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除尘装置及其除尘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316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包括进风烟道、电除尘器、风机以及烟囱,还包括烘干设备和用于引入高温烟气的热风管,所述烘干设备设在进风烟道上,进风烟道和热风管均与电除尘器的进口相连通,电除尘器的出口通过风机与烟囱相连。烟气除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烘干设备烘干的尘气与通过热风管引入的高温烟气混合进入电除尘器中;2)电除尘器中电场风速控制在0.6‑1.5m/s之间;3)粉尘被电除尘器收集,并通过输灰设备输送至粉仓内,净化烟气通过风机和烟囱排出。确保粉尘稳定达标排放,运行安全。

Flue gas dedusting device and its dust removal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ue gas dedusting device, including an inlet flue, a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 fan and a chimney, including a drying device and a hot air pipe for introducing high temperature flue gas. The dry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an inlet flue, the inlet flue and a hot air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nd the outlet of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passes through. The fan is connected to the chimney. The flue gas dedusting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mixing the dust dried by the drying equipment with the high temperature flue gas introduced through the hot air pipe into the ESP; 2)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field wind speed in the ESP between 0.6 1.5m/s; 3) collecting the dust by the ESP, and transporting it to the powder bin through the dust conveying equipment, and purifying the flue gas through the ESP. Fans and chimneys are discharged. Ensure the stable discharge of dust and saf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除尘装置及其除尘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除尘
,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及其除尘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针对烘干烟气多采用湿法除尘系统,而湿法除尘系统效率低,排放难以满足现有国家标准,且湿式除尘器排出的沉渣需要处理,澄清的洗涤水应重复回用,否则不仅造成二次污染,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湿法除尘产生废水,须另建废水处置系统,运行及投资费用高。而烘干烟气若采用袋式除尘系统,可以满足国家粉尘排放标准,但由于烟气中含大量水汽,温度变化致使水汽易发生冷凝,易造成布袋除尘滤袋堵塞,烟气流通效果差,最终导致布袋除尘失效,因此布袋除尘难以在此应用。而采用电除尘工艺,可有效杜绝污水的产生,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但烟气含水率高、烟气温度波动大对静电除尘器使用同样不利,稳定性差。综上所述,烘干烟气粉尘治理是大气污染治理难题,现有除尘装置及除尘工艺还未有效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及其除尘工艺,以达到确保粉尘稳定达标排放,运行安全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烟气除尘装置,包括进风烟道、电除尘器、风机以及烟囱,还包括烘干设备和用于引入高温烟气的热风管,所述烘干设备设在进风烟道上,进风烟道和热风管均与电除尘器的进口相连通,电除尘器的出口通过风机与烟囱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烟道和电除尘器的进口相对接,热风管接在进风烟道上。还包括输灰设备和粉仓,所述电除尘器的下部设有一组灰斗,一组灰斗均与输灰设备相连,输灰设备与粉仓的顶部相连。所述进风烟道上靠电除尘器的进口设置热电偶。所述电除尘器的进口处设有CO报警仪。所述电除尘器的进口和进风烟道之间通过一段除尘管道相连。一种烟气除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烘干设备烘干的尘气与通过热风管引入的高温烟气混合进入电除尘器中;2)电除尘器中电场风速控制在0.6-1.5m/s之间;3)粉尘被电除尘器收集,并通过输灰设备输送至粉仓内,净化烟气通过风机和烟囱排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烟气除尘装置及其除尘工艺设计合理,通过热烟气的引入,CO报警仪的安装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烘干烟气除尘难题,使烘干烟气排放满足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示意图。图中:1.进风烟道、2.热风管、3.调节阀、4.热电偶、5.粉仓、6.电除尘器、7.输灰设备、8.出风管、9.风机、10.烟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该烟气除尘装置,包括进风烟道1、热风管2、调节阀3、热电偶4、粉仓5、电除尘器6、输灰设备7、出风管8、风机9以及烟囱10。热风管2用于引入高温烟气,烘干设备设在进风烟道上,进风烟道1和热风管2均与电除尘器的进口相连通,电除尘器的出口连有出风管,出风管通过风机与烟囱相连。进风烟道1和电除尘器6的进口相对接,热风管接在进风烟道上。进一步的,电除尘器的进口和进风烟道之间通过一段除尘管道相连。热风管和进风烟道之间相连处到电除尘器的进口具有一定距离,保证混合加热效果。电除尘器6的下部设有一组灰斗,一组灰斗均与输灰设备7相连,输灰设备7与粉仓5的顶部相连,粉仓5内收集粉尘到一定高度,放灰至车辆进行外运。烘干烟气通过除尘管道后,进入电除尘器器内部,烟气中灰尘尘粒通过高压静电场时,使烟尘带正电荷,然后烟气进入设置多层阴极板的电除尘器通道。由于带正电荷烟尘与阴极电板的相互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吸附在阴极上,净化后的烟气经除尘风机及烟囱后达标排放。电除尘器定时打击阴极板,使具有一定厚度的烟尘在自重和振动的双重作用下跌落在电除尘器结构下方的灰斗中,经输灰设备后外运。由于生产过程烘干烟气温度变化较大,在40-60℃之间,在电场内易形成结露,造成极板极线积灰,除尘效率下降。为避免电场结露,引入热风进入除尘主管道,并安装阀门进行调节,保证烟气温度在露点以上。考虑到加热炉使用煤气进行加热,生产过程有可能发生CO泄漏,为保证电除尘器的安全运行,在电除尘器器进口管道上设置CO报警仪,并与高压电场进行联锁,电除尘器本体两侧各设置防爆孔,确保设备安全。烘干设备中烘干烟气经过进气烟道1进入电除尘器6内,进风烟道1和电尘器6通过法兰连接;电除尘器6电场风速控制在0.6-1.5m/s之间,保证粉尘在电除尘器器内可以得到有效捕集;电除尘器6外部进行保温处理,降低电场内温度损失。热风管2材质采用310S,能耐受高温,热风管2和进风烟道1焊接连接;调节阀3通过法兰安装在热风管2上,调节阀3通过调节开度,控制进入进风烟道1内的烟气量,从而控制进入电除尘器6内的温度;热电偶4通过法兰安装在进风烟道1上,测量进入电除尘器6内的温度。电除尘器6和出风管8通过法兰连接;出风管8和风机9通过法兰连接;风机9和烟囱10通过短管连接。电除尘器6在运行过程中,粉尘被电除尘器6收集,并通过输灰设备7输送至粉仓5内,电除尘器6和输灰设备7通过法兰连接;输灰设备7和粉仓5通过短管连接。粉仓5内收集粉尘到一定高度,放灰至车辆进行外运。上述仅为对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包括进风烟道、电除尘器、风机以及烟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设备和用于引入高温烟气的热风管,所述烘干设备设在进风烟道上,进风烟道和热风管均与电除尘器的进口相连通,电除尘器的出口通过风机与烟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包括进风烟道、电除尘器、风机以及烟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设备和用于引入高温烟气的热风管,所述烘干设备设在进风烟道上,进风烟道和热风管均与电除尘器的进口相连通,电除尘器的出口通过风机与烟囱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烟道和电除尘器的进口相对接,热风管接在进风烟道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灰设备和粉仓,所述电除尘器的下部设有一组灰斗,一组灰斗均与输灰设备相连,输灰设备与粉仓的顶部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除尘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胜卫程黄根曹超黄鹏贾红芳汪为民杨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