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58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包括排气组件、与排气组件连接的加热组件及与加热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通过排气管依序连接的后级催化器及颗粒捕集器,所述后级催化器、所述颗粒捕集器及所述排气管的外周包裹有一保温层,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环形加热块、若干夹设于所述环形加热块内的加热丝及与所述加热丝电性连接的加热继电器,所述环形加热块套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的外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气流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加热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由于该汽车排气管内的气体温度能够满足汽车排气管内催化剂的工作温度,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排气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私家车的保有量在连年上升,汽车排气管作为汽车废气净化及排放的重要部件,在实际汽车废气排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汽车排气管位于车架的底部,由排气管、后级催化器及颗粒捕集器组成,通常情况下,后级催化器距离发动机歧管出口较近,但颗粒捕集器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通常与发动机出口之间的安装距离较远,因此难以保证流经颗粒捕集器内气体的温度满足颗粒捕集器内的催化剂的工作温度。现有技术中,为保证颗粒捕集器内的催化剂的工作温度,目前通常采用在颗粒捕集器的外周包裹一保温套,但此方法并不能保证到达颗粒捕集器内的气体温度满足颗粒捕集器内的催化剂的工作温度,不利于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能够保证颗粒捕集器内的气体温度满足颗粒捕集器内的催化剂工作温度的汽车排气管,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排气管,包括排气组件、与所述排气组件连接的加热组件及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通过排气管依序连接的后级催化器及颗粒捕集器,所述后级催化器、所述颗粒捕集器及所述排气管的外周包裹有一保温层,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环形加热块、若干夹设于所述环形加热块内的加热丝及与所述加热丝电性连接的加热继电器,所述环形加热块套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的外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气流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加热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值,当所述第一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发送信号至所述加热继电器,所述加热继电器控制所述加热丝对所述颗粒捕集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排气管,通过设置的所述排气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及所述控制组件,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颗粒捕集器气流入口处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至所述加热继电器,所述加热继电器控制所述加热组件中的所述加热丝对所述颗粒捕集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当所述颗粒捕集器内的空气温度达到所述颗粒捕集器内催化剂的工作温度时,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工作。由于所述汽车排气管能够保证颗粒捕集器内的气体温度满足颗粒捕集器内的催化剂的工作温度,且能够对所述排气管内的气体进行保温,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后级催化器气流入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一制冷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制冷组件套设于所述后级催化器的外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值,当所述第二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所述制冷组件工作,以对所述后级催化器内的气体进行降温。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组件包括鼓风箱、设于所述鼓风箱内的鼓风机、与所述鼓风机出风口连接的冷却管、卡设于所述冷却管上的制冷电磁阀及与所述制冷电磁阀电性连接的制冷继电器,所述制冷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冷却管套设在所述后级催化器上。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排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后级催化器及所述颗粒捕集器的气流入口处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支管及第二连接支管,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支管及所述第二连接支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支管及所述第二连接支管且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排气管内。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加热块的外周设有一隔热件。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排气管、所述后级催化器及所述颗粒捕集器为一体化封装而成,所述保温层的厚度范围为2~5cm。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与车身连接的挂钩。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采用PID控制器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汽车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汽车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排气组件10排气管11挂钩111后级催化器12第二连接支管121颗粒捕集器13第一连接支管131保温层14加热组件20环形加热块21加热丝22加热继电器23隔热件24控制组件30控制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2第二温度传感器33制冷组件40鼓风箱41鼓风机42冷却管43排气孔431制冷电磁阀44制冷继电器4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汽车排气管,包括排气组件10、与所述排气组件10连接的加热组件20及与所述加热组件20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30。所述排气组件10包括沿气流方向通过排气管11依序连接的后级催化器12及颗粒捕集器13。所述排气管11的数量为3,所述排气管11为金属管弯折而成,其中所述排气管11的弯折的次数及角度与实际需求相关。此外,所述排气管11上还设有与车身连接的挂钩111,所述挂钩111用于方便所述排气管11与所述车身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级催化器12、所述颗粒捕集器13及所述排气管11的外周包裹有一保温层14。所述保温层14与所述排气管11、所述后级催化器12及所述颗粒捕集器13为一体化封装而成,所述保温层14的厚度范围为2~5cm。所述保温层14用于对经过所述排气管11的气体进行保温,以避免经过所述排气管11内的气体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低且所述排气管11与所述后级催化器12及所述颗粒捕集器13之间的距离过长,而使所述气体到达所述后级催化器12和/或所述颗粒捕集器13时所述排气管11内的气体温度低于所述后级催化器12和/或所述颗粒捕集器13内催化剂的工作温度。所述加热组件20包括一环形加热块21、若干夹设于所述环形加热块21内的加热丝22及与所述加热丝22电性连接的加热继电器23。所述加热丝22用于对所述环形加热块21加热,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22为螺旋状,以增大所述加热丝22与所述环形加热块21的接触面积,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22还可以为竖S状。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加热块21套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13的外周,所述环形加热块21用于对所述颗粒捕集器13内的气体进行加热,以使所述颗粒捕集器13内的催化剂达到工作温度,从而使所述气体内所携带的颗粒物得到充分吸附。此外,所述环形加热块21的外周设有一隔热件24,所述隔热件24用于防止所述加热块21加热时所产生的高温而引起所述加热块21周围元件的损害。所述加热继电器23用于对所述加热丝22通电,从而使所述加热丝22进行工作。所述控制组件30包括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13气流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2及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排气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组件、与所述排气组件连接的加热组件及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通过排气管依序连接的后级催化器及颗粒捕集器,所述后级催化器、所述颗粒捕集器及所述排气管的外周包裹有一保温层,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环形加热块、若干夹设于所述环形加热块内的加热丝及与所述加热丝电性连接的加热继电器,所述环形加热块套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的外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气流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加热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值,当所述第一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发送信号至所述加热继电器,所述加热继电器控制所述加热丝对所述颗粒捕集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组件、与所述排气组件连接的加热组件及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通过排气管依序连接的后级催化器及颗粒捕集器,所述后级催化器、所述颗粒捕集器及所述排气管的外周包裹有一保温层,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环形加热块、若干夹设于所述环形加热块内的加热丝及与所述加热丝电性连接的加热继电器,所述环形加热块套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的外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颗粒捕集器气流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加热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值,当所述第一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发送信号至所述加热继电器,所述加热继电器控制所述加热丝对所述颗粒捕集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后级催化器气流入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一制冷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制冷组件套设于所述后级催化器的外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值,当所述第二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所述制冷组件工作,以对所述后级催化器内的气体进行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国王红学吴桐杨聪慧余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