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28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包括液晶屏后视镜、后视镜固定架、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液晶屏后视镜通过后视镜固定架固定于车内,控制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连接,为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可设置于驾驶室内和车外两侧,当光照强度较强或者突然变化时,液晶屏后视镜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对强光区域进行光强度调整,起到了较好的防眩作用。并且由于采用的是远红外摄像头,使夜间行驶时也能清楚的采集车辆后方图像,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

An automatic anti glare mirror rearview mirr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anti-glare rear-view mirror of a liquid crystal screen, which comprises a rear-view mirror of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a rear-view mirror fixing frame, a control module and a power module. The rear-view mirror of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is fixed in the vehicle through a rear-view mirror fixing frame, and the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view mirror of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and the power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view mirror of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and the rear-view mirror of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The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LCD rearview mirror and the control module, which includes the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the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 and the image generation module. The automatic anti-glare LCD screen rearview mirr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b and the vehicle. 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is strong or suddenly changes, the LCD screen rearview mirror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light intensity according to the light intensity, thus playing a better anti-glare role. And because the far-infrared camera is used, the rear image of the vehicle can be clearly collected when driving at night,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
,具体说是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长期发展,车辆的数量不断增长,使得行车环境日益恶化,尤其在夜间或光线微弱的环境下,后方车辆开启远光灯等强光照射时,后视镜的镜面作用会反射极强的光线,造成驾驶员看不清路况。为了防止夜间行驶时后方车辆的强光照射造成后视镜的反射光眩目,确保最佳的目视状态,近年来已广泛地采用防眩目后视镜。一般的防眩目后视镜,采用能倾斜镜面的镜子,用机械方式变化镜子的方向角度,达到减少反射光的目的。但这种防眩目后视镜需要手动调节,在光强度较强或突然变化时,不能及时调节后视镜,对驾驶员的眼睛造成不适,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当光强突然变化时,后视镜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对强光区域进行光强度调整,起到了较好的防眩作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包括液晶屏后视镜、后视镜固定架、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液晶屏后视镜通过后视镜固定架固定于车内,控制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连接,为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图像处理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连接,特征提取模块与图像生成模块连接,图像生成模块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晶屏后视镜包括壳体和液晶显示屏,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固定于壳体内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晶显示屏为防眩镜面液晶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车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后方的图像和车辆后方照射的光线;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图像和光线进行处理,识别出成像区域的强光图像,并发送给特征提取模块;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强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到的特征信息发送给图像生成模块;所述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特征信息,将光强度超过预设阈值的图像区域的光强度调整至阈值以内,然后生成调整后的图像,并将调整后的图像发送给液晶屏后视镜进行显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强光图像的面积、位置和光强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远红外摄像头,便于夜间图像采集。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晶屏后视镜还可以设置于车外两侧,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车外两侧、与液晶屏后视镜对应的位置。本技术所述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设置于驾驶室内和车外两侧,当光照强度较强或者突然变化时,液晶屏后视镜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对强光区域进行光强度调整,起到了较好的防眩作用。并且由于采用的是远红外摄像头,使夜间行驶时也能清楚的采集车辆后方图像,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包括液晶屏后视镜、后视镜固定架、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液晶屏后视镜通过后视镜固定架固定于车内,控制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连接,为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图像处理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连接,特征提取模块与图像生成模块连接,图像生成模块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晶屏后视镜包括壳体和液晶显示屏,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固定于壳体内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晶显示屏为防眩镜面液晶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车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后方的图像和车辆后方照射的光线;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图像和光线进行处理,识别出成像区域的强光图像,并发送给特征提取模块;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强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到的特征信息发送给图像生成模块;所述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特征信息,将光强度超过预设阈值的图像区域的光强度调整至阈值以内,然后生成调整后的图像,并将调整后的图像发送给液晶屏后视镜进行显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强光图像的面积、位置和光强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远红外摄像头,便于夜间图像采集。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晶屏后视镜还可以设置于车外两侧,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车外两侧、与液晶屏后视镜对应的位置。本技术所述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设置于驾驶室内和车外两侧。液晶屏后视镜包括壳体和液晶显示屏,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固定于壳体内部,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车尾或车外两侧,图像采集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之间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当光照强度较强或者突然变化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车辆后方图像和车辆后方照射的光线发送给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对获取的图像和光线进行处理,识别出成像区域的强光图像,并发送给特征提取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对接收的强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到的特征信息发送给图像生成模块;图像生成模块根据特征信息,将光强度超过预设阈值的图像区域的光强度调整至阈值以内,然后生成调整后的图像,并将调整后的图像发送给液晶屏后视镜进行显示。本技术所述的液晶屏后视镜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对图像的强光区域进行光强度调整,起到了较好的防眩作用。并且由于采用了远红外摄像头,使夜间行驶时也能清楚的采集车辆后方图像,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屏后视镜、后视镜固定架、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液晶屏后视镜通过后视镜固定架固定于车内,控制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连接,为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图像处理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连接,特征提取模块与图像生成模块连接,图像生成模块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屏后视镜、后视镜固定架、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液晶屏后视镜通过后视镜固定架固定于车内,控制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连接,为液晶屏后视镜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图像处理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连接,特征提取模块与图像生成模块连接,图像生成模块与液晶屏后视镜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屏后视镜包括壳体和液晶显示屏,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固定于壳体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为防眩镜面液晶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镜面液晶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车尾。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陈苗艾科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兴科迪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