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元峰专利>正文

锥齿轮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86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锥齿轮变速器,属于自行车变速与传动方面,主要由锥齿轮盘、悬浮锥齿轮片、输入轴、输出轴、拨叉和内外花键轴套组成。锥齿轮盘上的三圈锥齿和三片悬浮锥齿轮片相互对应,并永久啮合在一起;拨叉会根据选择的挡位将内外花键轴套拨到指定位置,使得某片悬浮锥齿轮片和输出轴啮合在一起,起到离合器的作用;锥齿轮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容易、变速范围可大可小、变速挡位可多可少,非常适合在变速自行车上应用。实际应用中,在自行车的中轴和后轴各安装一个锥齿轮变速器,用一根轴将两根输出轴联接,从此彻底解决了掉链子的烦恼。也可以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在汽车或其他机械变速场合,只要级数够多,就可以达到无极变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齿轮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齿轮变速领域,具体涉及自行车的变速和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变速自行车应用的变速部分技术老旧,新技术虽然很多,但是都有各种各样难以克服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在自行车上使用的小型、独立、多级封闭的无车链锥齿轮变速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锥齿轮变速器,主要由轮盘、锥齿轮圈、悬浮锥齿轮片、输入轴、输出轴、拨叉、内外花键轴套、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和机壳组成;锥齿轮圈分别固定在轮盘表面的每个环行台阶上;内外花键轴套套在输出轴上,悬浮锥齿轮片套在内外花键轴套上,悬浮锥齿轮片的片与片之间、外侧悬浮锥齿轮片与机壳之间用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做支撑;内外花键轴套有内外两种花键,内外花键轴套的内花键和输出轴的外花键始终啮合,两者之间是动配合,内外花键轴套的外花键和悬浮锥齿轮片的内花键是动配合,内外花键轴套在输出轴与悬浮锥齿轮片之间做轴向移动;变换挡位时,拨叉将内外花键轴套拨到指定位置,内外花键轴套的外花键和选定的单片悬浮锥齿轮片的内花键啮合;锥齿轮圈和相互对应的悬浮锥齿轮片始终保持啮合状态,轮盘与输入轴之间为静配合,锥齿轮圈和悬浮锥齿轮片成对出现,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它们的对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悬浮直齿轮改进为悬浮锥齿轮,首次在齿轮变速器中使用锥齿轮圈和悬浮锥齿轮配合。这种改变经济实用,优势明显,如:1、变速器的结构简单合理而使体积进一步缩小;2、大幅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锥齿轮变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锥齿轮变速器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锥齿轮变速器拨叉的示意图,图4为;锥齿轮变速器内外花键轴套的示意图,图5为;锥齿轮变速器轮盘和锥齿轮圈固定在一起的示意图,图6为;锥齿轮变速器悬浮锥齿轮片的示意图。在图中:1、轮盘,(1-1、2、3)、锥齿轮圈,(2-1、2、3)、悬浮锥齿轮片,(2-1、3)、外侧悬浮锥齿轮片,3、输入轴,4、输出轴,5、拔叉,6、内外花键轴套,7、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8、机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锥齿轮变速器,由轮盘1、三个锥齿轮圈(1-1、2、3)、三个悬浮锥齿轮片(2-1、2、3)、内外花键轴套6、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输入轴3、输出轴4和拨叉5组成。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支撑各片悬浮锥齿轮片(2-1、2、3)独自悬浮旋转。外壳8通过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支撑外侧悬浮锥齿轮片(2-1、3)旋转。输出轴4和各片悬浮锥齿轮片(2-1、2、3)之间有足够空间让内外花键轴套6在其中做轴向移动。当需要变速时,拨叉5将内外花键轴套6拨到指定位置,内外花键轴套6将某片悬浮锥齿轮片(2-1、2、3)和输出轴4啮合在一起,起到离合器的作用。每个锥齿轮圈(1-1、2、3)和相对应的一片悬浮锥齿轮片2-1、2、3永久保持成对啮合状态。在一个锥齿轮变速器中有多少对锥齿圈(1-1、2、3)和悬浮锥齿轮片(2-1、2、3)就有多少级变速。每一台自行车的中轴和后轴必须各配装一个锥齿轮变速器,两个锥齿轮变速器的输出轴4直联。自行车的变速挡位数是两个锥齿轮变速器变速级数的乘积。参照各图,本专利技术主要由轮盘1、锥齿轮圈(1-1、2、3)、悬浮锥齿轮片(2-1、2、3)、输入轴3、输出轴4、拨叉5、内外花键轴套6、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和机壳8组成。内外花键轴套6套在输出轴4上。悬浮锥齿轮片(2-1、2、3)套在内外花键轴套6上。悬浮锥齿轮片(2-1、2、3)的片与片之间、外侧悬浮齿轮片(2-1、3)与机壳8之间用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做支撑。悬浮锥齿轮片(2-1、2、3)与输出轴4之间有足够空间让内外花键轴套6在输出轴4与悬浮齿轮片(2-1、2、3)之间做轴向移动。当需要变速时,拨叉5将内外花键轴套6拨到指定位置,内外花键轴套6将某片悬浮锥齿轮片(2-1、2、3)和输出轴4啮合在一起。内外花键轴套6从中起到离合器的作用。参看图1、图2,轮盘1与输入轴3之间是静配合。每个锥齿轮圈(1-1、2、3)和相对应的一片悬浮锥齿轮片(2-1、2、3)永久保持成对啮合状态,有多少对就有多少级挡位变速。在实际使用中自行车的中轴和后轴要各安装一个变比不同的锥齿轮变速器,自行车的挡位级数是两个锥齿轮变速器变速级数的乘积。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采用三对锥齿轮圈(1-1、2、3)与悬浮锥齿轮片(2-1、2、3)组合。如果将这样两个变速级数相同但是变比不一样的锥齿轮变速器安装在自行车上,该自行车的变速挡位应该是九级。只要增减锥齿轮圈(1-1、2、3)与悬浮锥齿轮片(2-1、2、3)的对数和更改它们的变比即可增减自行车的挡位级数。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将本专利技术用在汽车或其他机械变速场合,只要级数够多,就可以达到无极变速的效果。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锥齿轮变速器,其特征是主要由轮盘(1)、锥齿轮圈(1‑1、2、3)、悬浮锥齿轮片(2‑1、2、3)、输入轴(3)、输出轴(4)、拨叉(5)、内外花键轴套(6)、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和机壳组成(8);锥齿轮圈(1‑1、2、3)分别固定在轮盘(1)表面的每个环行台阶上;内外花键轴套(6)套在输出轴(4)上,悬浮锥齿轮片(2‑1、2、3)套在内外花键轴套(6)上,悬浮锥齿轮片(2‑1、2、3)的片与片之间、外侧悬浮锥齿轮片(2‑1、3)与机壳(8)之间用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做支撑;内外花键轴套(6)有内外两种花键,内外花键轴套(6)的内花键和输出轴(4)的外花键始终啮合,两者之间是动配合,内外花键轴套(6)的外花键和悬浮锥齿轮片(2‑1、2、3)的内花键是动配合,内外花键轴套(6)在输出轴(4)与悬浮锥齿轮片(2‑1、2、3)之间做轴向移动;变换挡位时,拨叉(5)将内外花键轴套(6)拨到指定位置,内外花键轴套(6)的外花键和选定的单片悬浮锥齿轮片(2‑1、2、3)的内花键啮合;锥齿轮圈(1‑1、2、3)和相互对应的悬浮锥齿轮片(2‑1、2、3)始终保持啮合状态,轮盘(1)与输入轴(3)之间为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锥齿轮变速器,其特征是主要由轮盘(1)、锥齿轮圈(1-1、2、3)、悬浮锥齿轮片(2-1、2、3)、输入轴(3)、输出轴(4)、拨叉(5)、内外花键轴套(6)、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和机壳组成(8);锥齿轮圈(1-1、2、3)分别固定在轮盘(1)表面的每个环行台阶上;内外花键轴套(6)套在输出轴(4)上,悬浮锥齿轮片(2-1、2、3)套在内外花键轴套(6)上,悬浮锥齿轮片(2-1、2、3)的片与片之间、外侧悬浮锥齿轮片(2-1、3)与机壳(8)之间用单向推力向心球轴承(7)做支撑;内外花键轴套(6)有内外两种花键,内外花键轴套(6)的内花键和输出轴(4)的外花键始终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元峰
申请(专利权)人:夏元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