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77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桨,第一螺旋桨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的升降,无人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摄像设备,所述无人机主体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探测设备,位于两个升降装置之间的无人机主体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行走。本发明专利技术当遇到障碍物时,运行螺旋桨,从而使无人机主体上升,从而跨越障碍物,跨过障碍物后,再将行走轮放在线路上,从而利用行走轮行走,节约电能。

An unmanned inspection robot based on Intelligent overhead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unmanned patrol robot based on overhead lines, includ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main body. The bottom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main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propeller, the first propell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lifting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main body, and the top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main body is equipped with video equipment. A lif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a detection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lifting device, a vertical support rod is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UAV body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lifting devices, a walking wheel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walking wheel is driven by a driving motor. When encountering obstacles, the invention runs the propeller so that the main body of the UAV rises, thus crossing the obstacles, and after crossing the obstacles, the walking wheel is placed on the line, thereby using the walking wheel to walk and saving electric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巡检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和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保证电网结构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压线路的巡检,维护基本上采用人工巡视,劳动强度大、费用高且危险性大,急需取代人力巡检的方法和设备。在输电线路的巡检中用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巡线作业的强度,降低费用,也可以提高巡线作业的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更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上述问题研发了整套架空输电线路机器人全自主巡检技术,包括机器人自主越障、自主定位、自主故障诊断与复位、自主巡检等关键技术,其中机器人自主越障技术解决了机器人局部运行控制问题,机器人自主定位技术为定点巡检奠定基础。机器人本体与基站通信技术使机器人在超视距范围巡检作业时具备信息传递能力,自主故障诊断与复位技术使机器人巡检过程中能够处理自身故障并进行修复,提高了巡检可靠性。输电线路人工巡检效率较低、工作强度大、巡检成本高、不能满足现代电网安全高效巡检需求。目前,我国电网输电线路机器人全自主巡检技术尚不成熟,已有的线路机器人尚未实现全自动巡检智能型架空线路机器人完全代替巡检工,可靠巡检、无线充会、实时采集、存储、传输现场的图像、声音、温度、覆冰、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以及进行故障定位,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分险。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桨,第一螺旋桨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的升降,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两侧安装有第二螺旋桨,两个第二螺旋桨控制无人机主体的方向,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四周均安装有雷达探测器,无人机主体的一端安装有无线收发器,无人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摄像设备,所述无人机主体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探测设备,位于两个升降装置之间的无人机主体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行走。优选的,所述行走轮包括滚轮、两个侧板和防滑橡胶圈,其中,两个侧板固定在滚轮的两侧,滚轮的外壁周向套接有防滑橡胶圈,行走轮的侧面固定有转动轴,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撑杆的侧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主体通过无线收发器与控制器无线连接,工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器控制无人机的行驶,当到达待检线路的侧面,将行走轮放在线路上,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动,从而方便移动,避免一直飞行,具有省电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摄像设备可以对无人机主体周围进行度观察,摄像设备将拍摄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器发送给底面的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采用推杆电机。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锂电池提供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桨,第一螺旋桨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的升降,无人机主体的两侧安装有第二螺旋桨,两个第二螺旋桨控制无人机主体的方向,无人机主体通过无线收发器与控制器无线连接,工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器控制无人机的行驶,当到达待检线路的侧面,将行走轮放在线路上,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动,从而方便移动,避免一直飞行,具有省电的作用,当遇到障碍物时,运行螺旋桨,从而使无人机主体上升,从而跨越障碍物,跨过障碍物后,再将行走轮放在线路上,从而利用行走轮行走,节约电能,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中行走轮与驱动电机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包括无人机主体1,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桨2,第一螺旋桨2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升降,无人机主体1的两侧安装有第二螺旋桨3,两个第二螺旋桨3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方向,无人机主体1的四周均安装有雷达探测器4,无人机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无线收发器5,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摄像设备6,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的顶部安装有探测设备12,位于两个升降装置7之间的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8,支撑杆8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行走轮10,行走轮10通过驱动电机9驱动行走。本专利技术中,行走轮10包括滚轮102、两个侧板101和防滑橡胶圈103,其中,两个侧板101固定在滚轮102的两侧,滚轮102的外壁周向套接有防滑橡胶圈103,行走轮10的侧面固定有转动轴11,驱动电机9固定在支撑杆8的侧面,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与转动轴11固定连接,无人机主体1通过无线收发器5与控制器无线连接,工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器控制无人机的行驶,当到达待检线路的侧面,将行走轮10放在线路上,利用驱动电机9驱动行走轮10转动,从而方便移动,避免一直飞行,具有省电的作用,摄像设备6可以对无人机主体1周围进行360度观察,摄像设备6将拍摄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器5发送给底面的控制器,升降装置7采用推杆电机,无人机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锂电池提供电源。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桨2,第一螺旋桨2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升降,无人机主体1的两侧安装有第二螺旋桨3,两个第二螺旋桨3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方向,无人机主体1通过无线收发器5与控制器无线连接,工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器控制无人机的行驶,当到达待检线路的侧面,将行走轮10放在线路上,利用驱动电机9驱动行走轮10转动,从而方便移动,避免一直飞行,具有省电的作用,当遇到障碍物时,运行螺旋桨,从而使无人机主体1上升,从而跨越障碍物,跨过障碍物后,再将行走轮10放在线路上,从而利用行走轮10行走,节约电能,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适合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包括无人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桨(2),第一螺旋桨(2)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升降,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两侧安装有第二螺旋桨(3),两个第二螺旋桨(3)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方向,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四周均安装有雷达探测器(4),无人机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无线收发器(5),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摄像设备(6),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的顶部安装有探测设备(12),位于两个升降装置(7)之间的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8),支撑杆(8)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行走轮(10),行走轮(10)通过驱动电机(9)驱动行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包括无人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桨(2),第一螺旋桨(2)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升降,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两侧安装有第二螺旋桨(3),两个第二螺旋桨(3)控制无人机主体(1)的方向,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四周均安装有雷达探测器(4),无人机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无线收发器(5),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摄像设备(6),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的顶部安装有探测设备(12),位于两个升降装置(7)之间的无人机主体(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8),支撑杆(8)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行走轮(10),行走轮(10)通过驱动电机(9)驱动行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型架空线路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0)包括滚轮(102)、两个侧板(101)和防滑橡胶圈(103),其中,两个侧板(101)固定在滚轮(102)的两侧,滚轮(102)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