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199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属于油液净化技术领域,包括转鼓组合、泄油盒、纳污盒、油箱组合、油路、气路和控制与气动组件,所述转鼓组合包括转鼓、配油盘、碟片、轴座、密封件和主电机,所述油箱组合包括主油箱和辅油箱,所述转鼓的结构由两段旋转仓组成,第一段旋转仓为圆柱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圆截面,第二段旋转仓为圆锥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椭圆形截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速离心与真空复合技术,利用物质的比重不同的原理,有效分离出油液中的杂质、水分和气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液净化时间长,易堵塞、清洗和更换滤芯,净化效率低且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油液净化的效率。

A vacuum centrifugal composite oil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acuum centrifugal compound oil purification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purification, including a drum combination, an oil discharging box, a dirty container, an oil tank combination, an oil circuit, a gas circuit and a control and pneumatic component. The drum combination comprises a drum, an oil distribution plate, a disc, a shaft seat, a seal and a main motor. The oil tank assembly comprises a main oil tank and an auxiliary oil tank. The structure of the drum consists of two rotating silos. The first rotating silo is a cylindrical rotating barrel with a hollow circular section. The second rotating silo is a conical rotating barrel with a hollow elliptical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recovered by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and vacuum. Combined technolog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substances, can effectively separate impurities, moisture and gases in oil,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ng time of oil purification, easy clogging, cleaning and replacing filter element, low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high opera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il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属于油液净化

技术介绍
润滑油广泛的应用在机械设备中,主要用于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具有润滑、防锈、密封盒缓冲等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润滑油会产生杂质,油液中的细微固体颗粒、水和气体是现代机械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而且危害性极大,有70%-90%的设备故障都是由于这些污染问题引起的,油液污染是引起各种机械设备寿命缩短和工作故障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中油液净化机大多数采用精密油滤的方法过滤油液中的杂质,存在一些缺点如净化时间长,易发生堵塞,滤芯的清洗或更换频繁,净化效率低且运行成本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包括转鼓组合、泄油盒、纳污盒、油箱组合、油路、气路和控制与气动组件,所述转鼓组合包括转鼓、配油盘、碟片、轴座、密封件和主电机,所述油箱组合包括主油箱和辅油箱,所述转鼓的结构由两段旋转仓组成,第一段旋转仓为圆柱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圆截面,第二段旋转仓为圆锥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椭圆形截面,空心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逐渐变小且长轴和短轴的绝对长度逐渐变大,在第一段旋转仓和第二段旋转仓的结合处,是空心椭圆截面的长轴和短轴比值最小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高速离心与真空复合技术,利用物质的比重不同的原理,有效分离出油液中的杂质、水分和气体,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使油液分离区域最长,分离效果最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液净化时间长,易堵塞、清洗和更换滤芯,净化效率低且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油液净化的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控制与气动组件包括PLC控制单元、增压泵、第一真空泵、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所述转鼓和配油盘连接,所述配油盘与主电机之间设置多楔带,所述泄油盒通过第一真空泵和第五电磁阀与主油箱气路连接,所述泄油盒通过第一真空泵和第六电磁阀与辅油箱气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主油箱进口,所述主油箱通过止回阀与转鼓油路连接,所述增压泵与止回阀并联,所述转鼓通过第三电磁阀与辅油箱油路连接,所述转鼓出口设置第八电磁阀。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各个零部件的运行,实现分离操作。进一步,还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采用钣金件焊接组合而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机体组合优良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进一步,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安装在机体上,所述张紧轮位于多楔带的外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多楔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张紧力不够或长时间使用后皮带磨损和老化后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进一步,还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二真空泵和第七电磁阀设置在主油箱和转鼓之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出转鼓内油液中析出的溶解气体,使转鼓内保持负压。进一步,所述配油盘设计呈喇叭状,所述配油盘的进油孔设置为若干个长椭圆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流体流动平稳,流向均匀一致。进一步,所述碟片设计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锥形筒,内壁设圆弧筋。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截面为锥形筒能避免在高速旋转状态下产生湍流而影响分离效果;内壁设圆弧筋能防止碟片间隙内流体和沉渣逆向流动,同时加强了碟片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另外圆弧筋的高度就是两个垫片间的间隙,借助圆弧筋设定了间隙的大小。进一步,所述轴座与密封件的连接处安装若干个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产生共振,降低转鼓转动过程中的振动,同时补偿转鼓在运行过程中振动对机械密封的影响。进一步,所述主油箱、辅油箱、泄油盒和纳污盒中均设有液位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时监控油位。进一步,所述转鼓的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时采集转鼓出口处出油管内的温度和压力,避免油液因温度升高而发生氧化,提高油液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为转鼓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4是转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5位转鼓A-A截面示意图;图6为转鼓B-B截面示意图;图7为配油盘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8为碟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轴座与密封件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净化油箱,2.第一电磁阀,3.主油箱,4.辅油箱,5.增压泵,6.止回阀,7.第三电磁阀,8.纳污盒,9.第四电磁阀,10.第一真空泵,11.第五电磁阀,12.泄油盒,13.第六电磁阀,14.第二真空泵,15.第七电磁阀,16.主电机,17.转鼓,18.第八电磁阀,19.弹簧,20.配油盘,21.碟片,22.密封件,23.轴座,24.进油孔,25.圆弧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包括转鼓组合、泄油盒12、纳污盒8、油箱组合、油路、气路和控制与气动组件,所述转鼓组合包括转鼓17、配油盘20、碟片21、轴座23、密封件22和主电机16,所述油箱组合包括主油箱3和辅油箱4,所述转鼓17的结构由两段旋转仓组成,第一段旋转仓为圆柱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圆截面,第二段旋转仓为圆锥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椭圆形截面,空心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逐渐变小且长轴和短轴的绝对长度逐渐变大,在第一段旋转仓和第二段旋转仓的结合处,是空心椭圆截面的长轴和短轴比值最小处,所述控制与气动组件包括PLC控制单元、增压泵5、第一真空泵10、第一电磁阀2、第三电磁阀7、第五电磁阀11、第六电磁阀13和第八电磁阀18,所述转鼓17和配油盘20连接,所述配油盘20与主电机16之间设置多楔带,所述泄油盒12通过第一真空泵10和第五电磁阀11与主油箱3气路连接,所述泄油盒12通过第一真空泵10和第六电磁阀13与辅油箱4气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2设置在主油箱3进口,所述主油箱3通过止回阀6与转鼓17油路连接,所述增压泵5与止回阀6并联,所述转鼓17通过第三电磁阀7与辅油箱4油路连接,所述转鼓17出口设置第八电磁阀1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采用钣金件焊接组合而成,保证机体组合优良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安装在机体上,所述张紧轮位于多楔带的外侧,避免多楔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张紧力不够或长时间使用后皮带磨损和老化后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包括第二真空泵14和第七电磁阀15,所述第二真空泵14和第七电磁阀15设置在主油箱3和转鼓17之间,排出转鼓17内油液中析出的溶解气体,使转鼓17内保持负压;所述配油盘20设计呈喇叭状,所述配油盘20的进油孔24设置为12个长椭圆形,保证流体流动平稳,流向均匀一致;所述碟片21设计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锥形筒,内壁设圆弧筋25,截面为锥形筒能避免在高速旋转状态下产生湍流而影响分离效果,内壁设圆弧筋25能防止碟片间隙内流体和沉渣逆向流动,同时加强了碟片21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所述主油箱3、辅油箱4、泄油盒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包括转鼓组合、泄油盒、纳污盒、油箱组合、油路、气路和控制与气动组件,所述转鼓组合包括转鼓、配油盘、碟片、轴座、密封件和主电机,所述油箱组合包括主油箱和辅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的结构由两段旋转仓组成,第一段旋转仓为圆柱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圆截面,第二段旋转仓为圆锥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椭圆形截面,空心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逐渐变小且长轴和短轴的绝对长度逐渐变大,在第一段旋转仓和第二段旋转仓的结合处,是空心椭圆截面的长轴和短轴比值最小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包括转鼓组合、泄油盒、纳污盒、油箱组合、油路、气路和控制与气动组件,所述转鼓组合包括转鼓、配油盘、碟片、轴座、密封件和主电机,所述油箱组合包括主油箱和辅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的结构由两段旋转仓组成,第一段旋转仓为圆柱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圆截面,第二段旋转仓为圆锥形旋转筒,其剖面形状为空心椭圆形截面,空心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逐渐变小且长轴和短轴的绝对长度逐渐变大,在第一段旋转仓和第二段旋转仓的结合处,是空心椭圆截面的长轴和短轴比值最小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离心复合式油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与气动组件包括PLC控制单元、增压泵、第一真空泵、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所述转鼓和配油盘连接,所述配油盘与主电机之间设置多楔带,所述泄油盒通过第一真空泵和第五电磁阀与主油箱气路连接,所述泄油盒通过第一真空泵和第六电磁阀与辅油箱气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主油箱进口,所述主油箱通过止回阀与转鼓油路连接,所述增压泵与止回阀并联,所述转鼓通过第三电磁阀与辅油箱油路连接,所述转鼓出口设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锋田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