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392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包括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锁定机构,车架包括与前轮组件连接的前轮支架、与后轮组件连接的后轮支架、前坐杆、后坐杆前侧扶手、后侧扶手、前拉杆、推杆组件,前轮支架与前坐杆、前侧扶手转动连接,后轮支架与后坐杆、后侧扶手转动连接,前坐杆与后坐杆转动连接,前侧扶手、后侧扶手之间相对转动连接;前拉杆分别与前轮支架、前侧扶手转动连接,推杆组件分别与后坐杆、后侧扶手转动连接,当锁定机构解锁时各杆件相互转动并靠拢收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车架前后的两个乘坐位置且可以参与整个车架的折叠,使的整个车架的折叠尺寸较传统车架的折叠尺寸有大幅度的减小,折叠后占用体积更小,运输方便。

Two child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children's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ront wheel assembly, a rear wheel assembly and a locking mechanism. The frame comprises a front wheel bracket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wheel assembly, a rear wheel bracket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wheel assembly, a front seat bar, a front seat bar, a rear rail, a front pull bar, a push bar assembly, a front wheel bracket and a front seat.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the rod and front handrail,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the rear wheel bracket with the recoil rod and the rear handrail,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the front seat rod with the recoil rod,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the front handrail and the rear handrail,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the front pull rod with the front wheel bracket and the front handrail respectively, and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the push rod component with the recoil rod and the rear handrail respectively. When the locking mechanism is unlocked, the members rotate and close together.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wo ride posi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frame and can take part in the folding of the whole frame. The folding size of the whole frame is grea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folding size of the traditional frame, and the occupied volume after folding is smaller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人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如儿童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人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会有两个孩子,普通的儿童推车仅能乘坐一名儿童,而双人儿童推车因其可以同时乘坐两名儿童而被广泛使用,因此对双人儿童推车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由于双人儿童推车可以乘坐两名儿童,使得其结构相比单人儿童推车的结构复杂的多,体积也更加庞大,重量更加重,当双人儿童推车进行折叠后,车架重、折叠尺寸大,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解决了两个儿童一起出行时,车架重,折叠尺寸大,携带不方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所述的车架前底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与所述的车架后底部的后轮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的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的车架包括下部与所述的前轮组件相连接的前轮支架、下部与所述的后轮组件相连接的后轮支架、前坐杆、后坐杆前侧扶手、后侧扶手、前拉杆以及推杆组件,所述的前轮支架与所述的前坐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坐杆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坐杆与所述的后坐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侧扶手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侧扶手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侧扶手、后侧扶手之间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的前拉杆分别与所述的前轮支架、前侧扶手相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杆组件分别与所述的后坐杆、后侧扶手相转动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的车架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所述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前坐杆、后坐杆、前侧扶手、后侧扶手、前拉杆以及推杆组件相互转动并靠拢收折。优选地,所述的推杆组件包括下推杆、可伸缩的连接在所述的下推杆上部的上推杆,所述的下推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后坐杆相转动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的上推杆沿所述的下推杆的延伸方向收缩。优选地,所述的车架还包括篮筐杆,所述的篮筐杆与所述的后坐杆和/或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当所述的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篮筐杆位于所述的后坐杆的后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车架还包括前靠背杆、后靠背杆,所述的前靠背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前坐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靠背杆的下部与所述的篮筐杆相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后坐杆为折弯杆件,所述的后坐杆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转点位于所述的后坐杆的折弯处,当所述的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后坐杆与所述的前坐杆的转点位于所述的后坐杆与所述的推杆组件的转点的下方。优选地,当所述的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前轮支架与所述的前坐杆的转点、所述的前坐杆与所述的后坐杆的转点以及所述的后坐杆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转点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当所述的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前侧扶手、后侧扶手位于所述的前坐杆、后坐杆的上方;所述的前拉杆位于所述的前轮支架、前侧扶手的前方。优选地,所述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以及后侧扶手通过同一转点相转动连接。优选地,当所述的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的车轮底面共面,所述的车架自立。优选地,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推杆组件与所述的后坐杆的转动连接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实现了车架前后的两个乘坐位置且可以参与整个车架的折叠,使的整个车架的折叠尺寸较传统车架的折叠尺寸有大幅度的减小,折叠后占用体积更小,运输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过程的主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的主视示意图。其中: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前轮支架;4、后轮支架;5、前坐杆;6、后坐杆;70、下推杆;71、上推杆;8、前侧扶手;9、后侧扶手;10、前拉杆;11、篮筐杆;12、前靠背杆;13、后靠背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车架前底部的前轮组件1、设置与车架后底部的后轮组件2以及用于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其中:车架包括前轮支架3、后轮支架4、前坐杆5、后坐杆6以及推杆组件,其中:前轮支架3的下部与前轮组件1相连接,后轮支架4的下部与后轮组件2相连接,前轮支架3的中部与前坐杆5的中部通过转点a相转动连接,前坐杆5的后部与后坐杆6的前部通过转点b相转动连接,后坐杆6的中部与后轮支架4的中部通过转点c相转动连接,前轮支架3的上部与后轮支架4的上部通过转点d相转动连接,推杆组件的下部安装在后坐杆6上并与后坐杆6的后部通过转点e相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组件具体包括下推杆70、可伸缩的连接在下推杆70上部的上推杆71,推杆组件通过下推杆70与后坐杆6的后部通过转点e相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后坐杆6为折弯杆件,后坐杆6与后轮支架4的转点c位于后坐杆6的折弯处。车架还包括前侧扶手8、后侧扶手9以及前拉杆10,前侧扶手8的后部与前轮支架3的上部通过转点f相转动连接;后侧扶手9的前部与后轮支架4的上部也通过转点d相转动连接,后侧扶手9的后部与推杆组件的下推杆70通过转点g相转动连接;前拉杆10的上部与前侧扶手8的前部通过转点h相转动连接,前拉杆10的下部与前坐杆5的前部通过转点i相转动连接。车架还包括篮筐杆11、前靠背杆12以及后靠背杆13,篮筐杆11的前部与后坐杆6、后轮支架4通过转点c相转动连接,前靠背杆12的下部与前坐杆5相转动连接,后靠背杆13的下部与篮筐杆11相转动连接。此外,锁定机构可以设置在推杆组件的下推杆70与后坐杆6的转动连接处,锁定机构的结构不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点,在此不再展开描述。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前轮支架3、后轮支架4撑开,前轮支架3与前坐杆5的转点a、前坐杆5与后坐杆6的转点b以及后坐杆6与后轮支架4的转点c位于同一平面上,后坐杆6与推杆组件的下推杆70的转点e位于后坐杆6与前坐杆5的转点b的上方,此时,前坐杆5、后坐杆6以及篮筐杆11位于同一平面上,篮筐杆11位于后坐杆6的后方;前侧扶手8、后侧扶手9位于前坐杆5、后坐杆6的上方。当锁定机构解锁时,同时向前推动上推杆71并向下推动上推杆71沿着下推杆70收缩,从而整个车架通过下推杆70与后侧扶手9,下推杆70与后坐杆6,后侧扶手9与后轮支架4,前侧扶手8与前轮支架3,前侧扶手8与前拉杆10,前拉杆10与前坐杆5,前坐杆5与前轮支架3,后坐杆6与后轮支架4,前坐杆5与后坐杆6之间的转点各自发生相互转动关系并靠拢收折,如图3所示,直至折叠到前轮组件1、后轮组件2的车轮底面共面,车架完全自立状态,此时车架处于折叠状态,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所述的车架前底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车架后底部的后轮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的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下部与所述的前轮组件相连接的前轮支架、下部与所述的后轮组件相连接的后轮支架、前坐杆、后坐杆、前侧扶手、后侧扶手、前拉杆以及推杆组件,所述的前轮支架与所述的前坐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坐杆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坐杆与所述的后坐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侧扶手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侧扶手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侧扶手、后侧扶手之间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的前拉杆分别与所述的前轮支架、前侧扶手相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杆组件分别与所述的后坐杆、后侧扶手相转动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的车架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所述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前坐杆、后坐杆、前侧扶手、后侧扶手、前拉杆以及推杆组件相互转动并靠拢收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所述的车架前底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车架后底部的后轮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的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下部与所述的前轮组件相连接的前轮支架、下部与所述的后轮组件相连接的后轮支架、前坐杆、后坐杆、前侧扶手、后侧扶手、前拉杆以及推杆组件,所述的前轮支架与所述的前坐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坐杆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坐杆与所述的后坐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侧扶手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侧扶手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侧扶手、后侧扶手之间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的前拉杆分别与所述的前轮支架、前侧扶手相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杆组件分别与所述的后坐杆、后侧扶手相转动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的车架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所述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前坐杆、后坐杆、前侧扶手、后侧扶手、前拉杆以及推杆组件相互转动并靠拢收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组件包括下推杆、可伸缩的连接在所述的下推杆上部的上推杆,所述的下推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后坐杆相转动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的上推杆沿所述的下推杆的延伸方向收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还包括篮筐杆,所述的篮筐杆与所述的后坐杆和/或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当所述的车架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