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性高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1具备:反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反射层2、配置于红外线反射层2的第一表面2a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一树脂层3、配置于红外线反射层2的第二表面2b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二树脂层4。第一树脂层3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比第二树脂层4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安装方法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380036241.5、申请日为2013年7月3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安装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及建筑物等的夹层玻璃中使用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有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即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碎片的飞散量也少,安全性优异。因此,上述夹层玻璃在汽车、铁道车辆、飞机、船舶及建筑物等中被广泛使用。上述夹层玻璃通过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来制造。对这样的用于车辆及建筑物的开口部的夹层玻璃,要求高隔热性。比可见光长的波长780nm以上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相比能量小。但是,红外线的热作用大,红外线被物质吸收时作为热被放出。因此,红外线通常被称为热线。因此,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热性,需要对红外线进行充分地阻隔。作为含有用于有效地对上述红外线(热线)进行阻隔的隔热粒子的中间膜,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含有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或锑掺杂氧化锡粒子(ATO粒子)的中间膜。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含有氧化钨粒子的中间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01/025162A1专利文献2:WO2005/087680A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对于使用有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要求兼顾高隔热性和高可见光线透射率(VisibleTransmittance)。即,就夹层玻璃而言,要求在维持高上述可见光线透射率的同时,还需要提高隔热性。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现有的夹层玻璃,有时不能兼顾高隔热性和高可见光线透射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性高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有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限定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性高、且可见光线透射率高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有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安装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宽泛的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反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反射层、配置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层的第一表面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一树脂层、配置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层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比所述第二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高。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种特定方面,所述红外线反射层为带金属箔的树脂膜、在树脂层上形成有金属层及电介质层的多层叠层膜、多层树脂膜或液晶膜。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特定方面,所述第二树脂层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进一步其它特定方面,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为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或氧化钨粒子。在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特定方面,所述第二树脂层含有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特定方面,所述第一树脂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进一步其它特定方面,所述第一树脂层含有增塑剂,所述第二树脂层含有增塑剂。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特定方面,所述第一树脂层含有紫外线屏蔽剂。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进一步其它特定方面,所述第二树脂层含有紫外线屏蔽剂。根据本专利技术宽泛的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的中间膜,所述中间膜为上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外侧配置有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且在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外侧配置有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在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层玻璃的某种特定方面,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比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高。根据本专利技术宽泛的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的安装方法,在建筑物或车辆中,将上述的夹层玻璃安装于外部空间与从所述外部空间入射热线的内部空间之间的开口部,其中,将所述夹层玻璃安装于所述开口部,并使得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位于所述外部空间侧,且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侧。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依次按照如下顺序进行配置:上述第一树脂层、上述红外线反射层和上述第二树脂层,上述第一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比上述第二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高,因此,可以提高使用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隔热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部分截断剖面图。图2是表示使用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截断剖面图。标记说明1…中间膜1a…第一表面1b…第二表面2…红外线反射层2a…第一表面2b…第二表面3…第一树脂层3a…外侧的表面4…第二树脂层4a…外侧的表面11…夹层玻璃21…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2…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进行说明来明确本专利技术。图1中,示意性地用部分截断剖面图表示使用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图1所示的中间膜1为多层中间膜。中间膜1是为了得到夹层玻璃而使用的。中间膜1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间膜1具备:红外线反射层2、配置于红外线反射层2的第一表面2a侧的第一树脂层3、配置于红外线反射层2的与第一表面2a相反的第二表面2b侧的第二树脂层4。第一树脂层3叠层在红外线反射层2的第一表面2a。第二树脂层4叠层在红外线反射层2的第二表面2b。红外线反射层2为中间层,具有对热线进行反射的性能。第一树脂层3、第二树脂层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表面层。红外线反射层2配置于第一树脂层3、第二树脂层4之间。红外线反射层2夹持在第一树脂层3、第二树脂层4之间。因此,中间膜1具有依次对第一树脂层3、红外线反射层2、第二树脂层4进行了叠层的多层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红外线反射层2和第一树脂层3之间、及红外线反射层2和第二树脂层4之间可以分别配置其它层。优选分别直接对红外线反射层2和第一树脂层3、及红外线反射层2和第二树脂层4进行叠层。作为其它层,可列举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的层、及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层。上述红外线反射层对红外线进行反射。只要上述红外线反射层具有反射红外线的性能,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上述红外线反射层,可列举:带金属箔的树脂膜、在树脂层上形成有金属层及电介质层的多层叠层膜、含有石墨的膜、多层树脂膜及液晶膜等。这些膜具有反射红外线的性能。上述红外线反射层特别优选为带金属箔的树脂膜、包含石墨的膜、多层树脂膜或液晶膜。这些膜在红外线的反射性能方面很优异。因此,通过使用这些膜,可得到隔热性进一步增高、可以更长期间地维持高可见光线透射率的夹层玻璃。上述红外线反射层可以为带金属箔的树脂膜、多层树脂膜或液晶膜。上述带金属箔的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反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反射层、配置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层的第一表面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一树脂层、配置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层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比所述第二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高。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1 JP 2012-170289;2012.07.31 JP 2012-17029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反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反射层、配置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层的第一表面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一树脂层、配置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层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侧且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比所述第二树脂层对波长780~2100nm的红外线的透射率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红外线反射层为带金属箔的树脂膜、在树脂层上形成有金属层及电介质层的多层叠层膜、多层树脂膜或液晶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为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或氧化钨粒子。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含有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述第二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本泉,中岛大辅,伊井大三,深谷重一,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