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限位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671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器限位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减振器组件包括:活塞阀;活塞杆,活塞杆形成为柱状,活塞杆设在活塞阀的一端且止抵活塞阀,活塞杆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缓冲件,缓冲件形成为柱状,缓冲件套设在活塞杆上且临近第一限位部;限位件,限位件形成为柱状且套设在活塞杆上,限位件设有第二限位部,缓冲件的一侧止抵限位件;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活塞杆和限位件的相对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对活塞杆和限位件进行轴向和周向固定,实现减振器对车轮下跳行程的限制作用,该减振器限位组件结构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限位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振器限位组件和具有该减振器限位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减振器总成是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功能是衰减车身振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平顺性。在有些汽车上,通过减振器拉伸的极限长度来限制车轮的下跳行程。因此,在这类汽车的减振器上,还需要增加减振器的限位结构。传统减振器的限位结构是在减振器活塞杆上直接焊接减振器限位座,该设计的缺陷是过大的增加了减振器的基长,影响了减振器尺寸设计的范围。同时,减振器限位座的焊接工艺,可能会对减振器总成的清洁度有影响,使减振器总成过早出现失效。传统设计中也有一些减振器的限位结构是不在活塞杆上增加减振器限位座,让减振器复原缓冲块和减振器的活塞阀挡圈直接接触,如果在车轮下跳行程中冲击过大,该设计有可能使整个减振器活塞阀系被拉脱,导致减振器总成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器限位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减振器限位组件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包括:活塞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形成为柱状,所述活塞杆设在所述活塞阀的一端且止抵所述活塞阀,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形成为柱状,所述缓冲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临近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为柱状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限位件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缓冲件的一侧止抵所述限位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限位件的相对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为沿所述活塞杆的径向贯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为沿所述限位件的径向贯通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分别形成为圆形孔,所述连接件形成为柱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孔径尺寸和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孔径尺寸相等。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缓冲件的径向尺寸。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形成为连接销。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限位组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对活塞杆和限位件进行轴向和周向固定,实现减振器对车轮下跳行程的限制作用,该减振器限位组件结构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延长了减振器限位组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减振器限位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减振器限位组件100;活塞阀10;挡圈11;活塞杆20;缓冲件30;限位件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基于以下事实作出的专利技术创造。如图1所示,现有的减振器限位结构1主要由减振器活塞杆2、减振器复原缓冲块3、减振器限位座4、减振器活塞阀5和减振器活塞阀挡圈6组成。减振器限位座4直接焊接在减振器活塞杆2上,增加了减振器限位结构1的基长,影响减振器限位结构1的尺寸设计范围。同时,减振器限位座4和减振器活塞杆2之间的焊接工艺,会对减振器限位结构1的清洁度有影响,使减振器限位结构1过早出现失效。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现有的减振器限位结构1进行研究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减振器限位组件100。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100。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100包括活塞阀10、活塞杆20、缓冲件30、限位件40和连接件。具体而言,活塞杆20形成为柱状,活塞杆20设在活塞阀10的一端且止抵活塞阀10,活塞杆2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缓冲件30形成为柱状,缓冲件30套设在活塞杆20上且临近第一限位部,限位件40形成为柱状且套设在活塞杆20上,限位件40设有第二限位部,缓冲件30的一侧止抵限位件40,连接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活塞杆20和限位件40的相对移动。换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100主要由活塞阀10、活塞杆20、缓冲件30、限位件40和连接件组成。活塞杆20可以加工成柱状,活塞杆20可以安装在活塞阀10的一端,活塞杆20可以止抵活塞阀10一端上的挡圈11。活塞杆20上可以加工有第一限位部,缓冲件30可以加工成柱状,缓冲件30可以套设在活塞杆20上,缓冲件30在活塞杆20上的位置可以临近第一限位部。限位件40可以加工成柱状,限位件40可以套设在活塞杆20上,限位件40上可以加工有第二限位部。缓冲件30可以和限位件40相互止抵,连接件可以与活塞杆20上的第一限位部和限位件40上的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不仅可以有效限制活塞杆20和限位件40的相对移动,便于连接件对活塞杆20和限位件40进行轴向和周向固定,还可以有效增强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的抗冲击能力。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限位组件100,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对活塞杆20和限位件40进行轴向和周向固定,实现减振器对车轮下跳行程的限制作用,该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结构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延长了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限位部形成为沿活塞杆20的径向贯通的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部形成为沿限位件40的径向贯通的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的位置相互对应,连接件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也就是说,第一限位部可以加工成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可以沿活塞杆20的径向贯通,第二限位部可以加工成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可以沿限位件40的径向贯通,第一限位孔可以与第二限位孔的位置相互对应,连接件可以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以对活塞杆20和限位件40进行轴向和周向固定,实现减振器对车轮下跳行程的限制作用。该减振器限位组件100中的活塞杆20和限位件40之间的固定方式更加简单,便于安装,并且该固定方式没有采用焊接工艺进行固定,不会对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的清洁度产生影响,不会导致减振器限位组件100过早失效,延长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分别形成为圆形孔,连接件形成为柱状。换句话说,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可以分别加工成圆形孔,连接件可以加工成为柱状。连接件可以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以对活塞杆20和限位件40进行轴向和周向固定,实现减振器对车轮下跳行程的限制作用。此外,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互配合固定的方式可以减少限位件40的轴向尺寸,从而可以使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的整体基长减少,增大减振器限位组件100的尺寸设计范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振器限位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形成为柱状,所述活塞杆设在所述活塞阀的一端且止抵所述活塞阀,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形成为柱状,所述缓冲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临近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为柱状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限位件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缓冲件的一侧止抵所述限位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限位件的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形成为柱状,所述活塞杆设在所述活塞阀的一端且止抵所述活塞阀,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形成为柱状,所述缓冲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临近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为柱状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限位件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缓冲件的一侧止抵所述限位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限位件的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为沿所述活塞杆的径向贯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为沿所述限位件的径向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广川于慧王炜强曹广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