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608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二底板,所述安装板上端与横导向板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右侧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导向板、挡板,所述竖导向板与横导向板之间设有弧形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设有弧形板角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弧形板设计为可旋转的可调节结构,可控制不同采血管落下的角度,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采血管。

An adjustable device for collecting blood vessels and dropping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djustable falling tube device for collecting blood vessels,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plate and a second bottom plate. The end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verse guide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blanking hol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bove the blanking ho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vertical guide plates and baffles, and the vertical gu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verse guide plat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econd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plat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esigns the arc plate as a rotatable and adjustable structure, which can control the falling angle of different blood vessels, and is suitable for blood vessels of different siz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血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现行采血管生产行业中,有多种规格高度的采血管,自动装管机落管管口的高度是按照最高长度的采血管为基准设计,但如果在使用高度低的采血管时,因为落管口距离模架孔变长,容易发生采血管因本体重量变化和自由落体时行程变长的不确定性,容易发生卡管现象。如果装管卡管,作业线就会停止运行,反复出现停机故障,严重影响生产节奏和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包括横导向板、竖导向板、弧形板、第一橡胶连接带、第二橡胶连接带、第一底板、第二底板、试管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连杆、旋转轴、调节板、横梁、调节旋钮、安装板、落料孔和挡板。所述第一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底板的左右两端相焊接,所述第二底板上部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与横导向板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右侧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导向板、挡板,所述竖导向板与横导向板之间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端通过第一橡胶连接带与横导向板相连,所述弧形板的下端通过第二橡胶连接带与竖导向板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设有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的上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调节板,所述横梁的侧面在对应通孔的位置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板通过调节旋钮固定在通孔内,所述调节板的上端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下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连杆上端与弧形板相连,所述落料孔的正下方设有试管座,所述试管座安装在第一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部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由弹性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座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大小于落料孔大小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将弧形板设计为可旋转的可调节结构,通过连杆、旋转轴、调节板、调节旋钮来旋转调节,从而达到控制不同采血管落下的角度。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采血管,而且在落管至弧形板底部时,由于缓冲块的缓冲,可以避免采血管在落管时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碎管的情况发生,也避免碎管后导致卡管引发的机械故障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横导向板,2.竖导向板,3.弧形板,4.第一橡胶连接带,5.第二连接橡胶带,6.缓冲块,7.第一底板7,8.第二底板,9.试管座,10.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第四立柱,14.连杆,15.旋转轴,16.调节板,17.横梁,18.调节旋钮,19.安装板,20.落料孔,2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包括横导向板1、竖导向板2、弧形板3、第一橡胶连接带4、第二橡胶连接带5、缓冲块6、第一底板7、第二底板8、试管座9、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1、第三立柱12、第四立柱13、连杆14、旋转轴15、调节板16、横梁17、调节旋钮18、安装板19、落料孔20、挡板21。所述第一底板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11,所述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11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底板8的左右两端相焊接,所述第二底板8上垂直焊接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上端与横导向板1相连,所述第二底板8的右侧设有落料孔20,所述落料孔20的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导向板2、挡板21,所述竖导向板2、挡板21的下端与安装板19焊接相连。所述竖导向板2与横导向板1之间设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上端通过第一橡胶连接带4与横导向板1相连,所述弧形板3的下端通过第二橡胶连接带5与竖导向板2相连,所述挡板21上部设有缓冲块6,所述缓冲块6由弹性橡胶制成。所述第二底板8的中部设有第三立柱12和第四立柱13,所述第三立柱12与第四立柱13的上端设有横梁17,所述横梁17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调节板16,所述横梁17的侧面在对应通孔的位置安装有调节旋钮18,所述调节板16通过调节旋钮18固定在通孔内,所述调节板16的上端与连杆14相连,所述连杆14下部安装有旋转轴15,所述旋转轴15垂直固定在安装板19上,所述连杆14可沿旋转轴15旋转。所述连杆14上端与弧形板3焊接相连。所述落料孔20的正下方设有试管座9,所述试管座9放置在第一底板7上。所述试管座9设有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大小于落料孔20大小相适配。本技术将原有的固定弧形板3,设计为可调节的弧形板3,通过调节旋钮18可对调节板16的位置进行调节,使连杆14、弧形板3沿旋转轴15旋转,从而达到控制不同采血管沿弧形板3落下的角度。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采血管,而且在落管至弧形板3底部时,由于缓冲块6的缓冲,可以避免采血管在落管时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碎管的情况发生,也避免碎管后导致卡管引发的机械故障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横导向板、竖导向板、弧形板、第一橡胶连接带、第二橡胶连接带、第一底板、第二底板、试管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连杆、旋转轴、调节板、横梁、调节旋钮、安装板、落料孔和挡板;所述第一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底板的左右两端相焊接,所述第二底板上部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与横导向板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右侧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导向板、挡板,所述竖导向板与横导向板之间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端通过第一橡胶连接带与横导向板相连,所述弧形板的下端通过第二橡胶连接带与竖导向板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设有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的上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调节板,所述横梁的侧面在对应通孔的位置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板通过调节旋钮固定在通孔内,所述调节板的上端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下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连杆上端与弧形板相连,所述落料孔的正下方设有试管座,所述试管座安装在第一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采血管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横导向板、竖导向板、弧形板、第一橡胶连接带、第二橡胶连接带、第一底板、第二底板、试管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连杆、旋转轴、调节板、横梁、调节旋钮、安装板、落料孔和挡板;所述第一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底板的左右两端相焊接,所述第二底板上部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与横导向板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右侧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导向板、挡板,所述竖导向板与横导向板之间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端通过第一橡胶连接带与横导向板相连,所述弧形板的下端通过第二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庆沈猛志陶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亿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