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62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电机包括定子、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第一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引出线,第二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引出线,第一线组由定子的端面的第一位置引出并与第一接线端子相连接,第二线组由定子的端面的第二位置引出并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连线的中点为中间点,经过中间点和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的平面记为中间平面,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一位置位于中间平面的一侧,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二位置位于中间平面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避免了第一线组与第二线组的交叉,消除了引出线交错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为实现压缩机全频段的高效运行,近年来绕组切换技术是行业研究的热点。在压缩机的接线柱与电机线路的连接关系上,一般用途的电机引出线位置和绕组切换用途的电机引出线位置通常是不同的,若仅仅采用以往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经常会形成线路交错、缠绕,或者线路与部件发生位置冲突等问题,既影响了压缩机的性能,也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因此绕组切换应用场合的接线端子结构及位置,需要配合压缩机电机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电机包括定子、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第一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引出线,第二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引出线,第一线组由定子的端面的第一位置引出并与第一接线端子相连接,第二线组由定子的端面的第二位置引出并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连线的中点为中间点,经过中间点和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的平面记为中间平面,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一位置位于中间平面的一侧,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二位置位于中间平面的另一侧。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通过将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一线组设置在中间平面的一侧,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二线组设置在中间平面的另一侧,避免了第一线组与第二线组的交叉或缠绕,保证了引出线与引出线、引出线与其他导电部件之间的安全距离充分,可靠性高,消除了由引出线交错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与以往的设计结构相比,减少了接线端子的数量,简化了安装结构,易于制造与安装,还提升了引出线与接线端子的组装制造性,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同时也使得压缩机中电机的绕组切换更容易实现。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柱,多个第一引出线分别与多个第一接线柱相连接;第二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第二接线柱,多个第二引出线分别与多个第二接线柱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柱,多个第一引出线依次与多个第一接线柱相连接,实现引出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顺序,避免多个第一引出线之间的交叉或缠绕。类似地,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引出线也依次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引出线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引出线的数量为三个;第一接线柱的数量为三个,第二接线柱的数量为三个。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引出线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引出线的数量为三个,可适用于三相电机,采用三相电机的压缩机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可靠,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三个第一接线柱两两平行且每两个第一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相等;三个第二接线柱两两平行且每两个第二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相等。在该技术方案中,三个第一接线柱两两平行且每两个第一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相等,相当于在同一平面上三个第一接线柱之间的连线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一接线端子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便于接线柱接线。第二接线柱也采用了与第一接线柱相同的排布方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引出线的数量等于第二引出线的数量。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机中第一引出线与第二引出线的数量相等,第一引出线与第二引出线分别位于电机的两侧,避免引出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后各个引出线之间发生交错或缠绕。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插座,第一线组与第一插座相连接,第一插座插设在多个第一接线柱上;第二插座,第二线组与第二插座相连接,第二插座插设在多个第二接线柱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先将第一线组与第一插座相连接,再将第一插座插设在第一接线端子,这样第一线组与第一接线端子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同时也简化了装配压缩机的过程,直接将插座插到接线端子上即可实现第一线组与第一接线端子的连接,提高了压缩机的制造效率,也便于后期的拆卸和维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机为永磁电机。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采用的电机为永磁电机,永磁电机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适用于大多数的压缩机,同时采用上述结构的永磁电机便于绕组切换,有利于实现压缩机全频段的高效运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机还包括转子,转子设置在定子内;其中,转子的永磁体为稀土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永磁体为板状永磁体或瓦形永磁体。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机还包括转子,其中转子的永磁体可选用稀土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永磁体的结构为板状结构或瓦形结构,以便于永磁体的布置和装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永磁体的磁性和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本技术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压缩机,避免了压缩机内引出线的交叉或缠绕,保证了引出线与引出线、引出线与其他导电部件之间的安全距离充分,可靠性高,消除了由引出线交错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与以往的设计结构相比,减少了接线端子的数量,简化了安装结构,易于制造与安装,还提升了引出线与接线端子的组装制造性,并有利于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同时也使得压缩机中电机的绕组切换更容易实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制冷设备为冰箱或空调器。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为冰箱或空调器,冰箱或空调器可采用上述的压缩机,减少因压缩机内线路交错所形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结构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连线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壳体,12第一接线端子,122第一接线柱,14第二接线端子,142第二接线柱,2电机,202定子,204第一引出线,206第二引出线,208转子,2082永磁体,302第一插座,304第二插座,402曲轴,404主轴承,406气缸,408活塞,410副轴承,412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2至图9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所述第一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二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一线组由所述定子的端面的第一位置引出并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二线组由所述定子的端面的第二位置引出并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的中点为中间点,经过所述中间点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的平面记为中间平面,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中间平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中间平面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所述第一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二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一线组由所述定子的端面的第一位置引出并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二线组由所述定子的端面的第二位置引出并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的中点为中间点,经过所述中间点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的平面记为中间平面,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中间平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中间平面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柱,多个所述第一引出线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第二接线柱,多个所述第二引出线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接线柱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引出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接线柱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接线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正忠邱小华毛临书徐飞王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