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92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属于土木工程减振隔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缸体与活塞杆围成的密封腔体内充满液体阻尼介质,密封腔体经由活塞分为阻尼腔体Ⅰ和阻尼腔体Ⅱ,液体阻尼介质充满阻尼腔体Ⅰ和阻尼腔体Ⅱ,活塞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包括直动式溢流阀和阻尼通道,直动式溢流阀的一端与阻尼腔体Ⅰ或阻尼腔体Ⅱ相连,直动式溢流阀另一端通过阻尼通道与另一侧的阻尼腔体Ⅱ或阻尼腔体Ⅰ相连;当液体阻尼介质的流动压强大于直动式溢流阀的弹性力时,直动式溢流阀后退打开,阻尼通道出现,阻尼介质从而由活塞一侧流到另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属于土木工程减振隔震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技术是指在结构中某些部位设置耗能元件,耗能元件在结构振动变形时发生滞回变形耗散能量,从而减小结构构件耗散的能量,减小结构的振动变形。常用的各种阻尼器根据其提供的阻尼力和结构反应的关系可分为:速度型阻尼器和位移型阻尼器。速度型阻尼器的阻尼力与消能部件两端的相对速度有关,即与结构的速度响应有关,包括粘滞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位移型阻尼器的阻尼力与消能部件两端的相对位移有关,即与结构的位移响应有关,包括摩擦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是利用黏稠液体的粘性来耗散振动能量。粘滞阻尼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置于开口容器中黏性液体的变形来实现耗能目的,如圆柱筒阻尼器;另一类是强迫密封容器内的液体通过小的阻尼孔而耗能,如Taylor液体阻尼器。粘滞阻尼器一般由缸体、活塞、阻尼孔、粘滞流体介质及活塞杆等部分组成,活塞可以在缸体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活塞上有矢量活塞孔。当活塞与缸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流体介质通过活塞孔流向缸体另一侧,从而在通过时产生阻尼力,达到耗能减振的目的。被动控制技术研究最早,无需能源控制效果稳定,但其最优控制范围窄,只对某部分烈度地震具有最优控制;近些年新近发展的半主动控制技术,可实现对不同类型地震波的最优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阻尼力可调范围宽等优点,但其需要能源输入和反馈控制。目前,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是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的,在完成组装后,每个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一定值,即出力范围也是一定的。但现实是,地震、强风等自然灾害往往超出我们的设计范围,会出现粘滞阻尼器的位移与出力超出设计范围,使粘滞阻尼器被破坏而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其目的是无需外接电源、传感器与控制器,本专利技术以速度为控制率条件产生大小不同的阻尼系数;当速度较小时,阻尼系数较小,产生的阻尼力较小;当速度增大时,阻尼系数会随着以阶梯形式增大,则会产生足够大的阻尼力,以满足振动控制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中部设置有活塞,缸体与活塞杆围成的密封腔体内充满液体阻尼介质,密封腔体经由活塞分为阻尼腔体Ⅰ和阻尼腔体Ⅱ,液体阻尼介质充满阻尼腔体Ⅰ和阻尼腔体Ⅱ,活塞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包括直动式溢流阀和阻尼通道,直动式溢流阀的一端与阻尼腔体Ⅰ或阻尼腔体Ⅱ相连,直动式溢流阀另一端通过阻尼通道与另一侧的阻尼腔体Ⅱ或阻尼腔体Ⅰ相连;当液体阻尼介质的流动压强大于直动式溢流阀的弹性力时,直动式溢流阀后退打开,阻尼通道出现,阻尼介质从而由活塞一侧流到另一侧。优选地,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体,以及位于阀体内的阀芯、压力弹簧与密封圈;阀体的出口设置于阻尼腔体Ⅰ或阻尼腔体Ⅱ的出口处,压力弹簧位于阀芯顶部台肩上,阀芯位于阀体底部台肩上,阀芯在压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封堵住阀体的出口;阀体的出口设置于阻尼通道的入口处。优选地,压力弹簧的预压力预先进行设置,当活塞相对阀体开始运动时,阻尼介质会从直动式溢流阀的入口流入,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作用在阀芯上的压强也逐渐增大;当入口处阻尼介质的流动压强大于压力弹簧的弹性力时,阀芯打开,阻尼介质经由阻尼通道流入另一侧的密封腔体内。优选地,直动式溢流阀的数量根据活塞的端面大小进行合理布置。优选地,阻尼通道沿活塞轴线方向均匀对称布置,且为偶数布置;相同出口方向的阻尼通道个数也为偶数设置。优选地,缸体中的阻尼介质压强与活塞的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阻尼通道打开的程度与阻尼介质的压强有关,缸体的阻尼力会随着活塞杆的速度大小而逐步递增。优选地,对于每个阻尼腔体,当活塞杆前推,液体阻尼介质从阻尼腔体Ⅱ经过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流入阻尼腔体Ⅰ;反之,当活塞杆外拉,液体阻尼介质从阻尼腔体Ⅰ经过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流入阻尼腔体Ⅱ。优选地,入口和出口均沿缸体轴线均匀对称布置,阻尼介质活塞的作用力的均匀,避免导致缸体倾斜,增加活塞与缸体的摩擦力。优选地,缸体的端部与活塞杆的端部均采用铰接固定,且均通过球铰座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设计简单、加工方便,性能稳定的阻尼系数可调的粘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粘滞阻尼器,同传统粘滞阻尼器相比,该装置的控制过程不需要传感器,不需要外部能源,且具有自适应控制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活塞杆前推的状态图。图4是活塞杆外拉的状态图。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缸体;2、活塞杆;3、活塞;4、阻尼腔体Ⅰ;5、阻尼腔体Ⅱ;6、直动式溢流阀;61、阀体;62、阀芯;63、弹簧;64、锁紧螺母;7、阻尼通道;8、密封件;9、球铰座;10、入口;11、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包括缸体1、活塞杆2和活塞3,缸体1内设置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中部设置有活塞3,缸体1与活塞杆2围成的密封腔体内充满液体阻尼介质,密封腔体经由活塞3分为阻尼腔体Ⅰ4和阻尼腔体Ⅱ5,液体阻尼介质充满阻尼腔体Ⅰ4和阻尼腔体Ⅱ5,活塞3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包括直动式溢流阀6阻尼通道7,直动式溢流阀6的一端与阻尼腔体Ⅰ4或阻尼腔体Ⅱ5相连,直动式溢流阀6另一端通过阻尼通道7另一侧的阻尼腔体Ⅱ5或阻尼腔体Ⅰ4相连;当液体阻尼介质的流动压强大于直动式溢流阀6的弹性力时,直动式溢流阀6后退打开,阻尼通道7出现,阻尼介质从而由活塞3一侧流到另一侧。直动式溢流阀6包括阀体61,以及位于阀体61内的阀芯62、压力弹簧63密封圈;阀体61的出口11设置于阻尼腔体Ⅰ4或阻尼腔体Ⅱ5的出口11处,压力弹簧63位于阀芯62顶部台肩上,阀芯62位于阀体61底部台肩上,阀芯62在压力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封堵住阀体61的出口11;阀体61的出口11设置于阻尼通道7的入口10处。压力弹簧63的预压力预先进行设置,当活塞3相对阀体61开始运动时,阻尼介质会从直动式溢流阀6的入口10流入,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作用在阀芯62上的压强也逐渐增大;当入口10处阻尼介质的流动压强大于压力弹簧63的弹性力时,阀芯62打开,阻尼介质经由阻尼通道7流入另一侧的密封腔体内。直动式溢流阀6的数量根据活塞3的端面大小进行合理布置。阻尼通道7沿活塞3轴线方向均匀对称布置,且为偶数布置;相同出口11方向的阻尼通道7个数也为偶数设置。缸体1中的阻尼介质压强与活塞3的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阻尼通道7打开的程度与阻尼介质的压强有关,缸体1的阻尼力会随着活塞杆2的速度大小而逐步递增。对于每个阻尼腔体,当活塞杆2前推,液体阻尼介质从阻尼腔体Ⅱ5经过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流入阻尼腔体Ⅰ4;反之,当活塞杆2外拉,液体阻尼介质从阻尼腔体Ⅰ4经过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流入阻尼腔体Ⅱ5。入口10和出口11均沿缸体1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杆(2)和活塞(3),缸体(1)内设置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中部设置有活塞(3),缸体(1)与活塞杆(2)围成的密封腔体内充满液体阻尼介质,密封腔体经由活塞(3)分为阻尼腔体Ⅰ(4)和阻尼腔体Ⅱ(5),液体阻尼介质充满阻尼腔体Ⅰ(4)和阻尼腔体Ⅱ(5),其特征在于,活塞(3)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包括直动式溢流阀(6)和阻尼通道(7),直动式溢流阀(6)的一端与阻尼腔体Ⅰ(4)或阻尼腔体Ⅱ(5)相连,直动式溢流阀(6)另一端通过阻尼通道(7)与另一侧的阻尼腔体Ⅱ(5)或阻尼腔体Ⅰ(4)相连;当液体阻尼介质的流动压强大于直动式溢流阀(6)的弹性力时,直动式溢流阀(6)后退打开,阻尼通道(7)出现,阻尼介质从而由活塞(3)一侧流到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杆(2)和活塞(3),缸体(1)内设置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中部设置有活塞(3),缸体(1)与活塞杆(2)围成的密封腔体内充满液体阻尼介质,密封腔体经由活塞(3)分为阻尼腔体Ⅰ(4)和阻尼腔体Ⅱ(5),液体阻尼介质充满阻尼腔体Ⅰ(4)和阻尼腔体Ⅱ(5),其特征在于,活塞(3)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内置可调式变阻尼机构包括直动式溢流阀(6)和阻尼通道(7),直动式溢流阀(6)的一端与阻尼腔体Ⅰ(4)或阻尼腔体Ⅱ(5)相连,直动式溢流阀(6)另一端通过阻尼通道(7)与另一侧的阻尼腔体Ⅱ(5)或阻尼腔体Ⅰ(4)相连;当液体阻尼介质的流动压强大于直动式溢流阀(6)的弹性力时,直动式溢流阀(6)后退打开,阻尼通道(7)出现,阻尼介质从而由活塞(3)一侧流到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直动式溢流阀(6)包括阀体(61),以及位于阀体(61)内的阀芯(62)、压力弹簧(63)与密封圈;阀体(61)的出口(11)设置于阻尼腔体Ⅰ(4)或阻尼腔体Ⅱ(5)的出口(11)处,压力弹簧(63)位于阀芯(62)顶部台肩上,阀芯(62)位于阀体(61)底部台肩上,阀芯(62)在压力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封堵住阀体(61)的出口(11);阀体(61)的出口(11)设置于阻尼通道(7)的入口(10)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增强型变阻尼粘滞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弹簧(63)的预压力预先进行设置,当活塞(3)相对阀体(61)开始运动时,阻尼介质会从直动式溢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伟庆李立刚李茂段存坤张春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