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志龙专利>正文

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236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安全隔离装置;其包括垫板、安全桩和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板、螺杆、限位杆、螺母和电机,行车道路面下挖一矩形槽,垫板扣盖其上,升降板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一个孔内固定有螺母,螺杆旋于其内,螺杆上端部通过轴承与垫板相连接,螺杆下端部轴连有电机,限位杆套穿于升降板上的另一个贯穿孔内,限位杆上端部固定于垫板上,安全桩有若干个,固定于升降板上,垫板上开设有探出孔。本系统可以根据车流密度调节智能安全隔离装置,对行车道进行隔断或者解除隔断,隔断行车道时能达到疏导秩序,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的目的;解除隔断时,使进出车辆自由选择最短行驶路线,提高通过效率。

Community vehicl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creates the vehicl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ncluding an intelligent safety isol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cking plate, a safety pile and a lifting unit. The lifting unit comprises a lifting plate, a screw, a limit rod, a nut and a motor, a rectangular groove is dug under the road surface of the carriageway, a backing plate is buckled on it, and two penetrating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plate. A hole is fixed with a nut, the screw rotates in it, the upper end of the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ing plate through a bearing, the shaf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the limit rod is sleeved in another perforation of the lift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limit rod is fixed on the backing plate, a number of safety piles are fixed on the lifting plate, and the backing plate is set up. There is a detected hole. The system can adjust the intelligent safety isolation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density of traffic flow to partition or remove the partition of the lane. When partitioning the lane, th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dredging order, reducing accidents and ensuring safety. When the partition is removed, the vehicles can freely choose the shortest rout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a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智能小区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建筑领域。智能化小区是一种综合应用各种智能化、自动化手段代替传统人工式服务,旨在大幅提升业主舒适度和安全性的新型小区。现在的智能化小区车辆进出一般都引进了刷卡进出系统,提高了车辆进出的有序性和安全性,但在早晚进出高峰时间段,高密度的进出人流、车流混合以及个别业主、车主无视规则随意插队的行为仍然给车辆进出秩序的维护以及小区门口车辆、行人安全的保证带来不小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少小区在门口道路处设置流动或者固定的隔离桩,对进出车辆进行分流,以达到疏导秩序,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的目的。但流动隔离桩易发生移位,倾倒,隔离效果并不理想;而固定隔离桩无法移动,当小区内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由于隔离桩的存在,救援车辆可能因需要绕行而错过最佳救援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通过结构改进和优化,提供一种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该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小区大门处的进口栏杆、出口栏杆以及控制室,小区大门开设于小区外缘行车道的某个节点处,本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该节点处,能将所述行车道隔断的智能安全隔离装置;所述智能安全隔离装置包括垫板、安全桩和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板、螺杆、限位杆、螺母和电机,所述行车道节点处的路面下挖形成一矩形槽,垫板扣盖于矩形槽上方,升降板、螺杆和限位杆均位于矩形槽内,升降板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一个孔内固定有螺母,螺杆旋于其内,螺杆上端部通过轴承与垫板相连接,螺杆下端部轴连有电机,限位杆套穿于升降板上的另一个贯穿孔内,限位杆上端部固定于垫板上,安全桩有若干个,沿升降板长度方向固定于升降板上,垫板上开设有与安全桩相匹配的探出孔,升降单元带动安全桩运动至下限位置时,安全桩端部不超出垫板上的探出孔。进一步的,所述探出孔内设置有密封套,升降单元带动安全桩运动至下限位置时,安全桩端部位于探出孔内。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下端部固定有限位环。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的另一个贯穿孔内固定有套环,限位杆套穿于套环内。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的两个贯穿孔分列升降板两端,安全桩分布于两个贯穿孔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的两个贯穿孔位于升降板中间,安全桩分列两个贯穿孔之外。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限位杆、螺母均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车流密度实时调节智能安全隔离装置状态,当处于早晚进出高峰时间段时,通过控制电机转动方向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智能安全隔离装置中的升降板连同安全桩升起,使之伸出垫板上的探出孔,对小区外缘行车道进行隔断,驶入车辆和驶出车辆分流而行,自进口栏杆进入的车辆只能朝向行车道的一个方向驶入,驶出的车辆只能自行车道的另一个方向驶出出口栏杆,从而有效避免了小区门口的交通拥堵、混乱,达到疏导秩序,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的目的;当处于非进出高峰时间段或者突发紧急情况时,同样通过控制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智能安全隔离装置中的升降板连同安全桩降下,使之不超出垫板上的探出孔,解除对小区外缘行车道的隔断,使进出车辆自由选择最短行驶路线,提高通过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智能安全隔离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进口栏杆、2.出口栏杆、3.控制室、4.垫板、5.升降板、6.安全桩、7.探出孔、8.密封套、9.螺杆、10.限位杆、11.螺母、12.套环、13.电机、14.限位环、15.矩形槽、16.行车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设置于小区大门处的进口栏杆1、出口栏杆2以及控制室3,小区大门开设于小区外缘行车道16的某个节点处,本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该节点处,能将所述行车道16隔断的智能安全隔离装置;所述智能安全隔离装置包括垫板4、安全桩6和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板5、螺杆9、限位杆10、螺母11和电机13,所述行车道16节点处的路面下挖形成一矩形槽15,垫板4扣盖于矩形槽15上方,升降板5、螺杆9和限位杆10均位于矩形槽15内,升降板5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一个孔内固定有螺母11,螺杆9旋于其内,螺杆9上端部通过轴承与垫板4相连接,螺杆9下端部轴连有电机13,限位杆10套穿于升降板5上的另一个贯穿孔内,限位杆10上端部固定于垫板4上,安全桩6有若干个,沿升降板5长度方向固定于升降板5上,垫板4上开设有与安全桩6相匹配的探出孔7,升降单元带动安全桩6运动至下限位置时,安全桩6端部不超出垫板4上的探出孔7。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车流密度实时调节智能安全隔离装置状态,当处于早晚进出高峰时间段时,通过控制电机13转动方向带动螺杆9转动,进而带动智能安全隔离装置中的升降板5连同安全桩6升起,使之伸出垫板4上的探出孔7,对小区外缘行车道16进行隔断,驶入车辆和驶出车辆分流而行,自进口栏杆1进入的车辆只能朝向行车道16的一个方向驶入,驶出的车辆只能自行车道16的另一个方向驶出出口栏杆2,从而有效避免了小区门口的交通拥堵、混乱,达到疏导秩序,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的目的;当处于非进出高峰时间段或者突发紧急情况时,同样通过控制电机13带动螺杆9转动,进而带动智能安全隔离装置中的升降板5连同安全桩6降下,使之不超出垫板4上的探出孔7,解除对小区外缘行车道16的隔断,使进出车辆自由选择最短行驶路线,提高通过效率。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所述探出孔7内设置有密封套8,升降单元带动安全桩6运动至下限位置时,安全桩6端部位于探出孔7内,这样就可以保证不论安全桩6处于伸出还是伸入状态,安全桩6均对探出孔7具有密封作用,防止水自探出孔7渗入,对智能安全隔离装置造成不良影响。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所述限位杆10下端部固定有限位环14,对安全桩6的下降行程进行有效控制。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所述升降板5上的另一个贯穿孔内固定有套环12,限位杆10套穿于套环12内。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升降板5上的安全桩6分布状态与升降板5上的贯穿孔分布有关,具体而言,所述升降板5上的两个贯穿孔分列升降板5两端,安全桩6分布于两个贯穿孔之间。还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所述升降板5上的两个贯穿孔位于升降板5中间,安全桩6分列两个贯穿孔之外。本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为了防止金属锈蚀,延长使用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所述螺杆9、限位杆10、螺母11、套环12均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凡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小区大门处的进口栏杆(1)、出口栏杆(2)以及控制室(3),其特征在于:小区大门开设于小区外缘行车道(16)的某个节点处,本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该节点处,能将所述行车道(16)隔断的智能安全隔离装置;所述智能安全隔离装置包括垫板(4)、安全桩(6)和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板(5)、螺杆(9)、限位杆(10)、螺母(11)和电机(13),所述行车道(16)节点处的路面下挖形成一矩形槽(15),垫板(4)扣盖于矩形槽(15)上方,升降板(5)、螺杆(9)和限位杆(10)均位于矩形槽(15)内,升降板(5)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一个孔内固定有螺母(11),螺杆(9)旋于其内,螺杆(9)上端部通过轴承与垫板(4)相连接,螺杆(9)下端部轴连有电机(13),限位杆(10)套穿于升降板(5)上的另一个贯穿孔内,限位杆(10)上端部固定于垫板(4)上,安全桩(6)有若干个,沿升降板(5)长度方向固定于升降板(5)上,垫板(4)上开设有与安全桩(6)相匹配的探出孔(7),升降单元带动安全桩(6)运动至下限位置时,安全桩(6)端部不超出垫板(4)上的探出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小区大门处的进口栏杆(1)、出口栏杆(2)以及控制室(3),其特征在于:小区大门开设于小区外缘行车道(16)的某个节点处,本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该节点处,能将所述行车道(16)隔断的智能安全隔离装置;所述智能安全隔离装置包括垫板(4)、安全桩(6)和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板(5)、螺杆(9)、限位杆(10)、螺母(11)和电机(13),所述行车道(16)节点处的路面下挖形成一矩形槽(15),垫板(4)扣盖于矩形槽(15)上方,升降板(5)、螺杆(9)和限位杆(10)均位于矩形槽(15)内,升降板(5)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一个孔内固定有螺母(11),螺杆(9)旋于其内,螺杆(9)上端部通过轴承与垫板(4)相连接,螺杆(9)下端部轴连有电机(13),限位杆(10)套穿于升降板(5)上的另一个贯穿孔内,限位杆(10)上端部固定于垫板(4)上,安全桩(6)有若干个,沿升降板(5)长度方向固定于升降板(5)上,垫板(4)上开设有与安全桩(6)相匹配的探出孔(7),升降单元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樊志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