.5mmol三甲基硅基乙酸钠的量,将上述处理后的松针粉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8%的三甲基硅基乙酸钠溶液中,然后在85℃恒温水浴中以1500r/min转速搅拌2.5小时,然后抽真空,再静置4小时,然后进行过滤,采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松针粉。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为抽至真空度为0.033MPa。进一步的,所述骨粉为牛腿骨研磨制成。实施例2一种莴笋增产肥,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55、氮磷钾复合肥15、改性松针粉22、石膏粉10、骨粉6、EM菌0.16。进一步的,所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制备方法为:(1)将黄豆干燥至含水率至15%,然后研磨,过200目筛,得到黄豆粉;(2)将棉籽饼调节至含水率至50%,将青霉菌种子液与棉籽饼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30℃下恒温发酵10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发酵棉籽饼;(3)将黄豆粉调节至含水率至50%,然后将黄豆粉与发酵棉籽饼按1:10质量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再将放线菌种子液与混合物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40℃下恒温发酵8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进一步的,所述青霉菌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浓度为1.6×105cfu/mL。进一步的,所述放线菌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浓度为1.8×105cfu/mL。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灭菌为采用121℃水蒸气熏蒸30min。进一步的,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质量比为12:6:5。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松针粉制备方法为:(1)将松针粉采用质量分数为0.35%的柠檬酸钠溶液在水浴85℃下恒温浸泡40min,然后进行过滤,烘干至恒重,再采用500W微波处理45s;(2)按照每克上述处理后的松针粉对应0.5mmol三甲基硅基乙酸钠的量,将上述处理后的松针粉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8%的三甲基硅基乙酸钠溶液中,然后在85℃恒温水浴中以1500r/min转速搅拌2.5小时,然后抽真空,再静置4小时,然后进行过滤,采用去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莴笋增产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50‑55、氮磷钾复合肥12‑15、改性松针粉18‑22、石膏粉6‑10、骨粉3‑6、EM菌0.12‑0.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莴笋增产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50-55、氮磷钾复合肥12-15、改性松针粉18-22、石膏粉6-10、骨粉3-6、EM菌0.12-0.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莴笋增产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制备方法为:(1)将黄豆干燥至含水率至15%,然后研磨,过200目筛,得到黄豆粉;(2)将棉籽饼调节至含水率至50%,将青霉菌种子液与棉籽饼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30℃下恒温发酵10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发酵棉籽饼;(3)将黄豆粉调节至含水率至50%,然后将黄豆粉与发酵棉籽饼按1:10质量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再将放线菌种子液与混合物按1:20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40℃下恒温发酵8小时,然后进行蒸汽灭菌,得到棉籽饼与黄豆粉复合发酵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莴笋增产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霉菌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浓度为1.6×105cfu/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莴笋增产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种子液中有效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训发
申请(专利权)人:舒城县顺发蔬菜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