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397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包括布体、绒布层和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位于布体一侧,所述绒布层位于布体内部,所述绒布层一侧连接有透气网孔,所述绒布层通过透气网孔连接有耐磨层,所述绒布层另一侧连接有抗静电层,所述绒布层通过抗静电层连接有阻燃层,所述布体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内侧连接有抗菌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防水层内侧连接抗菌层,利用银纤维填充的抗菌层能够有效对面料接触到的含菌物进行阻隔或杀除,提升该经编面料使用的舒适性,并且在绒布层一侧连接透气网孔,对绒布层以及该面料进行空气接触的加强,防止面料长时间使用后遭受腐蚀侵害,同时在布体一侧连接阻燃层,提升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工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
技术介绍
经编,指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经编与纬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形成的线圈沿垂直方向或经纱方向排列,由相邻的纱线相互套接而成,经编所用的机器看上去有些像织机,所有的纱线均卷绕在经轴上,经轴位于编织区的后方和上方,所有的纱线同时喂入编织区,在套接过程中,每根纱线都由单独的针控制,从根本上说,经编是生产平幅织物的加工系统,织物具有直的侧边,生产速度高,产量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在选择衣物时除了考虑其颜色和款式外,还会考虑衣物的环保型和舒适性等。传统的经编面料存在着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差的问题,例如其在不同使用环境下适应性不一,有时防潮透气效果较差,影响使用的舒适性,并且传统的经编面料不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及阻燃效果,特殊使用环境下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包括布体、绒布层和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位于布体一侧,所述绒布层位于布体内部,所述绒布层一侧连接有透气网孔,所述绒布层通过透气网孔连接有耐磨层,所述绒布层另一侧连接有抗静电层,所述绒布层通过抗静电层连接有阻燃层,所述布体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内侧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与耐磨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具体为银纤维材料填充层。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具体为玻璃纤维材质。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层具体为PVC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层具体为PP薄膜填充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布体表面设置防水层,对该经编面料形成一定的防水效果,使用范围扩大,并在防水层内侧连接抗菌层,利用银纤维填充的抗菌层能够有效对面料接触到的含菌物进行阻隔或杀除,提升该经编面料使用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绒布层一侧连接透气网孔,对绒布层以及该面料进行空气接触的加强,防止面料长时间使用后遭受腐蚀侵害,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布体一侧连接无纺布基层,利用无纺布材质防潮透气性强且柔韧质轻等特性提升该经编面料的使用适应性,并在布体另一侧连接阻燃层,有效加强其阻燃效果,提升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抗菌透气经编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抗菌透气经编面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布体;2、防水层;3、抗菌层;4、耐磨层;5、透气网孔;6、绒布层;7、抗静电层;8、阻燃层;9、无纺布基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包括布体1、绒布层6和无纺布基层9,所述无纺布基层9位于布体1一侧,所述绒布层6位于布体1内部,所述绒布层6一侧连接有透气网孔5,所述绒布层6通过透气网孔5连接有耐磨层4,所述绒布层6另一侧连接有抗静电层7,所述绒布层6通过抗静电层7连接有阻燃层8,所述布体1表面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内侧连接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与耐磨层4连接。其中,所述抗菌层3具体为银纤维材料填充层,利用银纤维具有一定抗菌杀菌效果,在应用于该经编面料时提升其实际使用效果。其中,所述耐磨层4具体为玻璃纤维材质,利用玻璃纤维强度强且耐磨耐刮性能强等特点提升该经编面料使用时的抗划伤抗冲击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所述抗静电层7具体为PVC材质制成,利用PVC材质导电性能弱,应用广泛且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增强该经编面料的抗静电效果,提升其使用时的舒适性。其中,所述阻燃层8具体为PP薄膜填充层,利用PP薄膜阻燃层8能够有效对火源等进行阻断或隔绝,提升其使用的安全性及环境的适应性。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工作时,通过对其添加相应的功能性适应性构件,增强其实际使用效果,其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布体1表面设置防水层2,并在防水层2内侧连接抗菌层3,利用防水层2能够对该经编面料形成一定的防水效果,使用范围扩大,并且利用银纤维填充的抗菌层3能够有效对面料接触到的含菌物进行阻隔或杀除,提升该经编面料使用的舒适性,然后在绒布层6一侧连接透气网孔5,使该经编面料存在一定的透气性,对绒布层6以及该面料进行空气接触的加强,防止面料长时间使用后遭受腐蚀侵害,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后在布体1一侧连接无纺布基层9,并在布体1另一侧连接阻燃层8,利用无纺布材质防潮透气性强且柔韧质轻等特性提升该经编面料的使用适应性,而PP薄膜阻燃层8能够有效加强其阻燃效果,提升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从而充分提高了该经编面料的抗菌透气效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包括布体(1)、绒布层(6)和无纺布基层(9),所述无纺布基层(9)位于布体(1)一侧,所述绒布层(6)位于布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绒布层(6)一侧连接有透气网孔(5),所述绒布层(6)通过透气网孔(5)连接有耐磨层(4),所述绒布层(6)另一侧连接有抗静电层(7),所述绒布层(6)通过抗静电层(7)连接有阻燃层(8),所述布体(1)表面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内侧连接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与耐磨层(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透气经编面料,包括布体(1)、绒布层(6)和无纺布基层(9),所述无纺布基层(9)位于布体(1)一侧,所述绒布层(6)位于布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绒布层(6)一侧连接有透气网孔(5),所述绒布层(6)通过透气网孔(5)连接有耐磨层(4),所述绒布层(6)另一侧连接有抗静电层(7),所述绒布层(6)通过抗静电层(7)连接有阻燃层(8),所述布体(1)表面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内侧连接有抗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张浩陆芸婷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新益毛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