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折叠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33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46
一种自动折叠门,包括门体框架、门头开门机,左侧两个门板和右侧两个门板,左侧两个门板之间通过固定折页连接,左侧第一块门板通过折页与左侧立框连接。右侧门板结构与左侧门板相同。门头开门机设置在门体框架内上部。门体框架的二个门头横梁内设有主动轮滑道和导向轮滑道。主动轮滑道里装设有第一主动滑轮和第二主动滑轮。导向轮滑道里装设有第一导向滑轮和第二导向滑轮。分别通过二个传动架和与之对应的传动立杆、传动支臂、支臂下传动立杆与对应的第二门板上端连接。二个导向滑轮分别通过下支杆与对应的第二门板连接。该门开关快速、安全、坚固、噪声低、故障少、抗风性强、使用寿命长,且价格低。

An automatic folding do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folding door, which comprises a door frame and a door opening machine, two door plates on the left side and two door plates on the right side. The two door plates on the left side are connected by fixed folding pages, and the first door plate on the left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vertical frame through folding pages. The right side door plate structure is the same as the left door plank. The door opener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oor frame. The two door head crossbeams of the door fram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wheel slide way and a guide roller skid way. The initiative roller skating lane is equipped with the first active pulley and the second active pulley. The guide roller skid lane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guide pulley and a second guide pulley.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door plate through two transmission frames and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vertical poles, transmission arm and transmission vertical pole under the support arm. The two guiding pulley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door plates through the lower supporting rod. The door switch is fast, safe, strong, low noise, less trouble, strong wind resistance, long service life, and low p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折叠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具体是一种自动折叠门。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折叠门多采用支臂式开门机,这种折叠门有局限性,如开关速度慢、防风性不强、无法满足高频度开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折叠门,开关快速、安全、坚固、噪声低、故障少、抗风性强、使用寿命长,且价格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折叠门,包括门体框架、门头开门机,左扇门和右扇门,门体框架包括左侧立框、右侧立框和前门头横梁、后门头横梁。左侧立框1由铝型材、朔钢型材或是铁板折叠制成。左侧立框的前后侧板之间的宽度能使折叠后的两个门板折入左侧立框内。左侧立框和右侧立框在结构上相同。左侧立框和右侧立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地上。前门头横梁与后门头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立框和右侧立框的上端连接。门头开门机设置在两个门头横梁之间。左扇门由两个竖直设置的门板组成,左扇门与右扇门在结构上相同。门板由铝型才制成。左侧两个门板之间通过固定折页连接,两个门板之间有间隙,左侧第一块门板通过折页与左侧立框连接。右侧门板结构与左侧门板相同。门头开门机,包括控制箱、电机、减速机、主动皮带轮或是主动链轮、从动皮带轮或是从动链轮。主动皮带轮或主动链轮均装设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主动皮带轮通过闭环式皮带与从动皮带轮连接,或者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论连接。二个门头横梁内设有主动轮滑道和导向轮滑道。主动轮滑道里装设有第一主动滑轮和第二主动滑轮。导向轮滑道里装设有第一导向滑轮和第二导向滑轮。由于皮带或者链条是闭环式的,这样:第一主动滑轮的第一传动架的上端与闭环式上横皮带段或上横链条段的设定位置连接。第二主动滑轮的第二传动架的上端与闭环式下皮带段或下链条段的设定位置连接。第一主动滑轮的第一传动架的下传动立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左传动支臂连接,左传动支臂连接左支臂下传动立杆,左支臂下传动立杆由轴承支撑,轴承设置左扇门的第二门板的上端。第二滑轮的第二传动架的下传动立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右传动支臂连接,右传动支臂连接右支臂下传动立杆,右支臂下转动立杆通过轴承与右扇门的第二门板上端连接。第一导向滑轮和第二导向滑轮通过轴承连接的下支杆分别与左扇门的第二门板、右扇门的第二门板连接。上述控制箱为已知技术。上述门板的两侧分别有T型凹槽,能装入螺栓帽。这样可将连接两个门板的固定折页的两个螺栓的螺栓帽装入对应的两扇门的T型凹槽内,并通过螺栓,螺母使折页与门板连接,可以将两个门板连接。门板在闭合后,开门的方向与门板零角度。由于采用了左传动支臂和右传动支臂为<型支臂。解决了门板折叠开启的问题。这是传动部分最主要的专利技术点,解决了横向折叠的问题。本技术的优点:1、开门机控制箱有多种接口,可对接各种门禁与开门信号。控制系统可接红外保护,主动防夹,另有电流检测功能,安全防夹。控制系统有机械限位和编码限位两种方式,功能完善。为已知技术。2、门体框架,是通过左右两个对称的立框1、2与上端前后两个横梁3、4固定,立框的前后卷折成立板,强度高而且美观,与横梁固定后,形成了一个盒子形状的立体空间,容纳门板的折叠运行。3、采用对开折叠的方式,这样开启速度快,节省空间,增大开门净口宽度。4、门板之间有均匀的空档,这样可以看到门对面情况,而且门板与空挡的设计,使得门开关状态及过程中,门板与门板,门板与框架之间都有一定间隙,即使人伸手放在此处也不会被夹,更增加了安全性。采用链条链轮传动、坚固耐用。链条一圈采用上下竖置,上下两根链条分别带动左右两扇门板开或关,设计巧妙。5、通过轨道滑轮在滑道内运行,门体更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局部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主动传动轮与弯臂式传动杆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自动折叠门,包括门体框架、门头开门机、左扇门和右扇门;左扇门和右扇门在结构上相同;门体框架包括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前门头横梁3和后门头横梁4,门头罩盖5;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在结构上相同(由铁板或其他材料折叠)制成;前门头横梁3和后门头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的上端连接;门头开门机设置在前门头横梁3和后门头横梁4之间;门头罩盖5安装在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与前门头横梁3,后门头横梁4形成的框架之上;其特征在于:左侧立框1的前后侧板之间的宽度能使折叠后的左扇门板折入左侧立框内。左扇门由左侧第一门板6和左侧第二门板7组成,右扇门由右侧第一门板8和右侧第二门板9组成,门板由铝型材制成;左侧第一门板6、左侧第二门板7、右侧第一门板8和右侧第二门板9的两侧分别有T型凹槽,能装入螺栓帽41;这样可将连接两个门板的固定折页10、11、12的两个螺栓的螺栓帽41装入对应的门板的T型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和螺母使折页与门板连接起来。左扇门的左侧第一门板6与左侧立框1有间隙,左侧第一门板6和左侧第二门板7之间有间隙。左扇门的第一块门板6通过折页(10,11)与左侧立框1连接;右扇门的连接关系与左扇门相同。门头开门机,包括控制箱13、电机14、减速机15、主动皮带轮16、从动皮带轮17、闭环式皮带18。主动皮带轮16装设在减速机15的输出轴上,主动皮带轮16通过闭环式皮带18与从动皮带轮17连接。前门头横梁3与后门头横梁4内空间上安装有主动轮滑道19和导向轮滑道20。主动轮滑道19里装设有第一主动滑轮23和第二主动滑轮24。导向轮滑道20里装设有第一导向滑轮37和第二导向滑轮38。由于三角皮带是闭环式的。这样:第一主动滑轮23的第一传动架21的上端与闭环式皮带18的上横皮带段的设定位置25连接。第二主动滑轮24的第二传动架22的上端与闭环式皮带18的下横皮带段的设定位置26连接。第一主动滑轮23的第一传动架21的下传动立杆27的下端通过轴承29与左传动支臂31连接,左传动支臂31连接左支臂下传动立杆33,左支臂下传动立杆33由轴承35支撑,轴承35设置左扇门的第二门板7的上端。第二主动滑轮24的第二传动架22的上端与闭环式皮带18的下横皮带段的设定位置26连接;第一主动滑轮23的第一传动架21的下传动立杆27的下端通过轴承29与左传动支臂31连接,左传动支臂31连接左支臂下传动立杆33,左支臂下传动立杆33由轴承35支撑,轴承35设置左扇门的第二门板7的上端;第二主动滑轮24的第二传动架22的下传动立杆28的下端通过轴承30与右传动支臂32连接,右传动支臂32连接右支臂下传动立杆34,右支臂下转动立杆34通过轴承36与右扇门的第二门板8上端连接;第一导向滑轮37和第二导向滑轮38通过轴承连接的下支杆分别与左第二门板7、右扇门的第二门板8连接。实施例2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折叠自动门,在结构上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相同之处在于:主动皮带轮16换成主动链轮,从动皮带轮17换成从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折叠门,包括门体框架、门头开门机、左扇门和右扇门;左扇门和右扇门在结构上相同;门体框架包括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前门头横梁(3)和后门头横梁(4)、门头罩盖(5);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在结构上相同;前门头横梁(3), 后门头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的上端连接;门头开门机设置在前门头横梁(3), 后门头横梁(4)之间;门头罩盖(5)安装在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与前门头横梁(3), 后门头横梁(4)形成的框架上;其特征在于:左侧立框(1)的前后侧板之间的宽度能使折叠后的左扇门折入左侧立框内;左扇门由左侧第一门板(6)和左侧第二门板(7)组成,右扇门由右侧第一门板(8)和右侧第二门板(9)组成;左扇门的第一块门板(6)通过折页与左侧立框(1)连接,左扇门的第一块门板(6)与左扇门的第二块门板(7)通过折页连接;右扇门的连接关系与左扇门相同;门头开门机,包括控制箱(13)、电机(14)、减速机(15)、主动皮带轮(16)、从动皮带轮(17)、闭环式皮带(18);主动皮带轮(16)装设在减速机(15)的输出轴上,主动皮带轮(16)通过闭环式皮带(18)与从动皮带轮(17)连接;前门头横梁(3)与后门头横梁(4)内空间上安装有主动轮滑道(19)和导向轮滑道(20);主动轮滑道(19)里装设有第一主动滑轮(23)和第二主动滑轮(24);导向轮滑道(20)里装设有第一导向滑轮(37)和第二导向滑轮(38);第一主动滑轮(23)的第一传动架(21)的上端与闭环式皮带(18)的上横皮带段的设定位置(25)连接;第二主动滑轮(24)的第二传动架(22)的上端与闭环式皮带(18)的下横皮带段的设定位置(26)连接;第一主动滑轮(23)的第一传动架(21)的下传动立杆(27)的下端通过轴承(29)与左传动支臂(31)连接,左传动支臂(31)连接左支臂下传动立杆(33),左支臂下传动立杆(33)由轴承(35)支撑,轴承(35)设置左扇门的第二门板(7)的上端;第二主动滑轮(24)的第二传动架(22)的下传动立杆(28)的下端通过轴承(30)与右传动支臂(32)连接,右传动支臂(32)连接右支臂下传动立杆(34),右支臂下转动立杆(34)通过轴承(36)与右扇门的第二门板(8)上端连接;第一导向滑轮(37)和第二导向滑轮(38)通过轴承连接的下支杆分别与左第二门板(7)、右扇门的第二门板(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折叠门,包括门体框架、门头开门机、左扇门和右扇门;左扇门和右扇门在结构上相同;门体框架包括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前门头横梁(3)和后门头横梁(4)、门头罩盖(5);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在结构上相同;前门头横梁(3),后门头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的上端连接;门头开门机设置在前门头横梁(3),后门头横梁(4)之间;门头罩盖(5)安装在左侧立框(1)和右侧立框(2)与前门头横梁(3),后门头横梁(4)形成的框架上;其特征在于:左侧立框(1)的前后侧板之间的宽度能使折叠后的左扇门折入左侧立框内;左扇门由左侧第一门板(6)和左侧第二门板(7)组成,右扇门由右侧第一门板(8)和右侧第二门板(9)组成;左扇门的第一块门板(6)通过折页与左侧立框(1)连接,左扇门的第一块门板(6)与左扇门的第二块门板(7)通过折页连接;右扇门的连接关系与左扇门相同;门头开门机,包括控制箱(13)、电机(14)、减速机(15)、主动皮带轮(16)、从动皮带轮(17)、闭环式皮带(18);主动皮带轮(16)装设在减速机(15)的输出轴上,主动皮带轮(16)通过闭环式皮带(18)与从动皮带轮(17)连接;前门头横梁(3)与后门头横梁(4)内空间上安装有主动轮滑道(19)和导向轮滑道(20);主动轮滑道(19)里装设有第一主动滑轮(23)和第二主动滑轮(24);导向轮滑道(20)里装设有第一导向滑轮(37)和第二导向滑轮(38);第一主动滑轮(23)的第一传动架(21)的上端与闭环式皮带(18)的上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喜忠张春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凡峰门窗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