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9305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是由二大部分组成,上部是只汽锅28,31,汽锅上设置蒸汽量调节机构,溢流装置,弹簧过压装置,下部是有单独干熨功能的调温电熨斗,二部分之间用隔热板2隔离,该电熨斗上有二套发热控制系统,能按各类不同织物熨烫要求独立使用压力蒸汽熨烫、干式熨烫和干式压力蒸汽联合熨烫,对高级衣料能竖直熨烫,使用方便,能满足一般工业化生产和家庭使用的需要。(*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熨烫织物的蒸汽电熨斗。目前对熨烫织物的蒸汽电熨斗一般可分为二类,一类滴流式蒸汽电熨斗,即熨斗本身自带水箱,其原理是水滴从塑制水箱经针形阀滴流到熨斗底板的汽化室中汽化后产生蒸汽,如不加热底板就不能产生蒸汽,所产生的蒸汽无压力,也不能随织物种类的熨烫要求调节蒸汽流量,由于针形阀的通道较小,故对使用的水质要求高,不然会因针形阀通道积垢堵塞而失效。又因其结构所致,不能竖立产生蒸汽,对一些高级衣服不能进行竖烫。另一类一般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分体式蒸汽电熨斗,即发生蒸汽的汽锅与熨斗相分离,中间用高压软管连接,将汽锅内产生的压力蒸汽对织物进行熨烫。对水质要求不高,能竖直熨烫和调节蒸汽量的大小,但由于汽锅内压力蒸汽进入软管时,因温差关系,一部分蒸汽易还原成细水珠,使喷出的蒸汽质量纯度下降,从使用的角度看,因受软管长度的限制操作不方便,从经济角度讲,电耗大,成本高,不能进入家庭使用。中国专利申请号90101460.5《带有蒸汽与水的分隔装置的蒸汽电熨斗》和CN88210305U《一种蒸汽电熨斗》,虽对以上二类蒸汽电熨斗作了结构上的改进,但仍不能满足适应工业和家庭使用的,熨烫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的蒸汽电熨斗。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汽锅与干式熨烫调温电熨斗组合成一体,有二套发热控制系统的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能按各类不同织物熨烫要求独立使用压力蒸汽熨烫、干式熨烫和干式压力蒸汽联合熨烫织物,能对高级衣服竖直进行熨烫。同时可按不同需求调整蒸汽流量大小,使用方便,适用面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是由罩壳1,19,汽锅28,31,熨烫板5,发热元件54,3,隔热板2等所组成,其特点该电熨斗是由二大部份组成,上部是汽锅28,31,汽锅上设置蒸汽量调节机构,溢流装置,弹簧过压装置,汽锅由上半部28,下半部31组合,即是一只能承受一定压力的铝合金材料水箱,水箱内压铸入发热元件54为直接加热源,使具在热态下能产生压力蒸汽,汽锅工作时所产生的蒸汽压力为100-300KPa,由汽锅底部加热控制元件56控制。该电熨斗的下部是发热底板8,熨烫板5,发热元件3组成,由发热元件3,加热发热底板8,熨烫板5。该熨烫板5是一种表面经处理后形成结晶网络硅铝合金材料。熨烫板5温度是根据织物所需温度75℃~220℃由温度调节件15进行调整,并设有过热保护装置10。上下部份之间用隔热板2将上部汽锅与下部具有单独干熨功能的调温电熨斗隔离,使下部的高温不能传导到汽锅上,保持该电熨斗上有二个工作温区。为了实现蒸汽量能在0~15g/min范围作任意调节,在汽锅上设置的蒸汽量调节机构,由旋钮环18,旋钮芯20,杠杆21,定位栓22,弹簧33等所组成,以对蒸汽流量的大小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还考虑到多层布料及一些麻呢衣料熨烫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调节机构上同时设手动增量按钮17,使蒸汽流量瞬时高达30g/min。在汽锅的注水口中又设置一个溢流装置,由溢流管52,密封圈51组成,以保证汽锅内留有1/3的空间,在汽锅的蒸汽量调节机构处和注水口中又同时设置了二套弹簧过压装置,蒸汽量调节机构处由弹簧23,密封垫25,密封栓24组成,注水口由弹簧48,密封垫50。密封栓49组成,该装置在当汽锅内蒸汽压力大于300KPa时,能自动启动,溢出过压蒸汽,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上部汽锅剖视示意图。图3,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汽锅上弹簧过压装置示意图。图4,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汽锅蒸汽量调节机构示意图。如图1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是由二大部份所组成,上部是一只汽锅28,31,汽锅上设置蒸汽量调节机构,溢流装置,弹簧过压装置,下部是一具有单独干熨功能的调温电熨斗,上下部之间用隔热板2隔离。汽锅由上半部28,下半部31组合如图2所示,即是一只能承受800Kpa压力的铝合金材料水箱,水箱内压铸入一支不锈钢电热管即发热元件54为直接加热源,水箱在热态下产生压力蒸汽为汽锅,汽锅上下部由密封圈30,螺钉53紧固联接,加热控制元件56置于汽锅下部,直接控制汽锅工作时产生的压力蒸汽100-300KPa。如果将汽锅底部设计成熨烫板,当300KPa压力时的温度为160℃左右,是达不到对棉、麻、毛物料的熨烫效果,为此在该电熨斗的下部设置了有单独干熨功能的调温电熨斗见图1,用一支电热管即发热元件3压铸入发热底板8内,由温度调节件15,温控元件9控制调节熨烫板5的温度,使熨烫板温度能在75℃-220℃内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织物的熨烫需要,同时选用一种能承受长期工作温度在220℃以上,具有隔热特性的材料为隔热板2,将汽锅与底板隔离,使该电熨斗上有二个工作温区。由于该电熨斗上有二套发热控制系统,当要独立使用压力蒸汽熨烫时,按下蒸汽熨烫开关14,开关内指示灯即亮,表示汽锅内加热,待3-4分钟后可进行蒸汽熨烫,此时发热元件3不工作,底板处于低温区,当要独立使用干式熨烫时,调温件15置于所熨衣料相应区域,底板加热,指示灯13即亮,此时发热元件54不工作,对于毛料或多层较厚的衣物料,可以二个控制系统同时加热,干式与压力蒸汽联合熨烫。为了实现蒸汽量能在0-15g/min范围作任意调节,在汽锅上部罩壳19处,设置了蒸汽量调节机构见图4所示,有旋钮环18,手动增量按钮17置于环中并与旋钮芯20紧配合,当转动旋钮环18时,由于下端螺旋形曲面位置变化,旋钮芯20下端的定位栓22向下移动,迫使杠杆21一端向下移动,利用杠杆原理,带动阀杆35,克服弹簧33压力向上移动,此时,启开位于阀杆35下端的密封垫36使蒸汽沿着孔38,经槽39,空心管41,通道42,通道7,最后从熨烫板5上的孔4喷出,孔4为喷气孔共13个。蒸汽量的大小是根据使用者转动旋钮环18进行调整。如需要更大的蒸汽量,可按动手动增量按钮17,蒸汽流量瞬时可达30g/min,在上述压力蒸汽与点射功能的作用下,可使一些高级衣料在熨烫时衣物的表面纤维翻身竖起,使之达到干洗,去污的目的,对羊毛衫的定型效果也较好。根据不饱和水蒸汽产生的原理,在所产生压力的汽锅内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贮存过热水所产生的压力蒸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汽锅的前上部加水口中设置一个溢流装置,图2所示即溢流管52,密封圈51,当加入的水其水面上升到与溢流管52的下端面接触时,因水箱内上部空间与外界空气隔绝,形成密封空间,水再不能进入汽锅,保证汽锅内留有1/3的空间。在蒸汽量调节机构中和加水口旋钮中设置二套弹簧过压装置。一套过压装置设置在蒸汽量调节机构的阀座32内图4所示,由弹簧23,密封垫25,密封栓24组成,过压蒸汽经通道27,克服弹簧23的弹力,顶开密封垫25,经通道39,42,7,4向外泄压,另一套设在汽锅加水口旋钮45内,图3所示,过压蒸汽经通道47,克服弹簧48,顶开密封垫50,从通道46处向外泄压,该二套装置在压力大于工作压力300KPa的情况下,能自动启动工作,溢出过压蒸汽,起到过压保护作用。该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能适应各类不同织物的熨烫要求,功能齐全,使用方便,能满足一般工业化生产和家庭使用的需要。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锅式双发热控制系统蒸汽电熨斗,是由罩壳(1,19),汽锅(28,31),熨烫板(5),发热元件(54,3),隔热板(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电熨斗是由上下二大部份组成,上部份是一只由上半部28和下半部31组合的汽锅,用密封圈(30),螺钉(53)紧固联接,下部是一只调温电熨斗,发热元件(3)压铸入发热底板(8)内,加热熨烫板(5),该电熨斗的上下部之间用隔热板(2)将二大部份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良李企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娜迷电熨斗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