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679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涉及西葫芦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2)、种子预处理;(3)、催芽播种;(4)、定植;(5)、田间管理;(6)、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Planting method of summer squas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method of zucchini,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Zucchini planting,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ed selection; (2) seed pretreatment; (3) germination seeding; (4) planting; (5) field management; (6) harvest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implementation, strong operability, wide adaptability, and high yield an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西葫芦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西葫芦,别名茭瓜、白瓜、番瓜、笋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质粗壮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且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等疗效。西葫芦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然而,传统西葫芦栽培技术,因种植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导致西葫芦产量低和品质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技术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择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耐寒性较强,短蔓型的西葫芦早熟品种,选取颗粒饱满、无虫眼、无霉烂的种子;(2)、种子预处理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通风晾晒1~2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50~55℃的水中,浸泡20~30min捞出,放入15%磷酸三钠溶液中继续浸泡10~15min,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低温处理:将前述浸泡后的种子放入冷藏室中,温度控制为3~4℃,时间控制为2~2.5h,将种子取出,常温静置1~2天;然后再将种子放入冷藏室中,温度控制为0.5~1.5℃,时间为7~8h,将种子取出;浸种:将低温处理后的种子放入引发剂中,在温度为26℃下浸泡20~30min,再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次,沥水20~30min;然后将种子放入浸种液中浸泡40~50min,并进行超声处理,继续静置浸泡1~2h,取出、洗净、风干表面,备用;(3)、催芽播种催芽:用湿纱布包裹种子,放入温箱中催芽,当70%的种子露白芽时即可播种;播种:配置富硒营养基质放入穴盘内,浇足水,水渗下后再用富硒营养基质薄撒一层,找平穴盘表面,将种子直播至穴盘孔穴中,播种后覆盖基质0.8~1.0cm,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即可择天定植;所述富硒营养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大豆粉15~20份、农家肥10~15份、有机肥10~15份、硒源4~6份、黄腐殖酸2~4份、EM菌2~4份、磷酸盐2~4份、氨基酸1~3份、维生素类1~3份和保水剂1~3份;(4)、定植选择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土壤作为种植地,将幼苗定植到种植地中,定植株距控制为30~40cm,行距控制为40~50cm,定植后立即浇水,定植10~15天后,每亩施入尿素6~8公斤;(5)、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缓苗期间不浇水;当根瓜坐住后浇一次水,并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进入结瓜盛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每7~10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浇水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间菜青虫、蚜虫害虫发生时,用苏云金杆菌500~550倍液、5~8%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3~5次;白粉病发生时,喷施10~12%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8~10天喷施1次;(6)、采收。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过氧化氢14~16份、高锰酸钾14~16份、多菌灵9~11份、赤霉素9~11份、1-奈乙酸4~6份、6-苄氨基嘌呤4~6份和水24~26份,将前述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在搅拌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搅拌40~50min得到引发剂。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浸种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三白草24~26份、山楂叶24~26份、巴戟天14~16份、花椒14~16份、氨酪酸3~5份、环氯茚酸1~3份、紫柳皮提取物1~3份和水150~200份。优选地,所述步骤(2)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功率164~166W、频率96~98kHz。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播种后,喷水维持苗床湿润,小苗出土后每15~16天喷一遍兑200~300倍水的中药防病虫害剂;所述中药防病虫害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14~16份百部、14~16份狼毒、9~11份大蒜、4~6份槐根、4~6份大叶酸藤子、4~6份柳树叶,加前述原料加水煎煮、收集滤液浓缩成干燥粉末制成。优选地,所述步骤(3)催芽播种还包括苗期管理: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控制为28~35℃,夜间温度控制为15~21℃,经3~5天苗齐后,适当降温,白天温度控制为25~30℃,夜间温度控制为10~15℃;当种子出苗后,苗期白天温度控制为21~28℃,夜间温度控制为16-21℃;育苗后期至定植前一周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6~18℃,夜间温度控制在9~10℃。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硒源为亚硒酸钠、硒酸钠、亚硒酸钾、硒酸钾、亚硒酸铵、硒酸铵、硒蛋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酸盐为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镁、磷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维生素类为维生素E、C、D、K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钠或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优选地,所述田间管理还包括在生长发育后期叶面喷施混合营养液,所述混合营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硼氢化钾14~16份、硼酸14~16份、硼砂14~16份、硒酸钠9~11份、硒酸钾4~6份、硒酸铵4~6份、钼酸铵4~6份、硫酸锌1~3份、硫酸锰1~3份、硫酸亚铁1~3份、硫酸亚铁铵0.5~0.7份、磷酸二氢钾0.5~0.7份和水100~200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技术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具体如下:(1)、本专利技术对种子预处理,具体分为经过醒种、低温处理和浸种,不仅能够改善种子发芽迟缓、发芽率低的状况,还能有效提高种子及芽苗的抵抗力,同时,降低了病虫害的侵袭,为西葫芦出苗及幼苗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2)、本专利技术在种子预处理过程不但有效打破种子休眠,还提高种子的酶活性;低温处理则是对种子进行两次冷藏静置,逐渐降低温度,提高辣椒种子对低温胁迫的综合抵抗力,保证西葫芦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大提高了抗寒性能,还可以有效杀灭西葫芦种子中附带的部分致病菌,起到脱毒作用,增强了种子的抗菌性;浸种时采用引发剂和浸种液分别浸泡种子,可以降低种皮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理阻碍力、提高淀粉酶活力、促进种子快速萌发,还可以使得西葫芦种子提早生根,增加冬前分蘖数,显著提高耐寒、耐旱和越冬能力;(3)、本专利技术播种前进行催芽,种子发芽率高于93%,出苗率为85~87%,提高了西葫芦种子的发芽率以及抗病虫能力,增强了生命力,得到的幼苗健壮,移栽后长势良好;(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西葫芦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叶面喷施包括硼、钼、铁、锌等微量元素及光合细菌的混合营养液,同时喷施具有一定量硒元素的富硒营养液,使西葫芦实现高产增收、硒元素含量稳定的效果,其中钼可以促进根系发育,促使根系的分布广而深,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并提高植株的耐旱能力;(5)、本专利技术本西葫芦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西葫芦的产量,亩产量相对于传种植方法提高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择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耐寒性较强,短蔓型的西葫芦早熟品种,选取颗粒饱满、无虫眼、无霉烂的种子;(2)、种子预处理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通风晾晒1~2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50~55℃的水中,浸泡20~30min捞出,放入15%磷酸三钠溶液中继续浸泡10~15min,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低温处理:将前述浸泡后的种子放入冷藏室中,温度控制为3~4℃,时间控制为2~2.5h,将种子取出,常温静置1~2天;然后再将种子放入冷藏室中,温度控制为0.5~1.5℃,时间为7~8h,将种子取出;浸种:将低温处理后的种子放入引发剂中,在温度为26℃下浸泡20~30min,再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 次,沥水20~30min;然后将种子放入浸种液中浸泡40~50min,并进行超声处理,继续静置浸泡1~2h,取出、洗净、风干表面,备用;(3)、催芽播种催芽:用湿纱布包裹种子,放入温箱中催芽,当70%的种子露白芽时即可播种;播种:配置富硒营养基质放入穴盘内,浇足水,水渗下后再用富硒营养基质薄撒一层,找平穴盘表面,将种子直播至穴盘孔穴中,播种后覆盖基质0.8~1.0cm,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即可择天定植;所述富硒营养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大豆粉15~20份、农家肥10~15份、有机肥10~15份、硒源4~6份、黄腐殖酸2~4份、EM 菌2~4份、磷酸盐2~4份、氨基酸1~3份、维生素类1~3份和保水剂1~3份;(4)、定植选择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土壤作为种植地,将幼苗定植到种植地中,定植株距控制为30~40cm,行距控制为40~50cm,定植后立即浇水,定植10~15天后,每亩施入尿素6~8公斤;(5)、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缓苗期间不浇水;当根瓜坐住后浇一次水,并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进入结瓜盛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每7~10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浇水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间菜青虫、蚜虫害虫发生时,用苏云金杆菌500~550倍液、5~8%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3~5次;白粉病发生时,喷施10~12%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8~10天喷施1次;(6)、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择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耐寒性较强,短蔓型的西葫芦早熟品种,选取颗粒饱满、无虫眼、无霉烂的种子;(2)、种子预处理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通风晾晒1~2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50~55℃的水中,浸泡20~30min捞出,放入15%磷酸三钠溶液中继续浸泡10~15min,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低温处理:将前述浸泡后的种子放入冷藏室中,温度控制为3~4℃,时间控制为2~2.5h,将种子取出,常温静置1~2天;然后再将种子放入冷藏室中,温度控制为0.5~1.5℃,时间为7~8h,将种子取出;浸种:将低温处理后的种子放入引发剂中,在温度为26℃下浸泡20~30min,再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次,沥水20~30min;然后将种子放入浸种液中浸泡40~50min,并进行超声处理,继续静置浸泡1~2h,取出、洗净、风干表面,备用;(3)、催芽播种催芽:用湿纱布包裹种子,放入温箱中催芽,当70%的种子露白芽时即可播种;播种:配置富硒营养基质放入穴盘内,浇足水,水渗下后再用富硒营养基质薄撒一层,找平穴盘表面,将种子直播至穴盘孔穴中,播种后覆盖基质0.8~1.0cm,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即可择天定植;所述富硒营养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大豆粉15~20份、农家肥10~15份、有机肥10~15份、硒源4~6份、黄腐殖酸2~4份、EM菌2~4份、磷酸盐2~4份、氨基酸1~3份、维生素类1~3份和保水剂1~3份;(4)、定植选择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土壤作为种植地,将幼苗定植到种植地中,定植株距控制为30~40cm,行距控制为40~50cm,定植后立即浇水,定植10~15天后,每亩施入尿素6~8公斤;(5)、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缓苗期间不浇水;当根瓜坐住后浇一次水,并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进入结瓜盛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每7~10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浇水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间菜青虫、蚜虫害虫发生时,用苏云金杆菌500~550倍液、5~8%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3~5次;白粉病发生时,喷施10~12%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8~10天喷施1次;(6)、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包括以下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邵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浦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