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性能的木质素-丙烯腈聚合物共混物材料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14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第14/798,729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关于联邦资助研究的声明本专利技术是在美国能源部授予的主合同号DE-AC05-00OR22725的政府支持下完成的。政府对本专利技术享有一定的权利。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聚合物共混物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的组合物:其具有在拉伸强度、弹性和韧性等性质方面有用的特性。
技术介绍
目前可用的多种结构聚合物材料的特征在于良好的机械(即拉伸)强度或良好的伸长率(韧性),但是通常不具有导致稳健或坚固(即牢固且坚韧)材料的这两个特征的组合。具有这种改进的物理特性的材料在许多应用中将是有用的和有利的,包括在遭遇高载荷或突然的机械应力的关键结构和抗冲击应用中。在这种应用中,具有高拉伸强度和低韧性的材料由于其脆性而容易失效。具有高拉伸强度或高拉伸应力以及改善的伸长性能的材料将更不容易发生这种失效。专利技术概述本公开主要涉及含有至少木质素组分和含丙烯腈的共聚物组分的高性能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其可用作工业塑料树脂和用于许多应用的结构材料。本文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总体上的特征在于有利的机械性能(例如,高的强度或拉伸应力以及中等或高的弹性)的组合,使得它们在遭遇高载荷或机械应力的关键的结构应用中特别有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是热塑性的,其有利地为它们提供足够程度的可模塑性、弹性、可再循环性和/或延展性以将其模塑成各种有用的形状。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显示出热固性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包含:(i)木质素组分,其具有至多1,0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和(ii)含丙烯腈的共聚物橡胶组分,其包含与二烯单体单元组合的丙烯腈单元,并且具有至少20mol%的丙烯腈含量;其中基于组分(i)和(ii)的总重量,所述木质素组分以至少5wt%到至多约95wt%的量存在;且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具有至少5MPa的拉伸屈服应力,或在10%伸长率下至少5MPa的拉伸应力,或在100%伸长率下至少5MPa的拉伸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14 US 14/798,7291.一种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包含:(i)木质素组分,其具有至多1,0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和(ii)含丙烯腈的共聚物橡胶组分,其包含与二烯单体单元组合的丙烯腈单元,并且具有至少20mol%的丙烯腈含量;其中基于组分(i)和(ii)的总重量,所述木质素组分以至少5wt%到至多约95wt%的量存在;且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具有至少5MPa的拉伸屈服应力,或在10%伸长率下至少5MPa的拉伸应力,或在100%伸长率下至少5MPa的拉伸应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丙烯腈含量为至少30mo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丙烯腈含量为至少35mo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丙烯腈含量为至少40mo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是软木木质素、硬木木质素或源自草的木质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的重均分子量为至多10,000g/mol。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基于组分(i)和(ii)的总重量,所述木质素组分以至少20wt%到至多约60wt%的量存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基于组分(i)和(ii)的总重量,所述木质素组分以至少30wt%到至多约50wt%的量存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组分以尺寸为至多约2000nm的微区的形式分散在所述含丙烯腈的共聚物橡胶组分中。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组分以尺寸为至多约1000nm的微区的形式分散在所述含丙烯腈的共聚物橡胶组分中。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组分以尺寸为至多约100nm的微区的形式分散在所述含丙烯腈的共聚物橡胶组分中。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具有至少10MPa的拉伸屈服应力。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在10%伸长率下具有至少10MPa的拉伸应力。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具有至少50%的极限伸长率。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具有至少100%的极限伸长率。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在100%伸长率下具有至少10MPa的拉伸应力。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在超过屈服应变至最终失效的拉伸过程中表现出应变硬化。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材料不包括选自碳颗粒、含醚聚合物和路易斯酸化合物的改性剂。19.一种生产聚合物共混物材料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米特·K·纳斯卡尔,C·D·特兰,
申请(专利权)人:UT巴特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