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润滑导轨以及具有该导轨的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43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润滑导轨以及具有该导轨的磨床,所述高效润滑导轨包括长条状的导轨体,在导轨体的中心部位沿导轨体长度方向设有一条输流管(3),所述输流管两端连接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在导轨体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细小的节流孔(2),所述节流孔与所述输流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导轨润滑均匀、导轨与导轨底座之间始终有一层油膜,提高了静压导轨的承载能力和油膜刚度,导轨摩擦力小、磨损慢、寿命长、运行平稳、精度稳定,可满足现代工业对精密导轨的要求。

An efficient lubricating guide rail and a grinding machine with the guide ra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lubricating guide rail and a grinder with the guide rail. The high efficient lubricating guide rail comprises a strip-shaped guide rail body, and a flow conveying pipe (3)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guide rail body at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guide rail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flow conveying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a lubricating medium circulating supply system, and the guide rail body and the guide rail base are connected. A plurality of fine throttle holes (2) are arranged on the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throttle hole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veying hole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guide rail of the invention has uniform lubrication, a layer of oil film always exists between the guide rail and the base of the guide rail, thus improv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oil film stiffness of the hydrostatic guide rail, and the guide rail has small friction force, slow wear and long service life. It runs smoothly and has stable accuracy,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industry for precision guide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润滑导轨以及具有该导轨的磨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机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润滑良好、平稳耐磨的静压导轨,以及具有该导轨的磨床。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高速发展,对各类零配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制造业落后,加工精度不够,很多技术受制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瑞士。机床是加工各类零配件的主要设备,机床中导轨的精度直接影响所加工零件的精度。故此对高性能导轨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其运行平稳,减少摩擦阻力,减少摩擦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现在机床导轨存在精度不稳定、摩擦力大、导轨磨损快、寿命短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导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导轨摩擦力大、导轨磨损快、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一种润滑良好、摩擦力小、磨损慢、运行平稳的静压导轨以及具有该导轨的磨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效润滑导轨,包括长条状的导轨体,在导轨体的中心部位沿导轨体长度方向设有一条输流管,所述输流管两端连接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在导轨体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细小的节流孔,所述节流孔与所述输流孔相通。所述导轨体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导轨体和第二导轨体、以及连接第一和第二导轨体的连接架;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位于等腰梯形左右的两条侧边上,所述输流管位于等腰梯形的中部;所述第二导轨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位于的第二导轨体的顶部平面,所述输流管位于矩形的中部。所述节流孔沿所述接触面长度方向呈直线分布。所述节流孔的孔径为0.05至0.2毫米,相邻节流孔的中心距为0.5-20毫米。所述连接架、第一导轨体和第二导轨体采用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可以采用润滑油循环供应系统。所述润滑油循环供应系统施加给所述输流管的进油油压为0.02至0.1Mpa。所述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也可以采用压缩空气循环供应系统。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高效润滑导轨的磨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导轨润滑均匀、导轨与导轨底座之间始终有一层油膜,提高了静压导轨的承载能力和油膜刚度,导轨摩擦力小、磨损慢、寿命长、运行平稳、精度稳定,可满足现代工业对精密导轨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润滑导轨,包括长条状的导轨体,在导轨体的中心部位沿导轨体长度方向设有一条输流管3,所述输流管两端连接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在导轨体与导轨底座9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细小的节流孔2,所述节流孔与所述输流孔相通。图1至图3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侧视图和端视图。本专利技术利用小孔对油类液体的渗透原理使导轨接触面产生一层润滑膜,将导轨和导轨底座隔离开,避免了导轨与导轨底座的直接摩擦。在压力驱动下,每个节流孔2都向外冒润滑介质,使整个导轨的润滑比较均匀,润滑膜均匀稳定,不会出现有些地方厚有些地方薄的问题,提高了静压导轨的承载能力和油膜刚度。在工作过程中,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驱动润滑介质通过输流管3和节流孔2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导轨表面,使油膜始终存在。从而达到设备精度平稳、导轨基本无磨损、寿命长的目的。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体包括第一导轨体1a和第二导轨体1b、以及连接第一和第二导轨体的连接架1c。图4示出了导轨使用的效果图,两条导轨体彼此平行,导轨底座固定的机床体(4)上面,导轨扣在导轨底座上方,导轨上方固定待加工的工件,导轨沿导轨底座往返移动。结合图1和图3示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导轨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位于等腰梯形左右的两条侧边上,所述输流管3位于等腰梯形的中部;所述第二导轨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位于的第二导轨体的顶部平面,所述输流管3位于矩形的中部。所述第一导轨体的横截面采用等腰梯形接触面位于左右两条侧边上,导轨底座上有相应的等腰梯形结构,此结构有利于导轨底座迅速啮合,准确定位,导轨底座和导轨之间不会产生左右径向移动;所述第二导轨体的横截面采用矩形,只承载重量不限定左右径向位置。参看图1示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节流孔2沿所述接触面长度方向呈直线分布。所述节流孔2的孔径为0.05至0.2毫米,相邻节流孔的中心距为0.5-20毫米。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1c、第一导轨体1a和第二导轨体1b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为润滑油循环供应系统,润滑介质为润滑油或导轨油。润滑油循环供应系统主要包括油泵、滤油器、溢流阀、减压阀和节流阀。所述润滑油循环供应系统施加给所述输流管3的进油油压为0.02至0.1Mpa。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为压缩空气循环供应系统。润滑介质空气,在导轨与导轨底座之间形成气膜亦可实现高效润滑,运行平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高效润滑导轨的磨床,导轨在磨床上的使用形式如图4所示。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非起限制作用。任何未脱离本申请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润滑导轨,包括长条状的导轨体,其特征在于:在导轨体的中心部位沿导轨体长度方向设有一条输流管(3),所述输流管两端连接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在导轨体与导轨底座(9)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细小的节流孔(2),所述节流孔与所述输流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润滑导轨,包括长条状的导轨体,其特征在于:在导轨体的中心部位沿导轨体长度方向设有一条输流管(3),所述输流管两端连接润滑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在导轨体与导轨底座(9)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细小的节流孔(2),所述节流孔与所述输流孔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润滑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体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导轨体(1a)和第二导轨体(1b)、以及连接第一和第二导轨体的连接架(1c);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位于等腰梯形左右的两条侧边上,所述输流管(3)位于等腰梯形的中部;所述第二导轨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与导轨底座的接触面位于的第二导轨体的顶部平面,所述输流管(3)位于矩形的中部。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高效润滑导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旺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