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841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罐式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目的在于使罐式换热器增加储液功能。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罐式换热器,其包括:罐体、换热管以及出液管;罐体中设置有储液腔和内筒,储液腔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内筒与罐体之间构成换热腔,换热腔位于储液腔上方,换热腔与储液腔连通;其中,罐体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进气口和出水口,罐体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换热管设置在换热腔内,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换热管的两端连接;出液管的一端伸入储液腔中,出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压缩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罐式换热器,能够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本身具备储液功能,使得热泵热水机无需部单独设置储液罐,减少占用热泵热水机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罐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热泵热水机被广发的用在酒店、民居以及写字间中,为用户提供热水。现有技术中,热泵热水机大都采用套管式换热器。由于受其结构形式、换热效率的限制,且管套式的换热器必须设置单独的储液罐,储存冷却下来的制冷剂液体,导致换热器的整体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这对于内部空间紧缺的热泵热水机而言无疑是致命缺陷,即需要热泵热水机设置的体积更大,需要消耗更多的铜材和钢材,使热泵热水机的成本升高。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罐式换热器,其使用的制冷剂是直接存在罐式换热器的罐体中,通过不断压缩循环实现对冷水的加热。但是,罐体下部储存的制冷剂液体无法及时完全排走,使一部分的换热水管浸在制冷液中,进而对换热效率有较大影响,所以此种结构形式的换热器依然需要单独设置储液罐,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所以,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罐式换热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免除单独设置制冷剂的储液罐,减少系统成本,及时排除冷却后的制冷剂,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罐式换热器,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设置有储液腔和内筒,所述储液腔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底部,所述内筒与所述罐体之间构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储液腔上方,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其中,所述罐体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罐体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压缩机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罐体通过隔板隔断,将所述罐体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为储液腔;其中,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上部空间中,所述内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罐体的顶盖和隔板连接。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所述出液管从所述罐体顶盖的中部插入,所述出液管依次穿过所述内筒以及所述隔板使所述出液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储液腔。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所述内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罐体的顶盖以及所述罐体的底盖连接;其中,所述储液腔通过环形隔板连接在所述内筒与所述罐体之间构成。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所述出液管为L形管,所述L形管的短端伸入所述储液腔,所述L形管的长端依次穿过内筒和罐体的顶盖伸出所述罐体。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所述储液腔的顶盖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储液腔通过多个所述通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多个所述通孔均布在所述储液腔的顶盖上。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管以盘管的形式围绕所述内筒进行设置。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管为并行的两根管道,所述并行的两根管道的第一端通过三通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并行的两根管道的第二端通过三通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优选的,前述的罐式换热器,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罐体。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罐式换热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罐式换热器的罐体内设置有储液腔,该储液腔位于换热腔的下方,与换热腔连通,所以储液腔能够储存热交换后冷却的制冷剂,以及通过出液管将储液腔中的制冷剂进行循环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套管式换热器必须设置单独的储液罐,导致换热器的整体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即需要热泵热水机设置的体积更大,需要消耗更多的铜材和钢材,使热泵热水机的成本升高;而现有技术中罐式换热器,其使用的制冷剂是直接存在罐式换热器的罐体中,通过不断压缩循环实现对冷水的加热,但是罐体下部储存的制冷剂液体无法及时完全排走,使一部分的换热水管浸在制冷液中,进而对换热效率有较大影响。而本技术提供的罐式换热器,其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储液腔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且与换热腔连通,当制冷剂与换热管中的冷水热交换完毕后,能够直接流入储液腔中,不会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产生影响,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储液腔设置在罐体内无需在罐体外单独设置储液罐,进而减少了换热器在热泵热水机中所占用的空间,使热泵热水机能够设置的体积更小,节省制造材料的使用,进而节省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罐式换热器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罐式换热器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罐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罐式换热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罐式换热器,其包括:罐体1、换热管5以及出液管6;所述罐体1中设置有储液腔2和内筒3,所述储液腔2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的底部,所述内筒3与所述罐体1之间构成换热腔4,所述换热腔4位于所述储液腔2上方,所述换热腔4与所述储液腔2连通;其中,所述罐体1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进气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罐体1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13;所述换热管5设置在所述换热腔4内,所述出水口12和进水口13分别与所述换热管5的两端连接;所述出液管6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2中,所述出液管6的另一端用于与节流阀连接。具体的,本技术中罐式换热器是用于热泵热水机中的核心工作部件,其主体结构形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罐式换热器的结构,罐体的体积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设置,罐体的使用材料可以是常用的碳钢材料;罐体中的内筒需要与罐体同心设置,即换热腔为一环形的腔体,内筒的两端可以直接连接在罐体的顶盖和底盖上,然后将储液腔设置在环形换热腔的底部,或者可以先在罐体的底部隔出一个储液腔,然后在储液腔的上方设置内筒,进而使换热腔位于储液腔的上方;罐体侧壁上的制冷剂进气口、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处均可以连接一个快速管接头,然后通过快速接头与其他管路连接,制冷剂进气口用于与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进水口用于连接冷水管道,出水口用于输出热水,与热水管道连接;换热管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换热管的设置形式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盘管的形式沿着内筒盘旋设置,也可以采用回形管的形式进行设置,换热管的直径规格可以根据具体使用要求,以及根据换热效率最大化的要求进行设置,换热管最好采用导热快、耐腐蚀的材料制造,例如可以采用钛合金材料制造;出液管最好为金属管,也可以采用耐高温的塑胶管,出液管伸入储液腔的一端,最好伸入储液腔的底部。本技术提供的罐式换热器的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罐式换热器固定安装在热泵热水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罐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设置有储液腔和内筒,所述储液腔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底部,所述内筒与所述罐体之间构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储液腔上方,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其中,所述罐体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罐体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节流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设置有储液腔和内筒,所述储液腔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底部,所述内筒与所述罐体之间构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储液腔上方,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其中,所述罐体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罐体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节流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通过隔板隔断,将所述罐体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为储液腔;其中,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上部空间中,所述内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罐体的顶盖和隔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从所述罐体顶盖的中部插入,所述出液管依次穿过所述内筒以及所述隔板使所述出液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储液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涛刘耀斌赵毅锋张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