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71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制热模块、壳体和供水模块,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制热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制热模块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一方面,通过在净饮设备内设置制热模块,利用制热模块对净饮设备中水流进行加热处理,可以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通过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制热模块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为净饮设备的维护提供方便。

Water treatment pla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eating module, a shell and a water supply module. The heating modul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has a waterway integrated with the shell. The waterway comprises a water distribution channel and a water outlet channel, and the water supply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distribution channel. Water is supplied to the heating module through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ipeline, and the water after heating by the heating module flows out through the water outlet pipeline. According to the water treatment devic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on the one hand, by setting a heating module in the drinking equipment and using the heating module to heat the water flow in the drinking equipment, it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use the drinking equipment, and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rinking equi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ting module is relatively simple, which can improve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net drinking equipment, and can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net drin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饮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饮水机,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对水流的加热程序较为复杂,不仅为用户使用带来了较大的麻烦,而且加热组件的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模块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为用户使用提供方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制热模块、壳体和供水模块,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制热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制热模块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一方面,通过在净饮设备内设置制热模块,利用制热模块对净饮设备中水流进行加热处理,可以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通过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制热模块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为净饮设备的维护提供方便。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所述壳体限定出间室,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间室内。可选地,所述分水水路包括:一个第一进口和两个第一出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制热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制热出口端连通以形成制第一进水通道,另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常温水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常温水出口端连通形成常温水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口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纵向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常温水通道沿所述壳体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纵向进水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进水通道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且开口向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热模块的底部设有制热进水口,该制热进水口与所述制热出口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所述出水水路具有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与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制热模块的顶部,在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伸入所述第二出口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水路包括:第一上升段,所述第一上升段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且下端与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路还包括:排气气路,所述排气气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通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路还包括:排水水路,所述排水水路与所述制热模块连通以将所述制热模块中的水排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水路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连通。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水处理装置;10:壳体;11:分水水路;111:第一进口;112:第一进水通道;113:常温出水通道;12:出水水路;13:排气气路;14:排水水路;20:供水模块;30:制热模块;31:制热进水口;32: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其中,水处理装置100可以为饮水机或净饮机。水处理装置100包括:制热模块30、壳体10和供水模块20,制热模块30安装在壳体10内。壳体10内还限定有连通安装腔的水路,水路包括:分水水路11和出水水路1312,分水水路11和出水水路1312与壳体10融合成一体。供水模块20连通分水水路11,水流通过分水水路11进入制热模块30。水流进入制热模块30后,经过制热模块30的加热处理作用,加热后的水流通过出水水路1312流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一方面,通过在净饮设备内设置制热模块30,利用制热模块30对净饮设备中水流进行加热处理,可以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通过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制热模块30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为净饮设备的维护提供方便。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限定出间室,制热模块30分别设于间室内。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间室,可以为制热模块30的安装提供方便,不仅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制热模块30的安装稳定性。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分水水路11包括:一个第一进口111和两个第一出口,两个第一出口均连通第一进口111。第一进口111连通净饮设备的供水装置,可以是水桶,也可以是供水管。其中一个第一出口构设成制热出口端,制热出口端连通制热模块30,第一进口111与制热出口端之间限定出第一进水通道112,水流通过第一进水通道112为制热模块30供水。另一个第一出口构设成制常温水出口端,常温水出口端与第一出口之间限定出第二进水通道,水流通过第二进水通道流出,为用户饮用常温水提供了方便。分水水路11可以单独为制热模块30供水并单独提供常温说,不仅可以保证制热模块30正常供水,还可以防止净饮设备的各水路之间发生串水,而且上述的分水水路1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有利于简化净饮设备的水路设计。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口111沿壳体10的纵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纵向进水通道,也就是说,纵向进水通道在壳体10内沿竖直方向延伸,可以沿壳体10的轴向延伸。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沿壳体10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分别与纵向进水通道连通,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从纵向进水通道的底部沿壳体10的径向延伸,而且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可以朝相反的方向延伸。上述结构的纵向进水通道供水较为方便,连接工艺的难度比较低。上述结构的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方便布置,占用空间较小,可以缩小净饮设备的体积,而且朝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不易发生串水。进一步地,纵向进水通道位于壳体10的中心位置且开口向上,也就是说,纵向进水通道沿壳体10的中心轴线延伸,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均连接在纵向进水通道的底部,且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沿壳体10的径向向外延伸。其中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可以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配合沿壳体10的一条直径延伸。设在壳体10的中心位置向上开口的纵向进水通道,可以为纵向进水通道连通供水装置通过方便,而且第一进水通道112和常温水通道等长布置,保证各水路的水流阻力大致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制热模块30的底部设有制热进水口31,水流从制热模块30的底部进入制热模块30。水流在加热过程中,热水从底部向上流动,从底部加冷水,可以防止新注入加热模块的冷水与加热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模块;壳体,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所述分水水路包括两个第一出口,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制热出口端,另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常温水出口端;出水水路;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制热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制热模块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模块;壳体,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所述分水水路包括两个第一出口,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制热出口端,另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常温水出口端;出水水路;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制热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制热模块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限定出间室,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间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水路还包括:一个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制热出口端连通以形成制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常温水出口端连通形成常温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纵向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常温水通道沿所述壳体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纵向进水通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进水通道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荣吴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