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拿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拿机器人,采用自动化机械结构模仿常用的中医推拿手法,属于中医医疗手法现代化、智能化的研究领域。
技术介绍
中医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已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广为流传、疗效显著,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中医推拿仍在治疗、康复、保健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推拿技术未能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时至今日,中医推拿手法操作还是以推拿医师人工推拿为主,劳动强度大,推拿医师易疲劳,效率低,疗效差异大。另外中医推拿几千年来一直是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手法缺乏规范标准,推拿疗效无定量的评价体系,导致很多老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失传,对推拿按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逆的后果,推拿手法的关键因素大多是靠徒弟的领悟和实践来把握,导致疗效好的推拿技术难以总结、继承、发展和推广应用,严重阻碍和束缚了中医推拿行业的发展,特别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医推拿愈来愈不能满足社会对推拿治疗、康复和健康保健的需要。研究先进的推拿机器人技术,可以再现老专家的推拿经验和手法数据,对于中医推拿行业走向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本技术产品的产业化顺利实施,对我国服务机器人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促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配置了推拿灵巧手的推拿机器人,可以代替推拿师完成,指揉、掌揉、指振法、掌振法、拍法、按法等常用手法。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推拿机器人,包括推拿床、侧支撑架、第一丝杠滑台模组、传动轴、第二丝杠滑台模组、推杆电缸、回转电缸、灵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拿床(1)、侧支撑架(2)、回转电缸(3)、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第一连接板(5)、传动轴(6)、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推杆电缸(8)、第二连接板(9)、第三连接板(10)、第四连接板(11)、灵巧手(12);所述推拿床(1)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支撑架(2),在所述的侧支撑架(2)上各安装一个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所述两个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通过传动轴(6)联接,使用同一电机同步驱动;在所述两个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上横向安装一个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所述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和所述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通过第一连接板(5)连接;所述推杆电缸(8)通过第二连接板(9)沿竖直方向与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连接;所述回转电缸(3)通过第三连接板(10)连接在所述推杆电缸(8)底部;所述灵巧手(12)通过第四连接板(11)设置在所述回转电缸(3)的转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拿床(1)、侧支撑架(2)、回转电缸(3)、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第一连接板(5)、传动轴(6)、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推杆电缸(8)、第二连接板(9)、第三连接板(10)、第四连接板(11)、灵巧手(12);所述推拿床(1)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支撑架(2),在所述的侧支撑架(2)上各安装一个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所述两个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通过传动轴(6)联接,使用同一电机同步驱动;在所述两个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上横向安装一个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所述第一丝杠滑台模组(4)和所述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通过第一连接板(5)连接;所述推杆电缸(8)通过第二连接板(9)沿竖直方向与第二丝杠滑台模组(7)连接;所述回转电缸(3)通过第三连接板(10)连接在所述推杆电缸(8)底部;所述灵巧手(12)通过第四连接板(11)设置在所述回转电缸(3)的转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灵巧手(12)包括掌板(12-1)、掌体(12-2)、掌盖板(12-3)、柔性掌面(12-4)、手指(12-5)、减速电机(12-6)、振动电机(12-7)、第一曲轴(12-8)、弹性挡圈(12-9)、法兰轴承(12-10)、推力轴承(12-11)和第二曲轴(12-12);在所述掌体(12-2)上,有四个通孔,其中一个用于设置所述减速电机(12-6),所述减速电机(12-6)输出轴与第一曲轴(12-8)刚性连接;所述第二曲轴(12-12)的一端分别与掌体(12-2)上的其余三个通孔连接,所述第一曲轴(12-8)和第二曲轴(12-12)的另一端与掌板(12-1)连接;在所述第二曲轴(12-12)与掌体(12-2)配合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法兰轴承(12-10),用于减少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在所述第二曲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荣,周润生,孙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科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