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14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4:58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包括床体、横梁、摇柄,床体上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上活动式安装有提升轴,床体远离提升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上设有定滑轮,立板上设有绕线盘,床体上设有报警器,横梁上设有红外加热灯,横梁上设有水平滑道,水平滑道上滑动式嵌设有悬轴,悬轴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吊架;患者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吊起的腿部高度进行调节,转动摇柄可对吊架进行上下高度的调节,转动绕线盘可对吊架进行左右调节,患者自己即可完成操作;吊架上设置的气垫,使患者的腿部更加舒适,红外加热灯对受伤的腿部进行照射,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有需要时,可利用床体上设置的报警器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前来护理。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ed

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ed for orthopaedic surgery includes a bed body, a beam and a rocking handle. A sleeve is fixed on the bed body, a lifting shaft is movably installed on the sleeve, a vertical plate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bed body away from the lifting shaft, a fixed pulley is arranged on the vertical plate, a winding disc is arranged on the vertical plate, an alarm is arranged on the bed body, and an infrared plus is arranged on the cross beam. Hot lamp, horizontal slideway on the beam, sliding on the horizontal slideway embedded with a suspension shaft, suspension shaft bottom rotational installation of a suspension frame; patients can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situation to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lifted leg, rotating crank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suspension frame up and down, rotating coil can adjust the suspension frame left and right. The air cushion on the hanger makes the patient's leg more comfortable. The infrared heating lamp irradiates the injured leg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speed up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 When the patient needs it, the alarm set on the bed can be used to remind the medical staff to come and nurse i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
技术介绍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多为各种暴力损伤所致,也可因骨病引起,骨折可发生在—个部位,也可为全身多发性,一般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多数病人能部分或全部恢复肢体的功能,少数损伤严重、未得到及时恰当治疗或有合并症的病人,则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或残疾。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应尽量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和固定,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损伤,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骨折手术常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病损的技术。医生利用关节透镜将软骨受损部位移除,接下来在骨头上钻几个洞,使骨髓细胞与血液会凝结,成为平滑且坚固的修复组织,代替软骨的作用;伤筋动骨一百天,在骨科手术结束后,通常患者要躺在病床上进行调养;常用的骨科护理床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对病人吊起的腿部调节不便,舒适度较差,不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上活动式安装有提升轴,提升轴内设有滑槽,所述提升轴上设有滑条,滑条与提升轴上的滑槽相配合,所述提升轴上固定安装有齿条,床体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通过齿牙啮合连接,驱动齿轮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床体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上同轴固定有摇柄;所述提升轴上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竖杆上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梁,横梁上设有红外加热灯,所述横梁上设有水平滑道,水平滑道上滑动式嵌设有悬轴,悬轴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吊架,所述吊架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凹槽上固定安装有气垫,所述横梁上固定有滑轮组,所述横梁上固定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悬轴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限位挡板内设有通孔,所述悬轴左侧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从弹簧内穿过,且拉绳穿过限位挡板上的通孔;床体远离提升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定滑轮,所述立板上设有绕线盘,所述拉绳经过定滑轮与绕线盘连接;所述滑轮组包括上滑轮、下滑轮和连接杆,上滑轮、下滑轮转动式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固定在横梁;所述床体上设有报警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红外加热灯、报警器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红外加热灯通过万向轴转动式安装在横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拉绳从上滑轮与下滑轮之间穿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床体底部设有轮子,轮子为万向轮,总数量为四个,且轮子上均设有锁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患者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吊起的腿部高度进行调节,转动摇柄可对吊架进行上下高度的调节,转动绕线盘可对吊架进行左右调节,患者自己即可完成操作;吊架上设置的气垫,使患者的腿部更加舒适,红外加热灯对受伤的腿部进行照射,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有需要时,可利用床体上设置的报警器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前来护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提升轴与套筒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悬轴与横梁和吊架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板、2-定滑轮、3-滑轮组、4-横梁、5-万向轴、6-红外加热灯、7-竖杆、8-蓄电池、9-床体、10-提升轴、11-轮子、12-驱动齿轮、13-第一齿轮、14-链条、15-第二齿轮、16-报警器、17-摇柄、18-弹簧、19-限位挡板、20-绕线盘、21-拉绳、22-齿条、23-套筒、24-滑条、25-悬轴、26-吊架、27-气垫、28-上滑轮、29-下滑轮、3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包括床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9上固定安装有套筒23,套筒23上活动式安装有提升轴10,提升轴10内设有滑槽,所述提升轴10上设有滑条24,滑条24与提升轴10上的滑槽相配合,所述提升轴10上固定安装有齿条22,床体9上设有驱动齿轮12,所述驱动齿轮12与齿条22通过齿牙啮合连接,驱动齿轮12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13,床体9上设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与第一齿轮13通过链条14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5上同轴固定有摇柄17;所述提升轴10上固定安装有竖杆7,竖杆7内设有蓄电池8,所述竖杆7上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梁4,横梁4上设有红外加热灯6,所述横梁4上设有水平滑道,水平滑道上滑动式嵌设有悬轴25,悬轴25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吊架26,所述吊架26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凹槽上固定安装有气垫27,所述横梁4上固定有滑轮组3,所述横梁4上固定有限位挡板19,所述限位挡板19与悬轴25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8;所述限位挡板19内设有通孔,所述悬轴25左侧固定有拉绳21,所述拉绳21从弹簧18内穿过,且拉绳21穿过限位挡板19上的通孔;床体9远离提升轴10一端固定安装有立板1,所述立板1上设有定滑轮2,所述立板1上设有绕线盘20,所述拉绳21经过定滑轮2与绕线盘20连接;所述滑轮组3包括上滑轮28、下滑轮29和连接杆30,上滑轮28、下滑轮29转动式固定在连接杆30上,连接杆30固定在横梁4;所述床体9上设有报警器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使用时,患者躺在床体9上,腿部搭在吊架26上的气垫27上,气垫27较为柔软,使得患者腿部更加舒适,通过万向轴(5)调整红外加热灯6的角度,使红外加热灯6发出的红外光线照射到患者腿部,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同时起到保温作用;转动摇柄17,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第二齿轮15通过链条14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带动与之同轴固定的驱动齿轮12转动,驱动齿轮12通过齿牙啮合连接带动套筒23内的提升轴10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实现横梁4上下高度调节,最终使吊架26高度得到调节,逆时针转动摇柄17,则吊架26向上提升,顺时针转动摇柄17,则吊架26向下降低;患者转动绕线盘20上的手柄将拉绳21收入到绕线盘20时,悬轴25带动吊架26向左移动,患者转动绕线盘20上的手柄将拉绳21放出时,在弹簧18对悬轴25向右的作用力下,悬轴25带动吊架26向右移动,最终实现吊架26能够根据患者需要,左右调节合适的位置;吊架26转动式安装在悬轴25上,可转动吊架26的角度适应患者的需要以达到最好的舒适度;当患者需要换药或其他需要时,可触发报警器16来通知医护人员前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包括床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9)上固定安装有套筒(23),套筒(23)上活动式安装有提升轴(10),提升轴(10)内设有滑槽,所述提升轴(10)上设有滑条(24),滑条(24)与提升轴(10)上的滑槽相配合,所述提升轴(10)上固定安装有齿条(22),床体(9)上设有驱动齿轮(12),所述驱动齿轮(12)与齿条(22)通过齿牙啮合连接,驱动齿轮(12)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13),床体(9)上设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与第一齿轮(13)通过链条(14)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5)上同轴固定有摇柄(17);所述提升轴(10)上固定安装有竖杆(7),竖杆(7)内设有蓄电池(8),所述竖杆(7)上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梁(4),横梁(4)上设有红外加热灯(6),所述横梁(4)上设有水平滑道,水平滑道上滑动式嵌设有悬轴(25),悬轴(25)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吊架(26),所述吊架(26)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凹槽上固定安装有气垫(27),所述横梁(4)上固定有滑轮组(3),所述横梁(4)上固定有限位挡板(19),所述限位挡板(19)与悬轴(25)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8);所述限位挡板(19)内设有通孔,所述悬轴(25)左侧固定有拉绳(21),所述拉绳(21)从弹簧(18)内穿过,且拉绳(21)穿过限位挡板(19)上的通孔;床体(9)远离提升轴(10)一端固定安装有立板(1),所述立板(1)上设有定滑轮(2),所述立板(1)上设有绕线盘(20),所述拉绳(21)经过定滑轮(2)与绕线盘(20)连接;所述滑轮组(3)包括上滑轮(28)、下滑轮(29)和连接杆(30),上滑轮(28)、下滑轮(29)转动式固定在连接杆(30)上,连接杆(30)固定在横梁(4);所述床体(9)上设有报警器(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床,包括床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9)上固定安装有套筒(23),套筒(23)上活动式安装有提升轴(10),提升轴(10)内设有滑槽,所述提升轴(10)上设有滑条(24),滑条(24)与提升轴(10)上的滑槽相配合,所述提升轴(10)上固定安装有齿条(22),床体(9)上设有驱动齿轮(12),所述驱动齿轮(12)与齿条(22)通过齿牙啮合连接,驱动齿轮(12)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13),床体(9)上设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与第一齿轮(13)通过链条(14)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5)上同轴固定有摇柄(17);所述提升轴(10)上固定安装有竖杆(7),竖杆(7)内设有蓄电池(8),所述竖杆(7)上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梁(4),横梁(4)上设有红外加热灯(6),所述横梁(4)上设有水平滑道,水平滑道上滑动式嵌设有悬轴(25),悬轴(25)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吊架(26),所述吊架(26)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凹槽上固定安装有气垫(27),所述横梁(4)上固定有滑轮组(3),所述横梁(4)上固定有限位挡板(19),所述限位挡板(19)与悬轴(25)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8);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娜兰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