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66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洗装置,根据需要在进行防水加工处理时,可以维持高的安全性。在脱液工序(S2)后,进行防水加工(S4)时,因为占大部分防水剂的溶剂浸入洗涤物,所以之后的回收干燥工序中将滚筒入口空气温度和滚筒出口温度的温度差ΔT的上限设定在比没有进行防水加工时的20℃小的10℃(S5),这样减少供给洗涤物的热量,抑制溶剂的蒸发速度,将循环风路内的溶剂气体浓度抑制在安全值以下。此时,因为干燥效率下降,所以通过延长干燥运转时间进行充分的干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溶剂的洗涤及进行干燥的干洗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干洗装置的溶剂,主要使用石油系溶剂(例如非专利文献1等)。对此,最近,从对于环境的考虑、操作者的健康上的考虑、溶剂残留在洗涤物时对用户的健康上考虑等正在使用有机硅系溶剂。非专利文献1“洗涤设备产品样本”、、三洋电机科洁株式会社、、因特网<URLhttp//www.sanyo.co.jp/techno-c/clean/catalog-top.html>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在洗涤中,是按照顾客的要求可进行防水加工,但以往,对于从洗涤到干燥作为一环所进行的干洗装置进行防水加工是困难的。其主要理由是在防水加工所使用的防水剂中混入了少量的防水性树脂,干燥前若在洗涤物上喷上防水剂时,含在洗涤物的溶剂量增加,在干燥时溶剂浓度变高,着火的危险性也变高。对于所说的着火,对于石油系溶剂的着火点是53℃,有机硅系溶剂是77℃,在安全性点上,有机硅系溶剂比石油系溶剂有利。因此,随着从石油系溶剂向有机硅系溶剂的替换,对于干洗装置,进行防水加工的愿望正在提高。可是存在爆炸性点上看是相同的,所以即使是使用有机硅系溶剂的干洗装置也必须考虑安全性。另外,使用有机硅系溶剂的干洗装置,其基本的构成与使用石油系溶剂的装置相同,但根据其溶剂的性质等的差异,有必须考虑的方面。例如,有机硅系溶剂与石油系溶剂比较是极端地高价的,操作成本高。以往,对于以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前提的干洗装置,是允许干燥工序时挥发的一部分溶剂扩散到装置外,但由于上述原因,对于使用有机硅系溶剂的装置尽可能地提高溶剂的回收效率,抑制溶剂的追加使用量。另外,在回收干燥工序时,由于回收凝缩、液化了的水和溶剂的混合液,所以使用着分离水和溶剂的水分离过滤器。因为石油系溶剂的比重约0.8与水的比重差大,所以使用比重差容易地分离水和溶剂。而有机硅系溶剂的比重是0.95与水的比重相当接近。为此,虽然可利用比重差分离但是需要时间,所以对装置的干燥运转周期不适合。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水分离过滤器以便适应装置运转周期的速度来进行有机硅系溶剂和水的分离。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些点而进行的,作为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干洗装置,对在进行防水加工的干洗装置可确保高度的安全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干洗装置,通过更有效地进行溶剂的回收可降低运转成本。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干洗装置,即使使用有机硅系溶剂那样的与水的比重接近的溶剂时,也可将溶剂与水迅速地分离回收。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的第1专利技术,是按照顺序进行以下工序的干洗装置,即,洗涤工序,用溶剂洗涤收容在洗涤干燥槽中的洗涤物和、脱液工序,将渗入到洗涤物的溶剂进行脱液和、回收干燥工序,形成含有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循环风路,在该循环风路内循环空气的过程中,将加热了的空气供给到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同时,冷却从该洗涤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使含在该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液化、凝缩进行回收,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机构,a)防水剂投入机构,向上述洗涤干燥槽中投入防水剂;b)指示机构,选择地追加用防水剂投入机构投入的防水剂的防水加工工序的指示;c)运转控制机构,在有该指示机构的指示时,在上述脱液工序和回收干燥工序间追加防水加工工序,同时在上述回收干燥工序中,将供给到洗涤干燥槽的加热空气的热量控制在比没有防水加工工序时低地进行热量控制。对于第1专利技术的干洗装置,操作者在需要防水加工时,例如作好准备防水剂等的必要准备,通过指示机构指示防水加工工序的追加。有该指示时,控制机构在脱液工序终了后使防水剂投入机构动作向洗涤干燥槽内投入防水剂,在洗涤物上附着防水剂。由于防水剂是在溶剂中溶解了少量的防水树脂的,所以进行防水加工时,脱液后的洗涤物由于多含有防水剂量份的溶剂。因此,与不进行防水加工时比较,在回收干燥工序的特别是在初期中来自洗涤物的溶剂蒸发量多,循环风路内(严格地说是从洗涤干燥槽内到回收溶剂的部位间的风路)的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浓度容易变高。因此,控制机构在进行防水加工工序时,与不进行该工序时比较,需要进行热量控制以便将供给到洗涤干燥槽内的加热空气的热量控制到低程度。具体地是,例如,加热空气的加热器是蒸汽加热式时,减少供给的蒸汽量地进行控制。由此,即使含在洗涤物中的溶剂量相对多,也可抑制该溶剂的蒸发速度,所以可将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浓度确实地抑制在不发生着火等的安全值以下。因此,按照上述第1专利技术的干洗装置可确保高的安全性且根据需要可以追加防水加工。另外,作为上述本专利技术1的干洗装置的一个方式,可具有以下构成,即,具有第1温度检测机构,检测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入口侧的空气温度、和第2温度检测机构,检测该洗涤干燥槽的出口侧的空气温度,上述运转控制机构进行热量控制,以使第1及第2的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温度差作成规定值以下,在追加上述防水加工工序时,与没有防水加工工序时比较将上述规定值作成小的值。即,作为热函控制方式,即运转控制机构在干燥时,通过将流过经过洗涤干燥槽的空气的出入口温度差维持在一定来抑制溶剂气体浓度在安全值以下,本申请人使用干洗装置和溶剂回收干燥机的技术,但是根据有无防水加工变更作为其温度差的上限的规定值。由此,可将溶剂气体浓度确实地抑制在安全值以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的第2专利技术的干洗装置,具有干燥槽,收容用溶剂洗涤了的洗涤物和、通气路,用于形成包含该干燥槽的循环风路,以使将加热了的空气供给到该干燥槽,同时,冷却从该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使含在该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液化、凝缩进行回收,具有如下机构a)冷却机构,位于上述通气路内,对应该凝缩、液化在从上述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溶剂的空气进行冷却;b)排气口,在该冷却机构的下游侧将上述通气路内部和外部连通;c)闸阀,位于该排气口的下游侧的上述通气路内,且开闭该通气路;d)吸气口,在该闸阀的下游侧将上述通气路内部和外部连通,可开闭自如;e)加热机构,在该吸气口的下游侧且配设在上述干燥槽的近前的上述通气路内。打开上述吸气口,将外气吸入上述通气路内,另一方面将从干燥槽排出的空气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从上述排气口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干燥时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使上述冷却机构动作回收溶剂。在第2专利技术的干洗装置中,例如,在干燥时,首先进行回收干燥工序。此时,关闭上述吸气口打开闸阀。在此状态下,如果将通过加热机构加热了的空气送入干燥槽,则在干燥槽内含有从洗涤物蒸发的溶剂的空气从干燥槽排出到达冷却机构,在此,空气被冷却,溶剂凝缩、液化。由于通气路内不从外部进入空气,即使排气口处于开放在大气中,在冷却机构除去溶剂的空气也几乎不会经过排气口泄漏到外部,大致全量经过闸阀回到加热机构。由此,形成循环风路。在回收干燥时,凝缩、液化了的溶剂被回收。在一定程度上,洗涤物干燥时,可以打开吸气口使外气进入的状态。此时,若打开闸阀,从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中一部分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到外部,剩余的通过闸阀与从吸气口进入的外气一起回到加热机构。另一方面,若关闭闸阀,从干燥槽排出的全部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到外部。由于在排气口的上游侧有冷却机构,不管怎样从干燥槽排出的全部空气都通过冷却机构,所以此时,通过操作冷却机构可将含在该空气的溶剂冷却、凝缩作为液体回收。因此,从排气口排到外部的空气中含有的溶剂量比以往可大大减少,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洗装置,顺次地进行以下的工序,即,洗涤工序,用溶剂洗涤收容在洗涤干燥槽中的洗涤物和、脱液工序,将渗入到洗涤物的溶剂进行脱液和、回收干燥工序,形成含有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循环风路,在该循环风路内循环空气的过程中,将加热了的空气供给到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同时,冷却从该洗涤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使含在该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液化、凝缩并进行回收,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机构,    a)防水剂投入机构,向上述洗涤干燥槽中投入防水剂;    b)指示机构,选择地追加用防水剂投入机构投入的防水剂的防水加工工序的指示;    c)运转控制机构,在有该指示机构的指示时,在上述脱液工序和回收干燥工序间追加防水加工工序,同时在上述回收干燥工序中,将供给到洗涤干燥槽的加热空气的热量控制在比没有防水加工工序时低地进行热量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田信弘长绳充西野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科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