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和OBD接口的转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1329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12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和OBD接口的转换系统,涉及车辆检测领域,该转换接口包括:切换开关、转换插座和接口尾线,转换插座用于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接口连接,转换插座包括与OBD接口中需要转换的多对插针位置对应的多对插座,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多对插座中的目标插座连接,目标插座为与OBD接口中的预先指定的一对插针位置对应的一对插座,接口尾线的第二端作为转换接口的I/O端,切换开关,用于在切换开关选择至目标插针时,将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连接,以使当转换接口与OBD接口连接时,将I/O端转换至OBD接口中的目标插针。能够简化使用OBD接口时的调针步骤,提高了研发和维护的效率。

Conversion interface applied to OBD interface and OBD interface conversion system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conversion system for OBD interface and OBD interface,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vehicle detection. The conversion interface includes switching switch, switching socket and interface tail line. The conversion socket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OBD interface of on-board automatic diagnosis system, and the conversion socket includes pairs of conversion sockets which need to be converted in the OBD interface. The first end of the tail line of the interface is connected to the target socket in the multi-pair socket. The target socket is a pair of sockets corresponding to a pair of pre-specified pin positions in the OBD interface. The second end of the tail line of the interface acts as the I/O end of the conversion interface. The switch is used to select the target in the switch switch. When inserting a pin, the first end of the tail line of the interface is connected to the two sockets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pin, so that when the conversion interface is connected to the OBD interface, the I / O terminal is converted to the target pin in the OBD interface. It can simplify the needle adjustment steps when using OBD interfac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earch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和OBD接口的转换系统
本公开涉及车辆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和OBD接口的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汽车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为使汽车的排放和驱动性相关的故障诊断能够标准化,OBD(英文:OnBoardDiagnostics,中文: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实施和应用,使得汽车故障诊断简单统一。其中,OBD对应的诊断接口为16针的OBD接口,用于实现汽车研发和维护的过程中的诊断及刷写,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根据需要实现的不同功能,需要将OBD接口进行调针,例如,目前各路CAN的诊断、刷写均需使用OBD接口标准化要求的第6和14针,但整车设计所需求的多路CAN线,无法都布置在OBD接口的第6和14针,导致在标定开发过程及市场维修过程中需要来回将OBD接口针脚调针,以实现不同功能的诊断及刷写。但是由于调针的操作比较复杂,通常需要专业化人员才可以完成,研发和维护的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和OBD接口的转换系统,用以解决OBD接口调针的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完成导致的研发和维护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所述转换接口包括:切换开关、转换插座和接口尾线;所述转换插座用于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接口连接,所述转换插座包括与所述OBD接口中需要转换的多对插针位置对应的多对插座;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多对插座中的目标插座连接,所述目标插座为与所述OBD接口中的预先指定的一对插针位置对应的一对插座,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转换接口的I/O端;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在所述切换开关选择至目标插针时,将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连接,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将所述I/O端转换至所述OBD接口中的所述目标插针。可选的,所述切换开关为多态开关,所述多态开关包括:包括挡位选择器和与所述多对插座一一对应的多组切换元件,当所述挡位选择器切换到所述目标插针时,所述挡位选择器用于将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接通,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所述接口尾线与所述目标插针接通。可选的,所述多组切换元件为多对导电触片,所述多对导电触片与所述多对插座一一对应,其中每对导电触片中的两个导电触片与所对应的一对插座中的两个插座分别连接,所述接口尾线包括两根尾线,所述挡位选择器中包含分别与所述两根尾线的第一端连接的两个弹性导电压片;当所述挡位选择器切换到所述目标插针时,所述两个弹性导电压片分别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所对应的一对导电触片接触,使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接通,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目标插针接通。可选的,所述多对插针包括:第1插针和第9插针、第6插针和第14插针、第3插针和第11插针,所述多对插座包括与所述第1插针和所述第9插针对应的第1插座和第9插座、与所述第6插针和所述第14插针对应的第6插座、第14插座,以及与所述第3插针和所述第11插针对应的第3插座、第11插座。可选的,所述多对导电触片包括3对导电触片,分别与所述第1插座和所述第9插座、所述第6插座和所述第14插座,以及所述第3插座和所述第11插座连接。可选的,所述预先指定的一对插针包括所述第6插针和所述第14插针,所述目标插座为所述第6插座和所述第14插座。可选的,当所述挡位选择器为第一挡时,所述两个弹性导电压片分别与所述第1插针和所述第9插针所对应的所述第1插座和所述第9插座所对应的一对导电触片接触,使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第1插座和所述第9插座接通,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第1插针和所述第9插针接通;当所述挡位选择器为第二挡时,所述两个弹性导电压片分别与所述第3插针和所述第11插针所对应的所述第3插座和所述第11插座所对应的一对导电触片接触,使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第3插座和所述第11插座接通,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第3插针和所述第11插针接通;当所述挡位选择器为第三挡时,所述两个弹性导电压片分别与所述第6插针和所述第14插针所对应的所述第6插座和所述第14插座所对应的一对导电触片接触,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第6插针和所述第14插针接通。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OBD接口的转换系统,所述转换系统包括: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接口和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利用转换接口实现OBD接口中插针的转换,其中转换接口包含了切换开关、转换插座和接口尾线,转换插座中的多对插座与OBD接口中的多对插针对应连接,接口尾线一端与转换插座中指定的目标插座连接,另一端作为转换接口的I/O端,切换开关能够根据开关的选择将目标插针与对应的插座相连,使切换开关与OBD接口连接时,I/O端与目标插针相连,从而实现OBD接口中插针的转换。能够简化使用OBD接口时的调针步骤,提高了研发和维护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OBD接口的转换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介绍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和OBD接口的转换系统之前,首先对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涉及应用场景进行介绍。该应用场景为对车辆进行排放检测、驱动性相关故障诊断、维护等操作时,通过OBD接口进行诊断和刷写,其中,该车辆可以是任意一种汽车,不限于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或是混动汽车,除此之外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设置有OBD接口的机动车。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转换接口100包括:切换开关101、转换插座102和接口尾线103。转换插座102用于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接口连接,转换插座102包括与OBD接口中需要转换的多对插针位置对应的多对插座。举例来说,按照OBD的标准,OBD接口是包含16针的诊断接口,转换插座102与OBD接口连接,其中,转换插座102中包含了与OBD接口中需要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口包括:切换开关、转换插座和接口尾线;所述转换插座用于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接口连接,所述转换插座包括与所述OBD接口中需要转换的多对插针位置对应的多对插座;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多对插座中的目标插座连接,所述目标插座为与所述OBD接口中的预先指定的一对插针位置对应的一对插座,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转换接口的I/O端;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在所述切换开关选择至目标插针时,将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连接,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将所述I/O端转换至所述OBD接口中的所述目标插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口包括:切换开关、转换插座和接口尾线;所述转换插座用于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接口连接,所述转换插座包括与所述OBD接口中需要转换的多对插针位置对应的多对插座;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多对插座中的目标插座连接,所述目标插座为与所述OBD接口中的预先指定的一对插针位置对应的一对插座,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转换接口的I/O端;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在所述切换开关选择至目标插针时,将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连接,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将所述I/O端转换至所述OBD接口中的所述目标插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为多态开关,所述多态开关包括:包括挡位选择器和与所述多对插座一一对应的多组切换元件,当所述挡位选择器切换到所述目标插针时,所述挡位选择器用于将所述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接通,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所述接口尾线与所述目标插针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切换元件为多对导电触片,所述多对导电触片与所述多对插座一一对应,其中每对导电触片中的两个导电触片与所对应的一对插座中的两个插座分别连接,所述接口尾线包括两根尾线,所述挡位选择器中包含分别与所述两根尾线的第一端连接的两个弹性导电压片;当所述挡位选择器切换到所述目标插针时,所述两个弹性导电压片分别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所对应的一对导电触片接触,使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接通,以使当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OBD接口连接时,所述两根尾线与所述目标插针接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对插针包括:第1插针和第9插针、第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正王辉杨慧孙连新万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