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031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包括栽培槽,所述栽培槽由两个相连的梯形槽体构成,每个所述梯形槽体均由槽体内壁、槽体外壁和槽体底壁构成,所述槽体内壁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外壁的长度,所述槽体外壁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底壁的长度,所述梯形槽体内沿所述梯形槽体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的末端设置有放水阀,所述梯形槽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培养基质,所述培养基质上沿所述槽体底壁的长度方向平铺有滴灌带,所述栽培槽的下方设置由若干立柱。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和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
技术介绍
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一种立体化的无土栽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相继研究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立体无土栽培,如多层式、悬垂式、香肠式、单元叠加式等。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究并推广此项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日光温室生产的一个主要方向,采用立体栽培并套作一定类型的园艺作物,可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常见的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柱状栽培架、长袋装栽培架、悬挂式栽培架、层叠式栽培架和多层式栽培架,各种栽培架结构不同,适用的作物类型也不同,大多适用于观赏类和叶菜类作物,实际生产中造价较高,装置安装所需的温室条件也较为苛刻。因此,日常的园艺作物生产中更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操作简便的立体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还未有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操作简便的立体栽培装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包括栽培槽,所述栽培槽由两个相连的梯形槽体构成,每个所述梯形槽体均由槽体内壁、槽体外壁和槽体底壁构成,所述槽体内壁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外壁的长度,所述所述槽体外壁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底壁的长度,所述梯形槽体内沿所述梯形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的末端设置有放水阀,所述放水阀的两端分别对应挂在所述槽体外壁、槽体内壁上,所述梯形槽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培养基质,所述培养基质上沿所述槽体底壁的长度方向平铺有滴灌带,所述栽培槽的下方设置由若干立柱,所述槽体外壁的上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槽体外壁等长的缓冲杆。较佳地,所述栽培槽由两块铁丝网围成两个等体积的所述梯形槽体构成,两个所述梯形槽体的所述槽体内壁以铁丝相连,所述槽体内壁的长为0.21m,所述槽体外壁位于所述梯形槽体外侧,所述槽体外壁的长为0.15m,所述槽体底壁的宽为0.12m,整个梯形槽体的宽度为0.4m。较佳地,所述放水阀为用于支撑的铁条,所述放水阀中间与所述塑料薄膜的末端边缘连接,所述放水阀的一端搭载在槽体内壁上,所述放水阀的另一端搭载在所述槽体外壁上。较佳地,所述缓冲杆为PVC材质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与所述槽体外壁的上边缘相咬合。较佳地,两根所述滴灌带分别对应平铺于两个所述梯形槽体内,所述滴灌带与所述梯形槽体等长。较佳地,所述立柱由三块0.2m×0.2m×0.4m的空心砖砌成,所述立柱的长为0.4m,宽为0.2m,高为0.6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通过设置若干立柱和设置的栽培槽由一整块铁丝网围成两个等体积的所述梯形槽体构成,组合成立体栽培架的整体结构,使得该简易型立体栽培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以及经久耐用;通过设置缓冲杆和放水阀压紧固定栽培槽膜,安装及拆卸操作均灵活方便,只需要1人单独就可完成,并且通过在梯形槽体内沿梯形槽体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培养基质以及培养水的塑料薄膜,其中的塑料薄膜的末端设置有放水阀,并且放水阀中间与塑料薄膜的末端边缘连接,放水阀的一端搭载在槽体内壁上,所述放水阀的另一端搭载在槽体外壁上,以及在梯形槽体内的培养基质上平铺滴灌带对梯形槽体内加入培养水,当加入的培养水过多时,可以将放水阀的两端从槽体内壁、槽体外壁上拿下,将塑料薄膜的末端边缘下放,进行放水,使得该简易型立体栽培架使用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槽体内壁;2-槽体外壁;3-槽体底壁;4-放水阀;5-缓冲杆;6-滴灌带;7-立柱;8-梯形槽体;9-塑料薄膜;10-栽培槽;11-培养基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包括栽培槽10,所述栽培槽10由两个相连的梯形槽体8构成,每个所述梯形槽体8均由槽体内壁1、槽体外壁2和槽体底壁3构成,所述槽体内壁1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外壁2的长度,所述所述槽体外壁2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底壁3的长度,所述梯形槽体8内沿所述梯形槽体8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塑料薄膜9,所述塑料薄膜9的末端设置有放水阀4,所述放水阀4的两端分别对应挂在所述槽体外壁2、槽体内壁1上,所述梯形槽体8的内底面设置有培养基质11,所述培养基质11上沿所述槽体底壁3的长度方向平铺有滴灌带6,所述栽培槽10的下方设置由若干立柱7,所述槽体外壁2的上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槽体外壁2等长的缓冲杆5。所述栽培槽10由一整块铁丝网围成两个等体积的所述梯形槽体8构成,两个所述梯形槽体8的所述槽体内壁1相连,所述槽体内壁1的长为0.21m,所述槽体外壁2位于所述梯形槽体8外侧,所述槽体外壁2的长为0.15m,所述槽体底壁3的宽为0.12m,整个梯形槽体8的宽度为0.4m。所述放水阀4为用于支撑的铁条,所述放水阀4中间与所述塑料薄膜9的末端边缘连接,所述放水阀4的一端搭载在槽体内壁1上,所述放水阀4的另一端搭载在所述槽体外壁2上。所述缓冲杆5为PVC材质缓冲杆,所述缓冲杆5与所述槽体外壁2的上边缘相咬合。两根所述滴灌带6分别对应平铺于两个所述梯形槽体8内,所述滴灌带6与所述梯形槽体8等长。所述立柱7由三块0.2m×0.2m×0.4m的空心砖砌成,所述立柱7的长为0.4m,宽为0.2m,高为0.6m。工作原理:该简易型立体栽培架,通过设置若干立柱7和设置的栽培槽10由一整块铁丝网围成两个等体积的所述梯形槽体8构成,组合成立体栽培架的整体结构,使得该简易型立体栽培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以及经久耐用;通过设置缓冲杆5和放水阀4压紧固定栽培槽膜,安装及拆卸操作均灵活方便,只需要1人单独就可完成,并且通过在梯形槽体8内沿梯形槽体8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培养基质11以及培养水的塑料薄膜9,其中的塑料薄膜9的末端设置有放水阀4,并且放水阀4中间与塑料薄膜9的末端边缘连接,放水阀4的一端搭载在槽体内壁1上,所述放水阀4的另一端搭载在槽体外壁2上,以及在梯形槽体8内的培养基质11上平铺滴灌带6对梯形槽体8内加入培养水,当加入的培养水过多时,可以将放水阀4的两端从槽体内壁1、槽体外壁2上拿下,将塑料薄膜9的末端边缘下放,进行放水,使得该简易型立体栽培架使用操作简便。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槽(10),所述栽培槽(10)由两个相连的梯形槽体(8)构成,每个所述梯形槽体(8)均由槽体内壁(1)、槽体外壁(2)和槽体底壁(3)构成,所述槽体内壁(1)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外壁(2)的长度,所述槽体外壁(2)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底壁(3)的长度,所述梯形槽体(8)内沿所述梯形槽体(8)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塑料薄膜(9),所述塑料薄膜(9)的末端设置有放水阀(4),所述放水阀(4)的两端分别对应挂在所述槽体外壁(2)、槽体内壁(1)上,所述梯形槽体(8)的内底面设置有培养基质(11),所述培养基质(11)上沿所述槽体底壁(3)的长度方向平铺有滴灌带(6),所述栽培槽(10)的下方设置由若干立柱(7),所述槽体外壁(2)的上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槽体外壁(2)等长的缓冲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槽(10),所述栽培槽(10)由两个相连的梯形槽体(8)构成,每个所述梯形槽体(8)均由槽体内壁(1)、槽体外壁(2)和槽体底壁(3)构成,所述槽体内壁(1)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外壁(2)的长度,所述槽体外壁(2)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底壁(3)的长度,所述梯形槽体(8)内沿所述梯形槽体(8)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塑料薄膜(9),所述塑料薄膜(9)的末端设置有放水阀(4),所述放水阀(4)的两端分别对应挂在所述槽体外壁(2)、槽体内壁(1)上,所述梯形槽体(8)的内底面设置有培养基质(11),所述培养基质(11)上沿所述槽体底壁(3)的长度方向平铺有滴灌带(6),所述栽培槽(10)的下方设置由若干立柱(7),所述槽体外壁(2)的上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槽体外壁(2)等长的缓冲杆(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10)由一整块铁丝网围成两个等体积的所述梯形槽体(8)构成,两个所述梯形槽体(8)的所述槽体内壁(1)相连,所述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刚刘晓荣吴天宇周军张惠华周俐宏刘振雷田海亮郎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