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96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脑散热风扇,包括环形支架、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内的马达、卡接于所述马达上的扇叶、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架上端的环形框架以及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发光模组,所述环形框架远离所述环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发光模组出光的透光部,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导光圈、紧贴所述导光圈外侧设置的发光单元和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包覆于所述导光圈及所述发光单元表面并使所述导光圈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端部裸露出来作为出光部,所述导光圈与所述发光单元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用于收容发光体的收容槽,且所述收容槽背向所述出光部的底面为雾化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脑散热风扇发光均匀、光线不刺眼且光线集中。

Computer cooling fa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uter cooling fan, including a ring bracket, a motor fixed in the ring bracket, a fan blade clamped on the motor, a ring frame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ring bracket and a luminous modul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ring frame, which is far from one of the ring brackets.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transmission part for the light emitting module, the light emitting module comprises a light guide ring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ring frame, a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a light shield arranged close to the outside of the light guide ring, and the light shield is coated on the light guide ring and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makes the light guide ring close to the light transmission part. The end of the light-emitting part is exposed as the light-emitting part, and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guiding ring in contact with the light-emitt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receptive groove for the light-emitting body, and the receptive groove is an atomizing surface at the bottom of the light-emitting part with the back of the receptive groove.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cooling fan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uniform light emission, non-dazzling light and concentrated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脑散热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电脑的外观色彩、造型、内置配件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主机散热风扇作为电脑的重要配件,其对电脑的工作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满足人们对电脑主机的视觉效果,通常需要在电脑散热风扇上增设发光模组使其发光,其发光原理为:散热风扇的扇框中埋入LED灯珠,风扇电路板的导线穿过导光条后连接LED灯珠,同时扇框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LED灯珠发光后使扇框发光,使风扇点亮。但是,这样的散热风扇具有以下不足:一、整体发光不均匀;二、发光点外露,使用者直视时刺眼睛,对眼睛不利;三、光线不集中,亮度不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散热风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均匀、光线不刺眼且光线集中的电脑散热风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脑散热风扇,其包括环形支架、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内的马达、卡接于所述马达上的扇叶、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架上端的环形框架以及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发光模组,所述环形框架远离所述环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发光模组出光的透光部,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导光圈、紧贴所述导光圈外侧设置的发光单元和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包覆于所述导光圈及所述发光单元表面并使所述导光圈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端部裸露出来作为出光部,所述导光圈与所述发光单元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用于收容发光体的收容槽,且所述收容槽背向所述出光部的底面为雾化面。优选的,所述收容槽设于所述导光圈远离所述出光部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和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嵌入于所述收容槽中,且所述发光体的发光方向背向所述出光部。优选的,所述收容槽设有多个并沿所述导光圈表面均匀排布。优选的,所述遮光片与所述导光圈及发光单元相接触的表面涂有反射层。优选的,所述环形框架由非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导光圈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环形框架包括外框、与所述外框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容纳槽的内框和连接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框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贯穿设置有一圈通槽作为所述透光部,所述导光圈的出光部卡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形成固定,并通过所述透光部向外透光形成环状光圈。优选的,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主控板和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源接口,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导光圈呈具缺口的圆环状,所述外框对应所述导光圈的缺口处向远离所述内框方向凸出形成一收容部,所述主控板收容于该收容部内。优选的,所述发光体为多个LED灯,多个所述LED灯被划分成多个LED灯组,多个所述LED灯组之间相互并联,且每一所述LED灯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LED灯;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其形状与所述导光圈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遮光片通过粘着剂将所述导光圈和所述发光单元粘着成一体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脑散热风扇有益效果在于:一、通过遮光片包覆导光圈及发光单元使光线集中从导光圈一侧传导出来,光线更集中,因而导光圈整体发光更均匀,而且发光体不外露,可以避免光线刺眼;二、将用于收容发光体的收容槽的底面设置成雾化面,光线通过该雾化面的折射,让光线充分混杂,从而使得形成的环状光圈亮度更均匀;三、通过环形框架、导光圈、发光单元和遮光片的配合使用,不会使灯光直接照射到扇叶上,避免了灯光晃眼,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四、所述遮光片与所述导光圈及发光单元相接触的表面涂有反射层,可以使光线在导光圈内经过多次反射和折射,充分利用光源,避免浪费;五、所述发光体为多个并联设置的LED灯组,且每一所述LED灯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LED灯,就算某一LED灯组损坏了整个发光模组还是能正常发光使用;六、遮光片通过粘着剂将所述导光圈和所述发光单元粘着成一体结构,整个发光模组结构简单,且发光单元不易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脑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脑散热风扇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电脑散热风扇的环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电脑散热风扇的发光模组的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电脑散热风扇的发光模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结合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脑散热风扇100,其包括环形支架1、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1内的马达2、卡接于所述马达2上的扇叶3、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架1上端的环形框架4、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4内侧的发光模组5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框架4下端的散热器6,所述环形支架1、马达2、扇叶3、环形框架4、发光模组5和散热器6均为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环形支架1和所述环形框架4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环形框架4与所述环形支架1卡合固定,所述散热器6与所述环形支架1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环形框架4包括外框41、与所述外框41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容纳槽(未标号)的内框42和连接所述外框41与内框41的连接部43,该连接部43即为所述环形框架4远离所述环形支架1的端部。所述内框42的高度小于所述外框41的高度。所述连接部43贯穿设置有一圈通槽44作为透光部。为了避免灰尘进入可以在通槽44内覆盖一块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挡块。请再结合参阅图4和图5,所述发光模组5包括主控板51、与所述主控板51电连接的电源接口52、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4内侧的导光圈53、紧贴所述导光圈53外侧设置的发光单元54和遮光片55。所述电源接口52焊接于所述主控板51上,所述主控板5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马达2的适配接口(图未示),所述马达2通过该适配接口与所述主控板51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52可以通过导线连接电脑主机,由电脑提供电源供所述发光模组5发光及马达2转动。对应的,所述环形框架4的外框41上对应所述电源接口52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光圈53由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其呈环状,也可以呈具缺口的圆环状,通过设置缺口为其它元器件的布置让位,例如主控板,使结构更加紧凑。优选的,缺口为圆周长的1/10-1/5,由于缺口较小,同样可以达到环状光圈的效果。所述导光圈53与所述发光单元54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收容发光体的收容槽531,且所述收容槽531背向所述出光部的底面为雾化面,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使发光体的灯光直接照射到所述导光圈53上,形成的环状光圈亮度更均匀,而且发光体不易发生移位,可以降低发光体与导光圈53的装配难度;将所述收容槽531的底面设置成雾化面,光线通过该雾化面的折射,让光线充分混杂,从而使得形成的环状光圈亮度更均匀。优选的,所述收容槽531设于所述导光圈53远离所述出光部的一端。所述收容槽531的数量可以根据发光体的数量来设置,为了形成亮度均匀的环状光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脑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支架、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内的马达、卡接于所述马达上的扇叶、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架上端的环形框架以及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发光模组,所述环形框架远离所述环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发光模组出光的透光部,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导光圈、紧贴所述导光圈外侧设置的发光单元和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包覆于所述导光圈及所述发光单元表面并使所述导光圈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端部裸露出来作为出光部,所述导光圈与所述发光单元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用于收容发光体的收容槽,且所述收容槽背向所述出光部的底面为雾化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支架、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内的马达、卡接于所述马达上的扇叶、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架上端的环形框架以及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发光模组,所述环形框架远离所述环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发光模组出光的透光部,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环设于所述环形框架内侧的导光圈、紧贴所述导光圈外侧设置的发光单元和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包覆于所述导光圈及所述发光单元表面并使所述导光圈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端部裸露出来作为出光部,所述导光圈与所述发光单元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用于收容发光体的收容槽,且所述收容槽背向所述出光部的底面为雾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设于所述导光圈远离所述出光部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和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嵌入于所述收容槽中,且所述发光体的发光方向背向所述出光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设有多个并沿所述导光圈表面均匀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与所述导光圈及发光单元相接触的表面涂有反射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多思迈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