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383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涉及护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坡面清理;(2)、设置锚杆;(3)、开设种植腔和安装种植筒;(4)、建设下加固层;(5)、建设上加固层;(6)、设置雨水槽;(7)、铺设植物纤维毯;(8)、适时养护,完成绿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全坡面绿化,视觉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坡面防护效果。

A gree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ock slo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ee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ock slop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lope protection, an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lope surface cleaning; (2) setting bolts; (3) opening planting cavity and installing planting tube; (4) strengthening layer under construction; (5) constructing upper strengthening layer; (6) setting rainwater trough; (7) Laying plant fiber blanket; (8), timely maintenance, complete greening. The whole slope greening has good visual effect and good slope prote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坡
,具体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公路、铁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经常要开挖大量的边坡。边坡如果不进行防护绿化,经常会导致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等。能否有效地提供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客观环境是边坡绿化成败的关键。岩质边坡现有的绿化方法有喷混植生技术、有机基材喷植、水泥生态种植基、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等。这些方法虽然名称不一样,其实都是采用喷射混凝土固土技术。由于岩石边坡的坡角比较大,被喷射的植物在这种岩质边坡上很难固定下来;部分植物虽然能够被固定,但由于岩质边坡土壤贫瘠、保水性差而很难存活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提高岩质边坡绿化植物的成活率,视觉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坡面防护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坡面清理清除坡面的杂草、杂物、浮土、浮石及松动岩块,修整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使坡面转角及坡顶的棱角呈弧形,平整坡面;(2)、设置锚杆在坡面底部和坡面上钻设两排锚孔,在锚孔中设置锚杆,用混凝土将锚杆在锚孔内固定;(3)、开设种植腔和安装种植筒将设有锚杆的锚孔开口端进行扩充,形成种植腔,种植腔的深度控制为25~55cm;准备连接筒,连接筒上开设若干气孔,将连接筒设置于种植腔内,连接筒和种植腔通过混凝土相固定,连接筒的外端口与种植腔腔口相齐平;准备种植筒,在种植筒侧壁开设排水孔,在与排水孔相对立的种植筒侧壁上开设开口,种植筒内设有营养土和植物种子,将种植筒套接于连接筒内,种植筒顶端为开口结构且从连接筒内向外延伸;(4)、建设下加固层在种植腔下方的坡面开挖下加固孔洞,在下加固孔洞中铺设排水管,将排水管一端穿过连接筒,然后转动种植筒,使种植筒上的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通,排水管另一端延伸至下加固孔洞洞口,然后用混凝土对下加固孔洞进行回填,形成下加固层;(5)、建设上加固层在种植腔上方的坡面开挖上加固孔洞,在上加固孔洞内铺设肥水供给管道,肥水供给管道上方侧壁开设有若干气孔,将肥水供给管道底端穿过连接筒与种植筒侧壁的开口相对接,并调整肥水供给管道使其侧壁上的气孔向外设置,肥水供给管道顶端向上延伸至上加固孔洞洞口顶端;配置绿化混凝土,用绿化混凝土从上加固孔洞底端开始回填,回填绿化混凝土占上加固孔洞体积1/3~1/2时,置入生物质盒,生物质盒后端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气孔相对应,生物质盒前端设有活动盖板,继续回填绿化混凝土,形成下加固层,将生物质盒固定于上加固孔洞中,活动盖板与坡面相平齐;(6)、设置雨水槽在肥水供给管道顶端设置雨水槽,雨水槽呈漏斗状结构且底端与肥水供给管道相连通;(7)、分别在步骤(2)钻设的两排锚孔上方的坡面区域铺设植物纤维毯,植物纤维毯中设有草籽,采用金属网或者锚杆固定植物纤维毯;(8)、适时养护,完成绿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锚杆与坡面向垂直,所述连接筒和锚杆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种植筒的顶端为水平切口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3)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腐殖土25~35份、保水剂2~3份、硅藻土2~3份、蛭石1~2份、苔藓1~2份、0.1%萘乙酸水溶液1~2份、海绿素0.6~0.8份、松针粉0.4~0.6份、菇渣0.4~0.6份、生石灰0.1~0.2份和多菌灵0.1~0.2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3)植物种子为黄鳝藤种子、爬山虎种子、常青藤种子和旱金莲种子中的任一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4)用混凝土进行回填前,先采用锚钉沿排水管两侧钉入下加固孔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5)用绿化混凝土回填上加固孔洞前,先采用锚钉沿肥水供给管道两侧钉入上加固孔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5)绿化混凝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55~65份、石英砂25~35份、凹凸棒土15~25份、腐殖质15~25份、营养液15~25份、硅溶胶10~18份、增强剂9~11份、甲基纤维素4~6份、纳米二氧化钛4~6份、吸水树脂4~6份和水25~30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硝酸铵0.04~0.06g/L、磷酸钾0.04~0.06g/L、亚硒酸钠0.04~0.06g/L、ABT生根粉0.02~0.03g/L、硫酸镁0.004~0.006g/L、硫酸铜0.004~0.006g/L、硫酸铁0.004~0.006g/L、硫酸锌0.002~0.004g/L、硒酸钠0.002~0.004g/L、氨基酸0.002~0.004g/L、维生素C0.002~0.004g/L、EM菌0.001~0.002g/L和和余量水,前述各原料混合分散均匀,得到营养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种植筒侧壁上还铰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底端则与坡面相抵,支撑架、种植筒和坡面形成三角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生物质盒内设有生物质颗粒,生物质颗粒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65~75份、麦饭石45~50份、腐熟植物秸秆45~50份、腐熟木屑25~35份、茶叶渣15~20份、木薯渣15~20份、麦糠15~20份、粉煤灰10~15份、豆粕10~15份、螃蟹壳粉4~6份、花生壳4~6份、聚谷氨酸3~4份、乳酸菌3~4份和保水剂3~4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提高岩质边坡绿化植物的成活率,视觉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坡面防护效果,具体如下:(1)、本专利技术在坡面底部和坡面上钻设两排锚孔,在锚孔中设置锚杆,然后开设种植腔和安装种植筒,其中,种植腔为设有锚杆的锚孔开口端进行扩充得到,种植腔为内嵌式结构,优选锚杆靠近种植腔下侧壁,连接筒和种植腔通过混凝土相固定,此时锚杆起到支撑固定连接筒的作用,将种植筒套接于连接筒内,使得种植筒为可拆卸结构,且在使用状态时,可以牢固的置于连接筒内,种植筒顶端为开口结构且从连接筒内向外延伸,便于种植筒的拆卸以及便于植物种子的枝叶生长,由于种植筒可拆卸,可以更换种植筒中的营养土和植物种子,方便进行养护,特别是当植物发生病害时,可以及时清除更换,操作方便;(2)、本专利技术在种植腔下方的坡面开挖下加固孔洞,建设下加固层,一方面用于提高种植筒下方坡面的抗压强度,防止坡面坍塌,另一方面用于铺设排水管,排水管引导种植筒中的多余水分从排水孔中排出,防止植物烂根或者发生病害等情况,排水管上还可以连接开口朝下的延伸管,延伸管从坡面上凸出,从而防止排水管出水口被泥土或者落叶等物质堵塞;(3)、本专利技术在种植腔上方的坡面开挖上加固孔洞,建设上加固层,在上加固层中设置相互配合的肥水供给管道和生物质盒,肥水供给管道顶端的雨水槽用于收集雨水,由于肥水供给管道底端穿过连接筒与种植筒侧壁的开口相对接,雨水可通过开口进入种植筒内,供给植物种子和根系生长所需水分;生物质盒后端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雨水可从气孔进入进水口,再从出水口和气孔回到肥水供给管道,在此情况下,生物质颗粒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在生物质盒内逐渐溶解,其营养成份可随着水分从出水口进入种植筒内,从而提供水肥,保证种植筒内的生长环境,实现在贫瘠的岩质边坡上种植植物,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坡面清理清除坡面的杂草、杂物、浮土、浮石及松动岩块,修整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使坡面转角及坡顶的棱角呈弧形,平整坡面;(2)、设置锚杆在坡面底部和坡面上钻设两排锚孔,在锚孔中设置锚杆,用混凝土将锚杆在锚孔内固定;(3)、开设种植腔和安装种植筒将设有锚杆的锚孔开口端进行扩充,形成种植腔,种植腔的深度控制为25~55cm;准备连接筒,连接筒上开设若干气孔,将连接筒设置于种植腔内,连接筒和种植腔通过混凝土相固定,连接筒的外端口与种植腔腔口相齐平;准备种植筒,在种植筒侧壁开设排水孔,在与排水孔相对立的种植筒侧壁上开设开口,种植筒内设有营养土和植物种子,将种植筒套接于连接筒内,种植筒顶端为开口结构且从连接筒内向外延伸;(4)、建设下加固层在种植腔下方的坡面开挖下加固孔洞,在下加固孔洞中铺设排水管,将排水管一端穿过连接筒,然后转动种植筒,使种植筒上的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通,排水管另一端延伸至下加固孔洞洞口,然后用混凝土对下加固孔洞进行回填,形成下加固层;(5)、建设上加固层在种植腔上方的坡面开挖上加固孔洞,在上加固孔洞内铺设肥水供给管道,肥水供给管道上方侧壁开设有若干气孔,将肥水供给管道底端穿过连接筒与种植筒侧壁的开口相对接,并调整肥水供给管道使其侧壁上的气孔向外设置,肥水供给管道顶端向上延伸至上加固孔洞洞口顶端;配置绿化混凝土,用绿化混凝土从上加固孔洞底端开始回填,回填绿化混凝土占上加固孔洞体积1/3~1/2时,置入生物质盒,生物质盒后端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气孔相对应,生物质盒前端设有活动盖板,继续回填绿化混凝土,形成下加固层,将生物质盒固定于上加固孔洞中,活动盖板与坡面相平齐;(6)、设置雨水槽在肥水供给管道顶端设置雨水槽,雨水槽呈漏斗状结构且底端与肥水供给管道相连通;(7)、分别在步骤(2)钻设的两排锚孔上方的坡面区域铺设植物纤维毯,植物纤维毯中设有草籽,采用金属网或者锚杆固定植物纤维毯;(8)、适时养护,完成绿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坡面清理清除坡面的杂草、杂物、浮土、浮石及松动岩块,修整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使坡面转角及坡顶的棱角呈弧形,平整坡面;(2)、设置锚杆在坡面底部和坡面上钻设两排锚孔,在锚孔中设置锚杆,用混凝土将锚杆在锚孔内固定;(3)、开设种植腔和安装种植筒将设有锚杆的锚孔开口端进行扩充,形成种植腔,种植腔的深度控制为25~55cm;准备连接筒,连接筒上开设若干气孔,将连接筒设置于种植腔内,连接筒和种植腔通过混凝土相固定,连接筒的外端口与种植腔腔口相齐平;准备种植筒,在种植筒侧壁开设排水孔,在与排水孔相对立的种植筒侧壁上开设开口,种植筒内设有营养土和植物种子,将种植筒套接于连接筒内,种植筒顶端为开口结构且从连接筒内向外延伸;(4)、建设下加固层在种植腔下方的坡面开挖下加固孔洞,在下加固孔洞中铺设排水管,将排水管一端穿过连接筒,然后转动种植筒,使种植筒上的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通,排水管另一端延伸至下加固孔洞洞口,然后用混凝土对下加固孔洞进行回填,形成下加固层;(5)、建设上加固层在种植腔上方的坡面开挖上加固孔洞,在上加固孔洞内铺设肥水供给管道,肥水供给管道上方侧壁开设有若干气孔,将肥水供给管道底端穿过连接筒与种植筒侧壁的开口相对接,并调整肥水供给管道使其侧壁上的气孔向外设置,肥水供给管道顶端向上延伸至上加固孔洞洞口顶端;配置绿化混凝土,用绿化混凝土从上加固孔洞底端开始回填,回填绿化混凝土占上加固孔洞体积1/3~1/2时,置入生物质盒,生物质盒后端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气孔相对应,生物质盒前端设有活动盖板,继续回填绿化混凝土,形成下加固层,将生物质盒固定于上加固孔洞中,活动盖板与坡面相平齐;(6)、设置雨水槽在肥水供给管道顶端设置雨水槽,雨水槽呈漏斗状结构且底端与肥水供给管道相连通;(7)、分别在步骤(2)钻设的两排锚孔上方的坡面区域铺设植物纤维毯,植物纤维毯中设有草籽,采用金属网或者锚杆固定植物纤维毯;(8)、适时养护,完成绿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与坡面向垂直,所述连接筒和锚杆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种植筒的顶端为水平切口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边坡绿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腐殖土25~35份、保水剂2~3份、硅藻土2~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科利尔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