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785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各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在管道检查井处和管道变换管径处均支设中心桩;(2)进行基础沟槽开挖,基础沟槽开挖后将沟槽底面清理干净,回填砂石;(3)在沟槽底面上定出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4)依据定出的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从基础沟槽的下游向上游依次首尾连接安装管道的各段管节,在管节与管节之间增加铰接连接,本方法可以防止在较大外力作用下对管道造成断裂、开裂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两侧的雨、污水管的施工属于城市排水管道工程。城市排水工程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雨污水的排量,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造成道路积水等情况,给道路的安全出行造成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地质大多数为流塑状的淤泥层,且范围较广较深,往往在施工过程中给施工及后期维护带来很大的难度,容易造成管道移位、接头错位等问题,因此必须采用可靠的施工措施,保证排水设施管道在安全条件下正常施工和使用。申请号为CN200920071583.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厂房柱上的管道支架节点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两侧位于混凝土厂房柱的相应位置上下固定设置一对角钢,该角钢通过后锚固建筑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厂房柱上。该结构是厂房柱上的管道节点,不适用于埋在地下的管道开槽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安装工艺简单牢固、安装精度高、成本低,闭水质量可靠的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各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在管道检查井处和管道变换管径处均支设中心桩;(2)进行基础沟槽开挖,基础沟槽开挖后将沟槽底面清理干净,回填砂石;(3)在沟槽底面上定出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4)依据定出的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从基础沟槽的下游向上游依次首尾连接安装管道的各段管节;其中安装各段管节的步骤为:(a)进行管节铺设;(b)在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分别用间隔设置的木桩固定;(c)将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两根木桩之间用铁丝绑扎固定;(d)在该段管节四周分层、分段回填,且露出与下段管节连接的管端部位;前段管节与后段管节首尾连接的步骤为:(a)将后段管节与前段管节插接固定,然后在对接的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的左右两侧分别支设工字钢;(b)在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之间沿管道周圈采用多道拉结件拉结固定,具体步骤为:在对接的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沿各管节周圈分别均匀间隔钻多个孔洞,然后在两段管节的管腔内采用U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分别穿过两段管节上对应设置的一个孔洞,再将钢筋的两个竖直段露出两段管节外壁的部分对弯90°与管节外壁平行设置以钩紧对接的两段管节,对两段管节形成拉结;(5)全部管节安装完毕后对整体管道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合格后对管道未回填部位进行回填;(6)从下游向上游依次拔出工字钢。本专利技术方法主要针对流塑状淤泥土层中管道的施工,管道基础的开挖采用分层和分段的方法进行,为防止管道地基的隆起位移,要及时进行回填处理;另外为防止已经施工完成的管道在淤泥层压力的作用下,造成管道位移上浮过大,管节与管节之间的接头错位等情况,采取了管道两侧设置木桩进行固定,管节与管节之间增加铰接连接,此连接不能是刚性连接以防在较大外力作用下对管道造成断裂、开裂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的施工节点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管节与管节之间铰接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各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在管道检查井处和管道变换管径处均支设中心桩,优选的在管道变换管径处设置护桩或控制桩。(2)进行基础沟槽开挖,基础沟槽开挖后将沟槽底面清理干净,回填砂石;(3)在沟槽底面上定出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4)依据定出的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从基础沟槽的下游向上游依次首尾连接安装管道的各段管节;其中安装各段管节的步骤为:(a)进行管节铺设;(b)在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分别用间隔设置的木桩2固定;(c)将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两根木桩之间用铁丝3绑扎固定,防止管道移位。(d)考虑到管沟基础在两侧淤泥土的压力下,容易产生向上隆起的位移情况。因此每段管节施工完成后,在该段管节四周分层、分段回填,且露出与下段管节连接的管端部位4;前段管节与后段管节首尾连接的步骤为:(a)将后段管节与前段管节插接固定,然后在对接的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的左右两侧分别支设工字钢1;(b)为防止管道接口在淤泥地基的挤压下发生错位,在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之间沿管道周圈采用多道拉结件拉结固定,具体步骤为:在对接的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沿各管节周圈分别均匀间隔钻多个孔洞,然后在两段管节的管腔内采用U形钢筋7的两个竖直段分别穿过两段管节上对应设置的一个孔洞,再将钢筋的两个竖直段露出两段管节外壁的部分对弯90°与管节外壁平行设置以钩紧对接的两段管节5、6,对两段管节形成拉结。(5)全部管节安装完毕后对整体管道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合格后对管道未回填部位进行回填;(6)从下游向上游依次拔出工字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各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在管道检查井处和管道变换管径处均支设中心桩;(2)进行基础沟槽开挖,基础沟槽开挖后将沟槽底面清理干净,回填砂石;(3)在沟槽底面上定出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4)依据定出的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从基础沟槽的下游向上游依次首尾连接安装管道的各段管节;其中安装各段管节的步骤为:(a)进行管节铺设;(b)在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分别用间隔设置的木桩固定;(c)将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两根木桩之间用铁丝绑扎固定;(d)在该段管节四周分层、分段回填,且露出与下段管节连接的管端部位;前段管节与后段管节首尾连接的步骤为:(a)将后段管节与前段管节插接固定,然后在对接的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的左右两侧分别支设工字钢;(b)在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之间沿管道周圈采用多道拉结件拉结固定,具体步骤为:在对接的两段管节的接头部位,沿各管节周圈分别均匀间隔钻多个孔洞,然后在两段管节的管腔内采用U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分别穿过两段管节上对应设置的一个孔洞,再将钢筋的两个竖直段露出两段管节外壁的部分对弯90°与管节外壁平行设置以钩紧对接的两段管节,对两段管节形成拉结;(5)全部管节安装完毕后对整体管道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合格后对管道未回填部位进行回填;(6)从下游向上游依次拔出工字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塑状淤泥土层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各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在管道检查井处和管道变换管径处均支设中心桩;(2)进行基础沟槽开挖,基础沟槽开挖后将沟槽底面清理干净,回填砂石;(3)在沟槽底面上定出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4)依据定出的管道中心线及边线位置,从基础沟槽的下游向上游依次首尾连接安装管道的各段管节;其中安装各段管节的步骤为:(a)进行管节铺设;(b)在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分别用间隔设置的木桩固定;(c)将该段管节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两根木桩之间用铁丝绑扎固定;(d)在该段管节四周分层、分段回填,且露出与下段管节连接的管端部位;前段管节与后段管节首尾连接的步骤为:(a)将后段管节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梅袁银书张振禹付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