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1599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双金属泥浆泵的缸套由内套和外套组成,电机、液压泵站和液压缸依次连接,液压缸内的液压杆伸入缸套内,液压杆头部安装有一压板,压板被夹持在液压杆和内套之间,缸套端部安装有一定位挡板,外套与定位挡板抵紧接触。该装置充分利用废旧物资完成,加工成本低;使用操作简单,一人操作即可完成缸套内套的取出,大大节省了缸套内套取出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安全可靠,由于采用液压泵站作为动力作为不需要人工将内套压出,不存在安全隐患;省时省力,有了这个工装平均2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缸套内套的取出,降低了缸套的加工生产成本,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泥浆泵缸套的制造中,在国内使用的泥浆泵缸套可分为单金属缸套、双金属缸套、陶瓷缸套。其中普遍使用且使用效果较好的为双金属缸套。长庆钻井目前有钻井队147只,年平均消耗各种缸套5000只左右,按市场价格平均一只缸套的价格在1000元,年缸套消耗花费500万元。长庆市场的外部井队有280多只,年消耗缸套的数量在10000多只,如果这样缸套都能重复利用将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但缸套是一种易损件,只要内孔刺漏或磨损就需要更换。但是缸套的外套为锻件不易损坏,如果能重复利用缸套的外套将可以节约一半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难以取出,以及缸套内孔一旦磨损或刺漏就必须全部更换新的缸套,造成内套取出时间长、缸套制造成本高,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包括双金属泥浆泵的缸套,所述缸套由内套和外套组成,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液压泵站和液压缸,液压缸内的液压杆伸入缸套内,液压杆头部安装有一压板,压板被夹持在液压杆和内套之间,缸套远离液压缸的端部安装有一定位挡板,定位挡板覆盖缸套的端口,外套与定位挡板抵紧接触。还包括固定支架,缸套固定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定位挡板垂直于缸套中心轴线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定位挡板中心开有圆孔,液压杆顶出内套,内套穿过圆孔被取出。所述压板直径与外套内径一致,定位挡板中心圆孔内径与内套外径一致。所述液压泵站采用修复的废旧液压泵站,液压缸采用修复的废旧液压缸。所述压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液压杆头部,定位挡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液压泵站内的液压操作箱的出油管线上串接单流阀和溢流阀,溢流阀出口端安装报警型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加工成本低,只需电机、小型液压泵站、液压缸、定位挡板和不同尺寸的缸套压板;(2)使用操作简单,将缸套水平吊入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然后由一人操作即可完成缸套内套的压出,大大节省了内套的取出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安全可靠,由于固定支架上有缸套的定位挡板,只要吊入缸套缓慢操作液压杆伸出对中缸套内孔,然后加压就可将内套压出;(4)省时省力,有了这个取出装置平均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缸套内套的取出,提高了取出时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5)缸套可以重复利用,提高了缸套的制造经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修复一只缸套节约生产成本500元,平均一年我们修复5000只缸套可节约生产成本250万元。提高了缸套的加工效率,保障了井队正常生产。(6)减少了缸套外套这部分的加工工序,可以提高缸套生产效率,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的状况下可以每年多增加缸套生产2000只,创造价值200万元。(7)一种设备可以完成3种型号泥浆泵F泵、青州泵、兰石泵的从φ120-φ180的7种型号21种不同尺寸缸套内套的取出。(8)本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浪费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安全风险。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套;2、外套;3、电机;4、液压泵站;5、液压缸;6、液压杆;7、压板;8、定位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双金属泥浆泵的缸套,所述缸套由内套1和外套2组成,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3、液压泵站4和液压缸5,液压缸5内的液压杆6伸入缸套内,液压杆6头部安装有一压板7,压板7被夹持在液压杆6和内套1之间,缸套远离液压缸5的端部安装有一定位挡板8,定位挡板8覆盖缸套的端口,外套2与定位挡板8抵紧接触。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压块安装在液压杆6头部,然后启动液压泵站4,操作液压泵站4内的液压箱操作手柄,缓慢伸出液压杆6,并对准缸套内孔压紧内套1,操作液压箱操作手柄逐步加压将缸套内套1从泥浆泵缸套中顶出,操作液压箱操作手柄收回液压杆6,关闭液压泵站4。需要说明的是,液压泵站4选用小型液压泵站,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作为本实施例的保护点,因此不作详细的说明。该装置可以完成F泵、青州泵、兰石泵等泥浆泵的双金属缸套,缸套型号从φ120、φ130、φ140、φ150、φ160、φ170、φ180,7个型号21种的缸套内套的取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内套在取出时,缸套不出现移动,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缸套固定放置在固定支架上。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挡板8垂直于缸套中心轴线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定位挡板8中心开有圆孔,液压杆6顶出内套1,内套1穿过圆孔被取出。定位挡板8一方面可以使缸套放在固定支架上自动定位不滑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内套1的取出。实施例4: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确保液压杆6可以顺利顶出内套1,所述压板7直径与外套2内径一致,定位挡板8中心圆孔内径与内套1外径一致。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利用废旧物资,降低加工成本,所述液压泵站4采用修复的废旧液压泵站4,液压缸5采用修复的废旧液压缸5。实施例6:为了方便的拆卸,所述压板7可拆卸的安装在液压杆6头部,定位挡板8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液压泵站4内的液压操作箱的出油管线上串接单流阀和溢流阀,溢流阀出口端安装报警型压力传感器。在单流阀上设定压力,液压缸顶出压力超出预设压力时,溢流阀具有报警和泄压功能保证操作者安全。液压泵站4属于现有结构,其包含液压操作箱,液压操作箱也属于现有结构,因此不作详细的说明。该装置充分利用废旧物资完成,加工成本低;使用操作简单,将泥浆泵缸套调入工装中由一人操作即可完成大缸套内套的取出,大大节省了缸套内套取出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安全可靠,由于采用液压泵站作为动力作为不需要人工将内套压出,不存在安全隐患;省时省力,有了这个工装平均2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缸套内套的取出,降低了缸套的加工生产成本,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保障了井队正常生产。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包括双金属泥浆泵的缸套,所述缸套由内套(1)和外套(2)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3)、液压泵站(4)和液压缸(5),液压缸(5)内的液压杆(6)伸入缸套内,液压杆(6)头部安装有一压板(7),压板(7)被夹持在液压杆(6)和内套(1)之间,缸套远离液压缸(5)的端部安装有一定位挡板(8),定位挡板(8)覆盖缸套的端口,外套(2)与定位挡板(8)抵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包括双金属泥浆泵的缸套,所述缸套由内套(1)和外套(2)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3)、液压泵站(4)和液压缸(5),液压缸(5)内的液压杆(6)伸入缸套内,液压杆(6)头部安装有一压板(7),压板(7)被夹持在液压杆(6)和内套(1)之间,缸套远离液压缸(5)的端部安装有一定位挡板(8),定位挡板(8)覆盖缸套的端口,外套(2)与定位挡板(8)抵紧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缸套固定放置在固定支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泥浆泵缸套内套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挡板(8)垂直于缸套中心轴线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定位挡板(8)中心开有圆孔,液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岐张德陈宁生徐天宁冯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