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01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包括柔性的第一、第二支撑体,以及多个并排顺次连接在一起且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底座,底座形状为多边形,且两两相邻的底座的一顶点处铰接;两个相邻的底座中至少一个底座绕铰接点处转动时,铰接点上、下侧中与铰接点相连的其中一侧的两棱边夹角变小,而铰接点另一侧与铰接点相连的两棱边夹角变大;铰接点上下两侧的底座上各设有与底座相垂直的第一、第二插接部,第一、第二支撑体底部设有插接槽,第一、第二支撑体通过插接槽与第一、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摈弃常规沙发家具的固定方式,采用调整底座扭转角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这样的结构,可根据设计需要自由设计搭配形状。

A changing form of sof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formable strip sofa,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first and second supporting bodies, and a plurality of bas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and in the same plane in an orderly manner. The shape of the base is polygonal, and one vertex of two adjacent bases is hinged; at least one base of the two adjacent bases is at least one base. When rotating around the articulated point, the angle between two edges of one side of the articulated point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articulated point becomes smaller, while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edges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articulated point and the articulated point becomes larger; the base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articulated poin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insertion parts perpendicular to the bas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upport bodies. A socket slot is provided,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upporting bodies are inserted and match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plug-in parts through the socket slot. The utility model abandons the fixed mode of conventional sofa furniture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torsion angle of the base,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the product; such a structure can freely design matching shape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
本技术涉及沙发
,特别涉及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沙发家具,通常都是固定造型的,不可变形、拉伸,固定造型的家具都有着严重同质化情形,不符合一些人的个性需求的缺点,不能满足多样化自由的室内布置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灵活,易于变化,并可变换成多种造型,需要多样使用时也不需要购买多种款式的沙发,可大大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包括:柔性的第一、第二支撑体,以及多个并排顺次连接在一起且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底座,所述的底座形状为多边形,且两两相邻的底座的一顶点处铰接;两个相邻的底座中至少一个底座绕铰接点处转动时,铰接点上、下侧中与铰接点相连的其中一侧的两棱边夹角变小,而铰接点另一侧与铰接点相连的两棱边夹角变大;铰接点上下两侧的底座上各设有与底座相垂直的第一、第二插接部,第一、第二支撑体底部设有插接槽,第一、第二支撑体通过插接槽与第一、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第二插接部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铁板。铁板下端与底座焊接固定。为了增加铁板的牢固性与抗弯曲程度,作为优选,铁板的板面上设有多道加强筋。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筋为竖直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第二插接部为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与底座相连的两竖杆以及连接两竖杆上端的横杆。这样可以简化第一、第二插接部的构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连接强度。为了使第一、第二支撑体不因为过厚导致不能弯曲,作为优选,第一、第二支撑体之间留有空隙,在空隙内设有柔性的第三支撑体。作为优选,第一支撑体高于第二支撑体。使得第一支撑体可以对人体背部起到支撑作用。作为优选,第一支撑体高于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为靠背部,第二、第三支撑体为座部。作为优选,在两竖杆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支杆,支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杆、底座固定相连。这样使得支撑体更加稳固,不会轻易折弯。为了使两个相邻的底座保持相对固定,作为优选,两个相邻的底座之间设有连接条,连接条包括连接条本体及设置于连接条本体两端的连接柱,两个相邻的底座中,铰接点上、下侧中至少一侧的分属于两底座的两棱边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条的两个连接柱插置于分属于两个底座的连接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形状为六边形。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包括:柔性的第一、第二支撑体,以及多个并排顺次连接在一起且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底座,所述的底座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且两两相邻的底座的边缘处铰接;两个相邻的底座中至少一个底座绕铰接点处转动时,铰接点上、下侧中与铰接点相连的其中一侧的两弧形边靠拢,而铰接点另一侧与铰接点相连的两弧形边远离;铰接点上下两侧的底座上各设有与底座相垂直的第一、第二插接部,第一、第二支撑体底部设有插接槽,第一、第二支撑体通过插接槽与第一、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为了使底座转动自如并保证一定的扭转角度,作为优选,底座的边缘处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铰接耳,两个相邻的底座通过铰接耳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第二插接部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铁板。作为优选,第一、第二支撑体之间留有空隙,在空隙内设有柔性的第三支撑体。作为优选,第一支撑体高于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为靠背部,第二、第三支撑体为座部。作为优选,两个相邻的底座之间设有连接条,连接条包括连接条本体及设置于连接条本体两端的连接柱,两个相邻的底座中,铰接点上、下侧中至少一侧的分属于两底座的两弧形边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条的两个连接柱插置于分属于两个底座的连接孔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摈弃常规沙发家具的固定方式,采用调整底座扭转角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这样的结构,可根据设计需要自由设计搭配形状。具体的说,本技术两两相邻的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因此可以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扭转,在底座确定造型后,再将第一、第二支撑体扭转弯曲成相应的形状,再插接至插接槽内,形成沙发;例如最终的沙发形状可以为一字形、弧形或是S形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灵活调整的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环境需要的变化,来调整沙发的形状,更加趣味化与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沙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两局部处的放大图;图3为第一、第二支撑体安装好后,再安装第三支撑体时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对底座进行扭转角度后整体呈弧形的示意图;图5为在图4基础上安装第一、第二、第三支撑体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第二支撑体即将插接在第一、第二插接部时的示意图;图7为底座与第一、第二、第三支撑体相配合的另一仰视角度的拆分状态示意图;图8为底座扭转为整体造型为S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3中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3中对底座进行扭转角度后整体呈弧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1: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如图1-7所示,包括柔性的第一、第二支撑体1、2,以及多个并排顺次连接在一起且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底座3,底座3的数量可以根据最终沙发的长度来灵活调整;第一、第二支撑体1、2为成型海绵制成。所述的底座3形状为多边形,优选为六边形,且两两相邻的底座3的一顶点处通过铆钉4铰接;如图4所示,两个相邻的底座3中至少一个底座绕铰接点5处转动时,铰接点5上、下侧中与铰接点5相连的其中一侧的两棱边6a、6b夹角变小,而铰接点5另一侧与铰接点相连的两棱边6c、6d夹角变大;铰接点5上、下两侧是指沿沙发整体宽度方向;相对的,铰接点5左、右两侧是指沿沙发整体的长度方向。铰接点5上下两侧的底座3上各设有与底座3相垂直的第一、第二插接部7a、7b,如图7所示,第一、第二支撑体1、2底部设有插接槽8,第一、第二支撑体1、2通过插接槽8与第一、第二插接部7a、7b插接配合。所述的第一、第二插接部7a、7b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与底座3固定连接的铁板;铁板的板面上设有多道竖直设置的加强筋9。第一支撑体1高于第二支撑体2,第一支撑体1为靠背部,第二支撑体2为座部,为了使座部满足坐的功能,第二支撑体2需保证一定的厚度,但是折弯变得困难,因此,在第一、第二支撑体1、2之间留有空隙10,在空隙10内设有柔性的第三支撑体11,这样第二支撑体2与第三支撑体11组合作为沙发的座部,既可以方便折弯,又满足坐宽的基本要求。再进一步说,两个相邻的底座3之间设有连接条12,连接条12包括连接条本体13及设置于连接条本体13两端的连接柱14,两个相邻的底座3中,铰接点5上、下侧中至少一侧的分属于两底座的两棱边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5,连接条12的两个连接柱14插置于分属于两个底座的连接孔15内。如图2、3所示,可以将底座依次摆放成整体一字形造型,第一、第二支撑体1、2通过插接槽8与第一、第二插接部7a、7b插接配合,再在第一、第二支撑体1、2之间放入第三支撑体11,构成一字形沙发。再如4、5所示,可以将底座进行扭转,整体构成弧形造型,第一、第二支撑体1、2弯曲成弧形,再通过插接槽8与第一、第二插接部7a、7b插接配合,然后将第三支撑体11也弯曲成弧形,放入第一、第二支撑体1、2之间,构成弧形沙发。再如图8所示,可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包括:柔性的第一、第二支撑体,以及多个并排顺次连接在一起且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底座,所述的底座形状为多边形,且两两相邻的底座的一顶点处铰接;两个相邻的底座中至少一个底座绕铰接点处转动时,铰接点上、下侧中与铰接点相连的其中一侧的两棱边夹角变小,而铰接点另一侧与铰接点相连的两棱边夹角变大;铰接点上下两侧的底座上各设有与底座相垂直的第一、第二插接部,第一、第二支撑体底部设有插接槽,第一、第二支撑体通过插接槽与第一、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包括:柔性的第一、第二支撑体,以及多个并排顺次连接在一起且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底座,所述的底座形状为多边形,且两两相邻的底座的一顶点处铰接;两个相邻的底座中至少一个底座绕铰接点处转动时,铰接点上、下侧中与铰接点相连的其中一侧的两棱边夹角变小,而铰接点另一侧与铰接点相连的两棱边夹角变大;铰接点上下两侧的底座上各设有与底座相垂直的第一、第二插接部,第一、第二支撑体底部设有插接槽,第一、第二支撑体通过插接槽与第一、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第二插接部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铁板的板面上设有多道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筋为竖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第二插接部为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与底座相连的两竖杆以及连接两竖杆上端的横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第一、第二支撑体之间留有空隙,在空隙内设有柔性的第三支撑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第一支撑体高于第二支撑体。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第一支撑体高于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为靠背部,第二、第三支撑体为座部。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在两竖杆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支杆,支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杆、底座固定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式条状沙发,其特征是:两个相邻的底座之间设有连接条,连接条包括连接条本体及设置于连接条本体两端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玛拉蒂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