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死角焊接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67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死角焊接小车,利用行走装置,小车本体通过添加自制调节杆/夹具等辅助工装设施,将焊枪固定在小车本体车身上,形成一体化,同步行走,实现角焊缝无死角施焊、CO2板缝对接板缝自动焊接目的。

Welding car without dead en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lding trolley without dead corners. The trolley body is fixed on the trolley body by adding self-made adjusting rod/fixture and other auxiliary tooling facilities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welding fillet welds without dead corners and CO2 plate seams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死角焊接小车
本申请属于机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死角焊接小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角焊机存在缺陷:1、焊接小车只能焊接同平面,连续角焊缝位置;2、由于焊枪头在焊机中部,前后焊接有死角,无法焊接,还需手工补焊。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死角焊接小车。技术方案:一种无死角焊接小车,它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在轨道上行走;-第一竖杆,垂直固定于小车本体之上;-第一横杆,通过横向调节旋钮水平固定于第一竖杆上;-横向调节旋钮,为卡箍结构,通过松实现第一横杆在第一竖杆上的纵向位置调节,通过紧实现第一横杆在第一竖杆上的位置固定;-第一活动连接件,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通过卡箍的松实现第一活动连接件在第一横杆上的横向位置并360°旋转调节,通过卡箍结构的紧实现第一活动连接件在第一横杆上的位置固定;-第二竖杆,固定在第一活动连接件的伸出结构上并与该伸出结构方向一致;-第二活动连接件,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第二活动连接件在第二竖杆上上下移动且不能旋转;-第一焊枪固定支架,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动连接件的伸出结构上,另一端固定焊枪;-调节杆,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活动连接件固定,调节杆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为竖直状,下段倾斜一定角度;下段上设置第二焊枪固定管。优选的,第二竖杆套接在第一活动连接件的伸出结构外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活动连接件的下部设置环状凹槽,第二竖杆沿着环状凹槽实现360°旋转。优选的,第二竖杆的杆壁为齿状杆,第二活动连接件通过上下调节旋钮在齿状杆上上下移动及固定。优选的,第一焊枪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夹壁和第二夹壁,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二活动连接件的伸出结构上;-横向套管,与第一夹壁和第二夹壁为一体结构,横向套管为空心且横向设置;-横向内管,插入横向套管内,并通过第二螺栓松紧,通过第二螺栓松实现横向内管在横向套管内的水平伸缩和360°旋转,通过第二螺栓紧实现横向内管在横向套管内的位置卡死;-焊枪竖直固定管,与横向内管为一体结构且中空竖向布置,焊枪水平360°插入所述焊枪竖直固定管中,在焊枪竖直固定管的一侧设置第三螺栓,通过第三螺栓的旋紧实现焊枪的卡死。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下段与上段呈135°夹角。优选的,所述第二焊枪固定管的一侧设置第四螺栓。优选的,连接管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活动连接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可焊接同平面对接板缝、角接焊缝;2、可以焊接非同平面焊接位置。对于有纵横向构件结构,过去无法使用自动焊接设备,只能手工焊接,使用本焊小车,添加调节杆,做到焊接无死角,端部无需手工补焊,大大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竖杆及调节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焊枪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杆侧视图之一(与第二焊枪固定管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杆侧视图之二(上段与下段倾斜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结合图1,一种无死角焊接小车,它包括:-小车本体1,所述小车本体1在轨道上行走;-第一竖杆2,垂直固定于小车本体1之上;-第一横杆3,通过横向调节旋钮4水平固定于第一竖杆2上;-横向调节旋钮4,为卡箍结构,通过松实现第一横杆3在第一竖杆2上的纵向位置调节,通过紧实现第一横杆3在第一竖杆2上的位置固定;-第一活动连接件5,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通过卡箍的松实现第一活动连接件5在第一横杆3上的横向位置并360°旋转调节,通过卡箍结构的紧实现第一活动连接件5在第一横杆3上的位置固定;-第二竖杆6,固定在第一活动连接件5的伸出结构上并与该伸出结构方向一致;-第二活动连接件7,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第二活动连接件7在第二竖杆6上上下移动且不能旋转;-第一焊枪固定支架8,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动连接件7的伸出结构上,另一端固定焊枪;-调节杆9,结合图2、图4、图5,调节杆9通过连接管9-3与第二活动连接件7固定,调节杆9分为上段9-1和下段9-2:上段9-1为竖直状,下段9-2倾斜一定角度;下段9-2上设置第二焊枪固定管10。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第二竖杆6套接在第一活动连接件5的伸出结构外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活动连接件5的下部设置环状凹槽,第二竖杆6沿着环状凹槽实现360°旋转。实施例3、结合图2,如实施例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第二竖杆6的杆壁为齿状杆6-1,第二活动连接件7通过上下调节旋钮在齿状杆6-1上上下移动及固定。实施例4、结合图3,如实施例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第一焊枪固定支架8包括:-第一夹壁8-1和第二夹壁8-2,通过第一螺栓8-4固定在第二活动连接件7的伸出结构上;-横向套管8-3,与第一夹壁8-1和第二夹壁8-2为一体结构,横向套管8-3为空心且横向设置;-横向内管8-5,插入横向套管8-3内,并通过第二螺栓8-7松紧,通过第二螺栓8-7松实现横向内管8-5在横向套管8-3内的水平伸缩和360°旋转,通过第二螺栓8-7紧实现横向内管8-5在横向套管8-3内的位置卡死;-焊枪竖直固定管8-6,与横向内管8-5为一体结构且中空竖向布置,焊枪水平360°插入所述焊枪竖直固定管8-6中,在焊枪竖直固定管8-6的一侧设置第三螺栓8-9,通过第三螺栓8-9的旋紧实现焊枪的卡死。实施例5、如实施例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所述调节杆9的下段9-2与上段9-1呈135°夹角,焊枪倾斜角度,可焊接角焊缝。实施例6、如实施例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所述第二焊枪固定管10的一侧设置第四螺栓10-1。实施例7、如实施例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所述连接管9-3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活动连接件7上。当需焊接纵横向构件角悍缝时,安装连接管9-3及调节杆9;当无需焊接纵横向构件角悍缝时,拆除连接管9-3及调节杆9。本体小车1基于一系列的调节杆/夹具工装,使得最终的焊枪角度可根据不同部位进行调节,本体小车1行走轨道铺设在结构上方,实现对盲区死角焊缝的自动焊接,有效弥补了现阶段半自动角焊接,死角部位角焊缝无法焊接的弊端,扩大了角焊缝自动焊接的部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做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死角焊接小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小车本体(1),所述小车本体(1)在轨道上行走;‑第一竖杆(2),垂直固定于小车本体(1)之上;‑第一横杆(3),通过横向调节旋钮(4)水平固定于第一竖杆(2)上;‑横向调节旋钮(4),为卡箍结构;‑第一活动连接件(5),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第二竖杆(6),固定在第一活动连接件(5)的伸出结构上并与该伸出结构方向一致;‑第二活动连接件(7),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第一焊枪固定支架(8),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动连接件(7)的伸出结构上,另一端固定焊枪;‑调节杆(9),通过连接管(9‑3)与第二活动连接件(7)固定,调节杆(9)分为上段(9‑1)和下段(9‑2):上段(9‑1)为竖直状,下段(9‑2)倾斜一定角度;下段(9‑2)上设置第二焊枪固定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死角焊接小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小车本体(1),所述小车本体(1)在轨道上行走;-第一竖杆(2),垂直固定于小车本体(1)之上;-第一横杆(3),通过横向调节旋钮(4)水平固定于第一竖杆(2)上;-横向调节旋钮(4),为卡箍结构;-第一活动连接件(5),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第二竖杆(6),固定在第一活动连接件(5)的伸出结构上并与该伸出结构方向一致;-第二活动连接件(7),一端为卡箍结构另一端为伸出结构;-第一焊枪固定支架(8),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动连接件(7)的伸出结构上,另一端固定焊枪;-调节杆(9),通过连接管(9-3)与第二活动连接件(7)固定,调节杆(9)分为上段(9-1)和下段(9-2):上段(9-1)为竖直状,下段(9-2)倾斜一定角度;下段(9-2)上设置第二焊枪固定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其特征在于:第二竖杆(6)套接在第一活动连接件(5)的伸出结构外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活动连接件(5)的下部设置环状凹槽,第二竖杆(6)沿着环状凹槽实现360°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死角焊接小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强赵育军杨定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陵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