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57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涉及粪便捡拾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一对支撑杆;支撑杆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转杆周侧面转动连接有一圆筒;圆筒两端均固定有一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一端面与行走轮一表面固定连接;圆筒与连接杆之间通过链板转动连接;链板一表面固定有拾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链板、转杆、行走轮、圆筒、L型连接件、支撑架和连接杆的作用,有利于解决牦牛粪便的拾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不是很清洁卫生的问题;通过压板、矩形盒、推板和斜坡的作用,便于牦牛粪便拾捡后直接压缩成形,然后再通过推板直接推出矩形盒到收集袋中,无需用手或其他工具,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粪便捡拾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
技术介绍
目前牦牛在藏区草原上十分多见,所以,草原上的牦牛粪也是特别多,特别是在一些专门用于畜养牦牛的牧区,在草原上随处可见牦牛粪。在藏族人心中,牦牛粪的处境和地位相当重要,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山上没有森林,平地树木稀少,燃料极其缺乏,广大农牧民就靠牛粪烧茶做饭,为此牛粪便成了当地居民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燃料。它不仅是生产中的肥料,是生活中的燃料,更是藏族人心中的吉祥物,心中的好宝贝。所以在藏区随处可以看见一个放牧人背着一个箩筐到处捡牛粪。传统的牦牛粪便捡拾主要是依靠藏区劳动人民手工捡拾,这种传统的捡拾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不是很清洁卫生;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简易的捡拾器对粪便进行捡拾,但是捡拾器仍会消耗人的大量劳动力,并不能有效提高捡拾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现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大型的机械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在草原上进行捡拾时,发动机的声音会对影响牦牛的正常生产发育,并且这种机械装置会对草原的草皮有一定的损害,当粪便捡拾到捡拾车上后,再转载到收集袋内时仍然需要用手或其他工具,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通过链板、转杆、行走轮、圆筒、L型连接件、支撑架和连接杆的作用,解决了牦牛粪便的拾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一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转杆周侧面转动连接有一圆筒;所述圆筒两端均固定有一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一端面与行走轮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表面固定有一连接杆;所述圆筒与连接杆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板;所述链板一表面固定有拾捡器;所述支撑板一表面开有一矩形贯穿孔;所述矩形贯穿孔一表面固定有一矩形盒;所述矩形盒内表面固定有第一微型电动马达;所述第一微型电动马达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有一推板;所述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一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一表面固定有一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一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撑板一相对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U型扶手;所述U型扶手一表面固定有控制开关键。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包括轮子和辐板;所述L型连接件一端与辐板一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盒与矩形贯穿孔结构相同;所述矩形盒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门板;所述门板一表面固定有一把手。进一步地,所述矩形贯穿孔一表面设有一斜坡;所述斜坡一表面固定有一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矩形贯穿孔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一对第二微型电动马达;所述第二微型电动马达一端固定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链板、转杆、行走轮、圆筒、型连接件、支撑架和连接杆的作用,有利于解决牦牛粪便的拾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不是很清洁卫生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压板、矩形盒、推板和斜坡的作用,便于牦牛粪便拾捡后直接压缩成形,然后再通过推板直接推出矩形盒到收集袋中,无需用手或其他工具,操作便捷。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拾捡车与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板,2-链板,101-支撑杆,102-转杆,103-行走轮,104-圆筒,105-L型连接件,106-支撑架,107-连接杆,108-电动马达,109-L型支撑杆,110-第二电动伸缩杆,111-压板,112-矩形贯穿孔,113-第一微型电动马达,114-推板,115-斜坡,116-连接板,117-万向轮,118-U型扶手,119-控制开关键,120-第二微型电动马达,121-第三电动伸缩杆,122-矩形盒,123-门板,124-把手,201-拾捡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对支撑杆101;支撑杆101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102;转杆10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103;转杆102周侧面转动连接有一圆筒104;圆筒104两端均固定有一L型连接件105;L型连接件105一端面与行走轮103一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支撑架106;支撑架106一表面固定有一连接杆107;圆筒104与连接杆107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板2;链板2一表面固定有拾捡器201;支撑板1一表面开有一矩形贯穿孔112;矩形贯穿孔112一表面固定有一矩形盒122;矩形盒122内表面固定有第一微型电动马达113;第一微型电动马达11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有一推板114;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电动马达108;电动马达108一表面固定有一L型支撑杆109;L型支撑杆109一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10;第二电动伸缩杆110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11。其中如图2所示,支撑板1为矩形结构;支撑板1一相对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U型扶手118;U型扶手118一表面固定有控制开关键119。其中如图3所示,行走轮103包括轮子和辐板;L型连接件105一端与辐板一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如图4所示,矩形盒122与矩形贯穿孔112结构相同;矩形盒122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门板123;门板123一表面固定有一把手124。其中如图3所示,矩形贯穿孔112一表面设有一斜坡115;斜坡115一表面固定有一连接板116。其中如图3所示,压板111与矩形贯穿孔112结构相同。其中如图1所示,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对第二微型电动马达120;第二微型电动马达120一端固定有第三电动伸缩杆121;第三电动伸缩杆121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7。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所述行走轮103转动带动圆筒104和L型连接件105转动,从而带动链板2转动,实现牦牛粪便的拾捡,牦牛粪便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对支撑杆(101);所述支撑杆(101)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102);所述转杆(10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103);所述转杆(102)周侧面转动连接有一圆筒(104);所述圆筒(104)两端均固定有一L型连接件(105);所述L型连接件(105)一端面与行走轮(103)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支撑架(106);所述支撑架(106)一表面固定有一连接杆(107);所述圆筒(104)与连接杆(107)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板(2);所述链板(2)一表面固定有拾捡器(201);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开有一矩形贯穿孔(112);所述矩形贯穿孔(112)一表面固定有一矩形盒(122);所述矩形盒(122)内表面固定有第一微型电动马达(113);所述第一微型电动马达(11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有一推板(114);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电动马达(108);所述电动马达(108)一表面固定有一L型支撑杆(109);所述L型支撑杆(109)一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1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0)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粪便简易捡拾车,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对支撑杆(101);所述支撑杆(101)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杆(102);所述转杆(10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103);所述转杆(102)周侧面转动连接有一圆筒(104);所述圆筒(104)两端均固定有一L型连接件(105);所述L型连接件(105)一端面与行走轮(103)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支撑架(106);所述支撑架(106)一表面固定有一连接杆(107);所述圆筒(104)与连接杆(107)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板(2);所述链板(2)一表面固定有拾捡器(201);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开有一矩形贯穿孔(112);所述矩形贯穿孔(112)一表面固定有一矩形盒(122);所述矩形盒(122)内表面固定有第一微型电动马达(113);所述第一微型电动马达(11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有一推板(114);所述支撑板(1)一表面固定有一电动马达(108);所述电动马达(108)一表面固定有一L型支撑杆(109);所述L型支撑杆(109)一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1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0)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宾巴桑旺堆旦久罗布平措占堆何世丞尼玛德吉旦增曲珍达娃央拉马喜兵马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